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89297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入学测试大纲二一二年2012级新生入学英语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一、总述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大学新生来说,大学学习更要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我规划能力,尤其是英语学习。如果放松对于英语学习的要求,最终可能会影响到取得毕业证,或者英语应用能力不强影响就业等。因此,学好英语要从大一开始,要了解大学英语最终的教学要求。在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是我国所有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英语水平标准,其中一般要求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校

2、也制定了符合我们专业生源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同学们学英语的积极性,消除因为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老师不能很好的因材施教的弊端,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报到后都进行英语入学摸底测试,考试成绩将作为实验班选拔和因材施教重要依据之一。二、适用对象大学生入学英语测试,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三、性质与要求1考试性质大学英语入学测试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性质是英语水平测试。2 考试要求词汇 结合高考英语大纲和大学英语一般要求,掌握约2200个单词,并熟练运用其中的

3、核心词汇和基本搭配。语法 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并能在语言活动中较正确地加以运用。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被动语态、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和强调等。阅读 应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主要考查以下技能:理解主旨;理解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观点或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70个 词左右;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大约为每分钟100个词。四、考试方式、内容及时间考试方式:闭卷笔试,共包括四个部分:I 听力理解;II 阅读理解;III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 IV 完型填

4、空。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测试学生从语音角度掌握英语情况,语速每分钟120单词,共有七组短对话,一组长对话,三篇短文。对话和短文读两遍,问题读一遍,每题1分,共20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ReadingComprehension) 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内容为四篇文章,为一般性阅读材料和常见实用性文字材料,总词量约1200词。分值为40分;题型为多项选择题型。第三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Vocabulary&Structure) 测试考生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运用能力。共40小题,分值为20分;题型为多项选择题。第四部分:完型填

5、空(Cloze)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共20小题,分值为20分;题型为多项选择题。考试时间:根据相关规定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具体考试时间由学校教务部统一规定)。五、测试项目、内容、题型及时间分配表:序号测试项目题号测试内容题型百分比时间分配I听力理解1-20长对话,短对话,短文多项选择20%20分钟II阅读理解21-40语篇,包括一般性及应用性文字多项选择40%40分钟III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41-80词语搭配及语法结构多项选择20% 20分钟IV完型填空81-100通过对整篇短文的阅读获取文章信息多项选择20%20分钟合计 100%100分钟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考试大纲一、总

6、述进入大学后,数学课程依然是大学学习阶段的主修科目,大学学习更要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要求在高中阶段的基础上,进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深入学习,因而,为了对大学数学学习阶段有一个好的开端,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报到后都对高中数学进行摸底测试,考试成绩将作为实验班选拔和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之一。二、考试适用对象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适用于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电气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三、考试性质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主要考核学生对中

7、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性质是数学水平测试。四、考试内容 1平面向量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2集合、简易逻辑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3函数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指数函数对数函数4不等式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5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cos2=1,sin/cos=tan,tancot=1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

8、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6数列 数列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7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8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参数方程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9直线、平面、

9、简单几何体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平行平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10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排列排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11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12概率与统计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

10、方差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线性回归13极限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的连续性14导数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基本导数公式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5数系的扩充复数 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加法和减法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五、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大学数学(工科)入学测试复

11、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复数则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设全集集合那么是( ) (A) (B)d (C)a,c (D)b,e3.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2 (B) (C) (D)4.曲线的参数方程是( )(A) (B)(C) (D)5.函数( )(A)是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B)是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C)是奇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D)是奇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6.椭圆短轴长是2,长轴长是短轴的2倍,则椭圆中心到其准线距离是( ) (A) (B) (C) (D)7.已知函数的

12、图象如右图, 则( )(A) (B) (C) (D)8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9设复数, 则 ( )(A)3 (B)3 (C)3i (D)3i10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A)2 (B) (C)1 (D)11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12若向量的夹角为,,则向量的模为( ) (A)2 (B)4 (C)6 (D)1213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14设集合,则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 )(A)1 (B)2 (C)3 (D)415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C) (D)16圆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 (B) (C) (D)17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18设复数的辐角的主值为,虚部为,则=( )(A) (B) (C) (D)19设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两条渐近线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