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60100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民间文学(一)孔雀东南飞传说申报单位:安庆市潜山县、怀宁县东汉建安年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娶本地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但兰芝为焦母所不容,被迫遣回娘家。焦、刘两人分手时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兰芝回娘家后,其兄逼其改嫁,兰芝在走投无路时投水身亡,焦仲卿闻讯后也自缢于庭树,从而酿成了一曲令人伤心落泪的封建婚姻悲剧。时人为怀念这对夫妇的忠贞爱情,作长诗孔雀东南飞以悼之。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叙事诗成熟的里程碑。焦仲卿、刘兰芝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朱丽叶。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诗前小序记载了故事梗概、发生年代、地点

2、、人物姓名、身份等,其人其事其时,真实可考。男主角焦仲卿是潜山焦家畈人,女主角刘兰芝是怀宁县刘家山人,焦家畈与刘家山仅一河之隔。潜山与怀宁在西汉至西晋时均隶属于庐江郡皖县。故事历代流传,至今在方言里仍见端倪:比如将磨媳妇的婆婆喊作“焦八叉”,这是影射焦母的;将受折磨的媳妇叫做“苦芝子”,这是暗喻刘兰芝的;将懦弱无能的老好人称为“糯米官人”,这是怜惜焦仲卿的;将趋炎附势的人称为“刘大”,这是讽刺刘兰芝哥哥的;将能干要强的小姑娘称为“能小姑”,这是赞美焦仲卿妹妹的。等等。(二)六尺巷传说申报单位:安庆市桐城市这是一则发展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

3、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既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年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在桐城市区西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100米。现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尺巷的故事,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至今传为美谈。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咏此诗。六尺巷的故事,对桐城的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了重大而深

4、远的影响。张英的谦虚礼让,给后人树立了一座道德典范的丰碑,人们纷纷仿效。一时之间,桐城境内路不拾遗,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知书达理,蔚然成风。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谦和礼让美德,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三)徽州民谣申报单位:黄山市徽州民谣是在古徽州“一府六县”范围内产生的反映徽州人的劳动、生活、习俗、时政和思想感情的,由徽州人民创作并用徽州各地方言吟诵而口传心记代代传承的原生态民间口头艺术。徽州民谣不但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和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独具特色的珍宝,而且应该是中国乃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徽州民谣的产生区域,主要分布在历史上的“一府六县”的歙

5、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和婺源。徽州民谣是伴随着徽州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徽州民谣是民间的集体创作,又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播,有些作品很难判定它的具体产生时间。当然,也有些种类的民谣是在徽州人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这可从它的内容上看出来,如徽商民谣。有些民谣在徽州境内广泛流传,但在不同县境有不同的流传“版本”,如“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民谣,就有歙县、绩溪和祁门的三个“版本”。有些民谣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社会发生了变迁,后来者在原来的民谣基础上,又进行了接续式的创作。如过去流传于黟县的黟县妇女实苦怜,现代又有了黟县妇女生活甜的新民谣。有些类型的民谣随着时代

6、的发展而发展,如徽州时政民谣,就因时政的不同而不同,如鸦片害人真不轻、抓壮丁等民谣即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徽州民谣从地域上来分,有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祁门民谣和婺源民谣等。它们因各县方言的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合起来又共同反映了徽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徽州民谣从内容上来分,有徽商民谣、生活民谣、劳动民谣、爱情民谣、时政民谣和游戏民谣等。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题材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特点,拥有丰富的认识价值、深刻的教育价值和高超的审美价值。徽州民谣中的徽商民谣,在历史上曾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徽商历史的形象写照,具有特别的认识价值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徽州民谣是徽州文化

7、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宋代以来徽州社会民间生活的鲜活见证,从中可以真切地认识徽州人所具有的人生观念、婚姻观念、生活观念、教育观念、是非观念和审美观念,是认识徽州民间社会和人生的一把钥匙。(四)徽州楹联匾额申报单位:黄山市明清两代徽商经济发展到顶峰,以致“无徽不成镇”的说法。致富以后的徽商在家乡大兴土木,营祠建房,使得墟落处处,亭台楼阁遍地。但即使有再美的建筑,也还需要内蕴丰富的楹联匾额来点缀。再加上徽商多为儒商,重教化,讲人伦,善与仕交往,它的处世哲学,人生追求,便通过对联张布在建筑上,邑工相竞为时尚。凡有人居处,即有对联。依附建筑而生的徽州楹联匾额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

8、活的各个方面。家家户户婚丧嫁娶,各行各业开张营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写景咏物,言志抒怀老幼皆喜,妇孺能对,有联则雅,无联则俗。徽州楹联匾额的普及,使它成为徽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黟县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楹联匾额,便是其中的精华。中国封建社会主体哲学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徽州楹联中集中反映,特别是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更加进一步奠定了儒家思想;它不但具备了中国传统楹联匾额所具备的特性,而且更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徽州楹联匾额打破了只在读书人中间流传的框框,能够在平民中间口口传诵,而且在徽州特色方言的映衬下,更加显得文化底蕴深厚。徽州楹联匾额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但作为今

9、天仍能观赏或搜集到的资料,它所反映的明清几百年间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教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是极其丰富而且是弥足珍贵的。(五)鞭打芦花申报单位:宿州市萧县萧县春秋时称“萧国”;秦始置县。历代均属徐州。1955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据传说,萧县皇藏峪西北山顶,是孔夫子游此遇雨后的晒书场。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与老师同为鲁国人,后随父迁到萧国东南的乡村安家。至今,萧县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孔夫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鞭打芦花就是其中的一则:孔夫子的弟子闵子骞,虽常受后母虐待,却怀“忠恕”之心,矢口不讲。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萧国一山村旁,

10、风雪突起,车上的小二喜眉笑眼,子骞则冻得瑟瑟发抖;其父见状,怒用鞭打,刹时间子骞的袄烂而芦花飞,骞父发现幼子棉衣则裹着丝绒,始明真相。其父立即赶车返家(此山村就是萧县的“车牛返”村),愤怒休妻。子骞跪求父亲饶恕后母:“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感动认错,一家人复又和好。后来,孔子知道了,夸赞道:“孝哉闵子骞!”(闵家居住的乡村,即今宿州市埇桥区闵贤乡)。“爱人”和“忠恕”,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闵子骞将此化为了具体言行,成了封建社会人们的一面镜子。在今天,举国上下学习落实胡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际,此则故事所提出的“尊老爱幼”问题,仍有其积极意义。鞭打芦花在基本故事不变的前提下,因地域、

11、习俗、讲述人的不同,细节和语言都会有所变化。是值得研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六)老子传说故事申报单位:亳州市涡阳县涡阳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故里。闸北镇郑店行政村就是老子的诞生地,道教祖庭天静宫(又称中太清宫)便坐落于此。天静宫,始称老子庙,建于汉延熹八年,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后毁于战火。1992年以来,争取港台捐资三千多万元对天静宫进行了重修,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涡阳民间特别是老子生地闸北镇流传着许多有关老子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经涡阳县文化局收集整理,已形成25篇,并根据这些故事设立了“老子的传说故事展览馆”(德之初展室),向社会开放。收集、挖掘和保护这些民间故事,对

12、于考证老子故里,弘扬道教文化,传承道家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七)涂山大禹传说申报单位:蚌埠市怀远县怀远以山为屏,以水为障,地势险要,扼守可拒,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不但留下了大禹、刘邦、曹操、赵匡胤、朱元璋、李自成、张乐行等历史伟人的足迹,也曾吸引过无数诗人墨客来此游览。早在四千年前,怀远已是涂山氏氏族聚居之地。广大劳动人民以朴实精炼的语言,通过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口碑记载,记录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土民情,创造出大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大禹治水到此,聚涂山氏女为妻,并在禹会村召会天下诸侯,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许多美好传说。“涂山大禹传说”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怀远人民中间

13、口头流传的一种叙事体民间故事。他们用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就象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涂山大禹传说”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份。“涂山大禹传说”是怀远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它在怀远人民中产生广泛影响,许多传说家喻户晓,流传深远,有的甚至成为千古绝唱。(八)徽州民谣(绩溪民歌民谣)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民歌和民谣,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绩溪的民歌和民谣,是绩溪人民创作、吟诵、口传心记的民间说唱艺术。绩溪是一个悠久

14、的县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绩溪历来重文崇教,民间祭祀活动和节庆活动异常活跃,加之京剧之源的徽剧也发端于此,良好的文化氛围造就了绩溪人具有勤劳聪慧、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天性,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精神文明,民歌、民谣等文化形式就随之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程而得以发展。民歌、民谣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草根瑰宝,完全是通过代代口传心唱,很少有文字记载,故源于何时难以稽考,早期的作品也难系统采集,近期的作品还存世甚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根据军民的地方流行的民歌进行翻新,创作了革命民歌。建国后县文化部门多次采集整理。1956年底采桑参加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奖,歌曲载入安徽省民歌集。19

15、79年后民歌采集尤丰,创作亦多,1984年县文化馆组织力量,共收集解放前本县游击区流行的革命民歌和历代流传的民歌共40首,并编成绩溪民间歌曲集,以此向国庆35周年的献礼。2005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将月亮起山一盏灯、送郎、货朗调、探妹、四季歌、蚕上山啰、庄稼汉等7首民歌进行了录制播出,有3首收入央视编辑出版的民歌中国书中。民谣是民间的口传文化,很难见绪文字,故有很多散落在民间的民谣只有自生自灭。最近,绩溪县检察院副院长方静同志,采集编纂了徽州民谣,全书共收集徽州各地民谣237首,大部分都来自绩溪。它的问世,为绩溪仍至徽州研究历史上的口传文化提供了原生态的资料,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

16、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二、传统音乐(一)繁昌民歌 申报单位:芜湖市繁昌县繁昌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自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春谷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繁昌民歌内容广泛,曲调丰富,其语言朴实、生动、简洁、易懂,近似口语而毫无匠气;其曲调,清新、流畅、淡雅、无饰,可谓随口曲子自来腔。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繁昌民歌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搜集民歌,整理民歌,演唱民歌,创作民歌一时蔚然成风,民歌之乡驰誉江淮。繁昌民歌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类民歌涉及春、夏、秋、冬四时的各类农活,生活类民歌包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膜拜,对祖先业绩的讴歌与崇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想往,对人生重要阶段:生、死、婚姻、诞辰、成年等问题的惧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