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新课标全国卷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15945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 新课标全国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 新课标全国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 新课标全国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 新课标全国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 新课标全国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 新课标全国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 新课标全国卷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全国卷(语文)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N2015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

2、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

3、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

4、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

5、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1A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是“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信用形式的多样

6、化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而非“借贷信用形式的产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2B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从原文第三段中“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

7、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以看出,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的发行是“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的结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D宋代各种信用

8、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3D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并不是“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K2015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 和 末 高 丽 入 贡 使 者 所 过 调 夫 治 舟

9、骚 然 烦 费 傅 言 索 民 力 以 妨 农 功 而 于 中 国 无 丝 毫 之 益 宰 相 谓 其 所 论 同 苏 轼 奏 贬 蕲 州 安 置 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

10、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4A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主要根据句意来断句,同时参考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关系句“

12、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动宾关系句“索民力以妨农功”。还有人物及其说话的标志等,如“傅言”。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5D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及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中的“(太子)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的说法错误,“太子”不可以称其他儿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3、(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6C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的

14、说法错误,原文是“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这是说另外找了两个长相像宦官的人杀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7答案 (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解析 第(1)句关键词为“帝”“苟”“死”,第(2)句关键词为“不吾索”“面责”“庶或”。翻译时要做到句子通顺,大意正确。【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

15、任尚书,孙傅和(他)谈论天下大事,劝说他赶快另做安排,不如此一定会身家不保。蔡翛没有听从。(后孙傅)改任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向朝廷进献土产方物。使者在所经之处,征调民夫舟船,引起骚动,耗费颇多。孙傅说:“索取民力而妨碍农事,对于我们国家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请求将他贬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所持观点虽然偶然与苏轼巧合,但没有他意,因为职责所在议论政事的得失却责罚他实在太过分了,许翰也被罢免离开。靖康元年,(孙傅)受诏担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呈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向他询问缘由,孙傅说:“祖宗的法令制度有利于百姓,熙宁、元丰年间的法令制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年间的法令制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被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朝廷)授予(孙傅)尚书右丞(一职),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在城墙上指挥坚守。金兵从四面叫嚷着前进,宋兵败退,掉进护龙河中,(护龙河)被尸体都填满了,城门急忙关闭。当天,金兵就攻进了城里。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议和),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还没有回来,孙傅多次送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等到废旧君立新君的檄文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众位王爷、妃子,孙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