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15840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词风的影响摘要:“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人生离奇曲折,颇具故事色彩。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带给她生活态度的转变,形成前后时期风格迥异的词风。“婉约”是她的主要词风,在此基础上,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时期。前期词风清新明快、风韵优美。后期词风哀婉悲郁,凄苦深沉。关键词:李清照 简介 人生经历 词 词风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居婉约派之首,其词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赢得历代文人的称颂。 沈谦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她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仅在女词人当中无人堪比,甚至与众多杰出男词人的词作相比也有过之而

2、无不及。结合李清照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她创作的众多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佳词绝句,个人认为李清照不同时期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创作风格。我想从她几个主要的生活阶段结合她在期间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分析她的人生经历和她的词风。一、 李清照待字闺中时,词多描绘少女时代的欢乐生活或自然景物,词风清新明快、轻快活泼、富有生活气息。1、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出自韩琦门下,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精通经史,长于散文,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知书能文,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少年时的李清照性格活泼开

3、朗。既爱好琴棋书画,也喜欢划船、荡秋千以及“打马”之类的闺房雅戏。她和那些谨守闺训、不苟言笑的侯门千金不一样,颇有几分不拘礼法。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为李清照少女时代所作。词中没有从正面描绘主人公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溜”、“走”、“回首”、“嗅”一连串具有特征的动作,我们描绘了一幅少女荡秋千的美丽图画,将这位大家闺秀天真活泼、娇羞可爱的性格,刻划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笔调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可爱2、李清照从闺房与书房的狭小范围中走出来,从闺思与闲愁中解脱出来,把视野投向广阔的天地,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

4、怀抱,承受着自然美的陶冶,寄情于水光山色。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辽阔的湖面上,轻风吹来,碧波迭起。时节已是晚秋,湖面上唯有残存着的点点荷花,还在散发出阵阵余香。这几句景物描写,几乎不着任何感情色彩。接着词人直接抒情,写出游赏时的感受:“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情感单纯明快。虽然时已暮秋,但词人并没有因“红稀香少”而伤感:湖水还是那么清湛,秋山还是那么美丽,水光山色交相辉映,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妙而又富于含蓄。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给我们勾勒的一幅清新淡雅、恬然无

5、声的画面,抒发出一种超逸与欣悦的情怀。二、 李清照婚后至南渡前的词作,多表现夫妻之间真挚的爱情,抒写离愁别恨。反映这一段时期创作风格的代表作:一剪梅、醉花阴等。1、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聪明好学,喜好收藏考订金石刻词。热爱文学艺术的李清照嫁给这样一个醉心于文化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的丈夫,是情投意合,生活十分美满。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诉于笔端,以自己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去感悟人生,去抒发内心的情感,她的词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女性的柔情美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是李清照怀人之作。从词中可以看出作者与丈夫的笃深爱情,离别相思之苦。荷花凋谢了,躺在竹席上已经有凉意了,这时节、这情景最容易惹起离人的愁思。 “轻”、“独”形容动作的轻倩细腻,反映出失伴鸳鸯的寂寞和依恋凄怆的意绪。同样是水上泛舟,但跟少女时代已有很大不同。过去见到的是萍花、汀草、鸥鹭,而现在她却因渴望鸿雁传书而满怀怅惘之情。这种相思之情表达含蓄、形象,引人共鸣。下阙写别后相思之情的难堪和无法排遣。“花自飘零水自流”,照应首句,借水边景物暗喻青春

7、易老、年华易逝的道理。“自”字说明这是自然规律。“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用这一形式对称、音节和谐的对偶句,凸显出两地相思是何等自然与不可避免!因爱得深,才思得切;思而难偶,才愁得苦;愁得苦,则情痴。这种两心相印的思念之情是没有办法使之消除的,刚想摆脱一下,展开眉头,它却不自禁地涌上了心头。“才下眉头”两句借用了范仲淹“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句意,但却和范仲淹的词不同。范仲淹写乡愁不在眉间在心上,抒情虽然细腻,表达却比较平直。而“才下”、“却上”却更能形象地写出思潮起伏感情震荡的情态。词中写少妇的相思之情十分熨贴细微。宋词中不乏相思怨别之作,但大多是男性词人代拟女性相思,而清照词

8、以女性的敏感细腻来表现内心情感世界,格外真切动人。2、李清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生活态度的改变,艺术风格更加成熟。一剪梅中曾经表现出的那种新婚少妇的炽热的爱情和执着的相思,到醉花阴中则变得更为深沉更为含蓄了。这和二十年前写的一剪梅已经大相庭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3金兽4。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9、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10、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三、“靖康之变”李清照人生出现转折,由悠闲、安定的书斋生活转变为流离颠沛的乱世生活,创作出现分期由描写闲适、恬静的闺情与伤离念远、离愁别恨的个人情怀转变为描写个人离乱遭遇以及对故国的思念。这一时期的词作多含悲郁凄婉之风。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遇人不淑又经历一次不幸婚姻,情感雪上加霜,处境凄惨,

11、李清照的感情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内心极其悲痛。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无论在心理情感的刻画上,还是在情绪的变化和把握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此词作于避乱金华之时,词人流落异地,满目凄凉,无限悲秋,都从中表现出来。此词深刻细腻地表现出词人心中愁苦深重。少女时代,词人曾“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少妇时代,她也曾“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而今为了摆脱许许多多伤心事,她又想故地重游,但由于担心自己的忧愁太重了,轻舟载不动,终于没有出游。最后三句是绝妙之笔,与李煜虞美人词写愁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12、,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反映了国家的沦亡、家庭的毁灭给词人带来的痛苦。2、暮年的李清照的词风因其嫠妇独处的忧愁痛苦,对前夫的赶上怀念,寡居的无奈和晚景的凄凉而变得更加凄婉、悲怆、忧郁。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这是其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其一生忧患的概括和总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出词人凄凉悲伤忧愁的情怀;“乍暖还寒时候,最

13、难将息”,流露出痛苦哀伤之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其凄寒难挨之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表现益加痛苦悲伤之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现其凄怆落寞之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表现其孤寂凄惶之情;再次三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蕴其愁闷忧烦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综述愁情之浓深。李清照这篇晚年之作,与其早期作品的伤春悲秋、伤离恨别不同,它不是生离之短暂,而是死别之永恒,不是暂时的空虚,而是长久的寂寞,不是渴望团圆,而是已成永诀。而且,丧夫之痛与国家残破、故土难回的深切哀愁凝聚交织,文浅情深,沉痛无比。词的开始,连用十四个

14、叠字,透漏出他那凄切的心情和孤独的处境,委婉曲折。现实生活中的悲惨使她几乎不能自信,她力图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但这种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凄惨卑怯的加深。同是一个“酒”字,这里“三杯两盏淡酒”,不再是闺中思夫的缠绵情愁,忧愁中仍然有心心相印的幸福,此时它只是词人寂寞生活里抗御风寒、消解无边忧愁的的一点点慰籍,是凄惨悲凉的心境的写照。这首词典型的概括了李清照南渡以后飘零的生活、凄苦的处境和充满哀愁的内心世界。全词缠绵哀婉,感人至深。 与众多的南渡词人对比,李清照自抒个人生活中的悲愁感受来间接反映所处的时代,词风因生活的剧变,从南渡前的欢快明畅、清雅缠绵变为南渡后的哀惋悲凉、凄恻低回,但一直保持着“自鸣天

15、籁”、“婉曲柔丽”的特色。这是她的词风在“变化”之中又始终坚守的“不变”之处。她坚持词“别是一家”,维持词的婉约谐律、专抒情而不言志的正宗传统,保留了词体的文学本色。丰富的人生阅历,卓越的文采使得李清照在南渡词人中异峰突起、一枝独秀,她以独特的女性身姿在男性统治的词坛开径独行,划下了一道与众不同的艺术发展轨道。以上是这篇论文对于李清照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对其词风影响的叙述。论文中的词及词的分析参考了李清照的漱玉词,但个人能力有限,此篇论文的论述会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老师指正。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后期的诗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最为有名的要数夏日绝句。后来,赵明诚病死,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李清照在浙东亲历变乱,从此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度过晚年。此时的词流露着对社会的不满,含有悲凉之意。有词为证: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