高考专题精校解析Word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4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928944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精校解析Word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专题精校解析Word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专题精校解析Word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专题精校解析Word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专题精校解析Word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精校解析Word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精校解析Word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四)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1(25分)(2018沈阳市高三第二 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京城市总人口,明代中后期约68万人,乾隆末年约74万人,清末约76万人。针对京师人口压力和住房困难的问题,清政府一方面为八旗子弟建房,另一方面迁徙京师旗人于各地。此外,清初至乾隆中,清政府严禁流民占籍京师,对京师无业游民采取逮回原籍的政策。同时,清政府还实行限制解任官员及胥吏寄籍京城的政策。摘编自尹钧科等古代北京城市管理材料二:从16世纪中叶到1750年,伦敦人口由13万发展到将近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2%。1801年,伦敦人口为110万,1841年达200

2、万,到19世纪末超过500万。随着大量的农村和小镇人口移居城市,曾是富裕的商人和专业人士居住的市中心,成了最贫困的地区,工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地挤在一起。疾病的流行夺去了许多城市人的生命,终于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伯明翰市长张伯伦提出“每一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家”的口号,1875年到1876年,伯明翰市通过立法向市民征收特别税,大量兴建住房,清除贫民窟,市政府成为大房产主。摘编自陆伟芳19世纪英国城市对工人住宅问题的干预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京人口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英国政府城市人口管理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

3、的原因。(15分)答案:(1)特点:数量有限,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增长缓慢。原因:政府严格控制北京人口;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制约。(2)相同:国家干预,建设保障性住房。不同:清政府用行政手段,严控人口数量,保障八旗子弟住房;英国用立法手段,保障和改善弱势群体居住条件。原因: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北京城市承载力有限,住房紧缺;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解析:(1)根据材料一“北京城市总人口,明代中后期约68万人,乾隆末年约74万人,清末约76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数

4、量有限、增长缓慢等方面概括明清时期北京人口发展的特点。再据材料一“清政府严禁流民占籍京师,对京师无业游民采取逮回原籍的政策”即可从政府严格控制北京人口、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制约等方面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大量兴建住房,清除贫民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国家干预、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概括清政府和英国政府城市人口管理的相同之处。再从清政府行政手段、保障八旗子弟住房;英国立法手段、保障和改善弱势群体居住条件等方面说明不同之处。再从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英国代议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工业革命等方面说明其产生的原因。2(12分)(201

5、8忻州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假设明清两个王朝政权不是与经济发展反方向地高度强化政治专制主义,而是循着两宋对经济实行“开放”的宽松路线前行,说不定中国传统经济也会发生像西方那种类似变迁的趋势,市场经济可能会出现某种突破。但这种假设毕竟敌不过历史“实在”的力量,政治体制是一道逾越不过去的“铁墙”。摘引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解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观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与经济反向发展。论述:政治方面,明清时期,丞相制度的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顶峰。专制

6、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效率,但却导致一人专制,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经济方面,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但在重农抑商、“海禁”、闭关政策等的抑制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最终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总之,明清时期,政治专制强化与经济沿相反方向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假设明清两个王朝政权不是与经济发展反方向地高度强化政治专制主义”可知,材料认为明清君主专制强化与经济反向发展;根据材料中的“而是循着两宋对经济实行开放的宽松路线前行”可知,材料认为两宋时期经济政策较为宽松,推动了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中的“政治体制是一道逾越不过去的铁墙”,也可以看出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据此确定一个观点,然后联系史实来论证。如确定“明清君主专制强化与经济反向发展”的论题,可以联系史实,分别从“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和“经济反向发展”的表现来论证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