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归纳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88706538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归纳(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自考-大学语文-自考通归总寡人之于国也1简述孟子这个人以及孟子的作者?答: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2本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3加点字解释领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走:跑直步百步耳 直:只数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动词,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王无罪岁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岁:一年的收成 斯:这样谨庠序之教 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制止 发:发放4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反对霸政,推

2、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再施以礼仪道德教育5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答: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6简述本文的内容结构?答: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治国方法跟邻国没有本质区别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7简述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有哪些?答: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8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9文章中所用的比喻“涂有饿莩”和用刀杀人却说“不是我杀,是刀杀”都说明了什么?答:

3、说明了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10本文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材木不可胜用也”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可以无饥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排比。11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是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抑”;然后又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先批评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又指出只要不怪罪年成,就可以称王天下。在说理上,先易后难,步步推进。1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答:演绎法“养生丧死无憾(大前提)”,“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没有实行王道。秋水1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4、?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答: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14加点字解释以及句子翻译秋水时至 时:按季节东面而望 东:动词,向东;东面:面朝东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少:小看,以为少,动词; 轻:轻视,以为轻,动词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已:停止; 虚:虚空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以:因为;多:自负;自多:自夸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时说的我呀。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

5、海您难以穷尽的气势,我如果不是亲自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拘于虚也 虚:居住的地方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15本文的寓言特色时什么?答: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海若是庄子思想观念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评的思想观点。16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答: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河水与海水大小的对比,陪衬河伯与海若的不同思想境界,形象的突出了主题,为后文的发展作了铺垫。17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红色字体看熟)答:主要是类比“礨空之在大海”、“稊米之在大仓”归纳

6、法“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演绎法大前提是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以说孔孟之道既少又轻18下列句子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比喻、排比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反诘、比喻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比喻、反诘计中国之在海内,不死稊米之在大仓乎? 比喻、反诘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比喻、反诘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排比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

7、乎? 反诘五代史伶官传序19本文文体是什么? 答:是一篇史论。20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答: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阐述了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21加点字解释以及句子翻译?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给 其:语气副词,表命令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部、所有的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沉溺的人或事情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匣子放入梁朝君臣的首级,送进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喜讯向他报告时,他的气概盛大,可说是够豪壮的。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

8、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处响应,庄宗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逃散,君臣面面相视,不知逃到哪里,以致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是何等衰败的景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旺,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常是由细小的事情逐渐积累起来的,而充满智慧和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沉迷的事物陷于困境。满招损,谦得益 自满就要招致损害,谦虚就会有所补益2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答:主要是对比论证。庄宗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

9、;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2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 答:事实论据庄宗兴国及败亡的历史事实。理论论据尚书的话,以及警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4分析本文第三段(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岂独伶人也哉)这段话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答:演绎法,用名人名言论据,用来证明庄宗亡国的教训以及事实论据。25本文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答:欲抑先扬。论毅力26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答:“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即只有具备坚韧毅力去战胜逆境,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27加点字

10、解释以及句子翻译?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迭乘:交替呈现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 猝:突然又以为我蹇于遭逢 蹇:引申为艰难常相参伍 参伍:交相错杂成败之数 数:规律28简述本文写作目的是什么?答:本文写作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克服困难,继续从事改良运动。29本文是如何在论证过程中贯串正反对举方法的?请作具体分析?答: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第四段堆山者(功亏一篑)与填土者(持之以恒)对比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进行正反对比30“更譬诸

11、操舟故彼岸不可达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及说明了什么? 答:比喻说明了有毅力可把逆境变顺境31孔子的“堆山”与“填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及说明了什么? 答:比喻。比喻有无毅力的两种结果。32孟子的“掘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及说明了什么? 答:比喻。比喻没有毅力,半途而废,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33指出文中运用层递手法的地方?答:第二段“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四次递进。第三段操舟作比喻。“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三次递进。34文章的论述主要围绕什么? 答:人生处于顺逆两境,顺逆两境可以相互转化,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三方面展开论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2、之演说35本文所阐述的办北京大学的理念是什么? 答: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36如何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答: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误己误国。37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答: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在正面阐述了办学的“三事”,又从“三事”的反面“来大学是为了升官发财,同乎流俗”等方面一一加以对比,有破有立,立中带破,使正面的论点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强。38本文说理有何特点? 答: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39文章第二段(一旦抱定宗旨)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对比论证,批驳了读大学要做官发财的思想,阐述了精神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