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精神病学名词解释a-p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8694744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版精神病学名词解释a-p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七版精神病学名词解释a-p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七版精神病学名词解释a-p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七版精神病学名词解释a-p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七版精神病学名词解释a-p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版精神病学名词解释a-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版精神病学名词解释a-p(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A”症状:E.Bleuler认为精神分裂的基本症状为“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矛盾意向、内向性”。ADHD:儿童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及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常伴有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Alzheimer disease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特征性病理改变是SP和NFT。Briguet综合征:又称躯体化障碍。女性多见,常在成年早期发病,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查无实据的躯体主诉至少2年,未发现任何恰当的躯体疾病来解释上述

2、症状,常导致患者长期反复就医和显著的社会功能障碍。childhood autism:儿童孤独症,是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病因未明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为广泛发育障碍中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的刻板、重复,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conduct disorder:品行障碍,是指儿童少年持久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包括局限于家庭内的品行障碍、未社会化的品行障碍、社会化的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Cotard综合征:以虚无妄想和否定妄想为核心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抑郁状态。常见可引起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疾病:脑

3、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病,脑外伤,脑肿瘤Ganser综合征: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故意或开玩笑的感觉。Koro:即恐缩症,是觉得生殖器或乳房收缩、病人恐惧缩入腹腔或胸腔而致死的以恐怖焦虑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Korsakov(柯萨可夫)综合症:是由脑器质性病例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同时伴有定向力障碍、虚构或错构。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MR):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起病,

4、以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Psychoses系:指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疾病自知力严重受损甚至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接触的一组情况。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引发创伤的事件包括战争、暴力犯罪、性侵害、严重交通意外、自然灾害等,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重现、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及相似或有关情景的回避。Ribot定律:越是新近识记的事物越是遗忘得快,遗忘的发展是由近事记忆逐渐地发展到远事记忆。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域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

5、。每次发作数分钟到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但常反复发作。tic disorder:抽动障碍:一组主要发病于儿童期,表现为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抽动的疾病。根据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三种临床类型。Tourette氏综合征: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每天都有抽动发生,少数患者的抽动呈简断性,但发作的间歇期不会超过2个月。病程持续迁延,对社会功能影响很大。Wernicke脑病:由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表现为眼球震颤,不能外展和

6、明显意识障碍,伴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等。大量补充维生素B1后可使眼球的症状很快消失,但是记忆的恢复较为困难,一部分病人会转为Korsakoff综合征,成为不可逆性疾病。Wilsons病:又称肝豆核状变性,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隐性遗传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原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安慰剂:一种在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都与被测试药物一样,而实际并无药理活性的物质。奥赛罗综合

7、征(Othello syndrome):即嫉妒妄想综合征:包括嫉妒的超价观念和不忠实妄想,患者平时对性对象的忠实存在顾虑,常以小事证明此担心,不断提供没有根据缺乏意义的证据,甚至跟踪监视等。多见于偏执性精神病、老年痴呆及偏执型人格障碍性格特征突出的人。被害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某些人或某组织进行迫害,主要见于精分和偏执性精神障碍。被控制妄想(物理影响妄想):患者感到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力量的控制而身不由己。被冒充者综合症(Capgras syndrome)Capgras综合征:它是一个少见的症状。即一个看起来很像另外一个人有如孪生兄弟那样。病人认为二个人在同一时间是都存在的,并

8、认为真实的哪个人业已为他人所替代。例如一位住院的女病人说,来院探视她的母亲,并不是她的真母亲,而是一个极其像她母亲的人,或者是一个冒充他母亲的骗子。这是一种特殊的妄想观念,也可称为冒充者综合征。苯丙胺沮丧期:是指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数小时后,可出现全身乏力、精神压抑、倦怠沮丧病理性激情:是一种突然发作,非常强烈的而有较短暂的情感障碍。可发生冲动行为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的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病理性赘述:指思维活动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描述。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表现为患者增多的动作行为及言语与思维、情感意

9、志等精神活动不相协调,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依据,不十分荒谬离奇,也没有明显的逻辑推理错误。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可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闯入性回忆:指患者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后,又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痴呆(dementia):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chronic brain syndrome)。(一种比较严重的智能障碍)是一种综合

10、征,可见定向、记忆、理解、计算、学习等能力以及判断力的障碍,并伴有影响脑功能的器质性情况。痴呆dementia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力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迟发性运动障碍:抗精神病药的一种副作用,长期大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特征,如咀嚼,吸吮或舞蹈样运动。冲击疗法:又称为满灌疗法,是让患者(直接面对)引起强烈焦虑、恐惧的情况, 进行放松训练,使恐怖反应逐渐减轻、消失。抽动障碍:一组主要发病于儿童期,表现为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抽动的疾病。根据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

11、ourette综合征三种临床类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错构paramnesia指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经历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的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疑。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和酒精中毒行精神障碍。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以多种原因造成的脑功能障碍为基础,以神经元过度同步化放电引起反复自发并且不可预期的癫痫发作为共同特征,并容易导致躯体和社会心理不良后果的脑部疾病,目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分为发作相关的(发作期、发作前后)和发作间歇期精神障碍,

12、前者为一定时间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障碍,后者为分裂样障碍人格改变或智力损害。电休克治疗,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定向障碍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及脑器质性精神病伴有意识障碍。毒品:是社会学概念,指具有很强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我国的毒品主要指阿片类、可卡因、大麻、苯丙胺类兴奋剂等药物读心症:病人认为他所想的事已经被人知道,虽然病人说不出是怎样被人探知的,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甚至所有的人都在议论他。多基因遗传病:在环境因素作用下涉及多个基因位点的遗传病。恶劣心境障碍(dyst

13、hymic disorder) 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躯体不适症状较常见,患者有求治要求,但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无精神病性症状,生活和社会功能不受严重影响。恶性综合症:抗精神病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特征是:意识波动,肌肉强直,高热和自主神经不稳定。常见氟哌啶醇、氯丙嗪和氟奋乃静等药物治疗时。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多数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预后差。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争取疾病缓解后有良好的预后,防止复发二联性精神病:为感应性精神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

14、为两例患者,其精神症状极为相似,一例为原发者,另一例为被感应者。发病率:是指某时期内暴露人口发生某种疾病的新发病例的比例,用来衡量该时期此种疾病危险性大小的指标反射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但涉及两个不同的感觉器官,即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反射性幻听: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另一感觉器官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即闪现人影。见于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由剧烈持久的精神紧张或精神创伤直接引起的。非自愿医疗:违背患者意志,不同程度限制患者自由,使患者在特定的医疗机构接受一段时间的观察、诊断或治疗。肺性脑病:是由严重的肺部疾患导致的精

15、神障碍的总称。分离性障碍:的共同特点是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或身份,或出现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爆发。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或交替发作,症状又同样典型,常有反复发作的精神病。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用药,“间断”为未按医嘱用药,用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用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医嘱勿需用药”为医生认为不需要用药。感觉:是大脑对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气味等感觉过敏:是对刺激的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表现为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产生强烈的感觉体验。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16、感觉减退:是对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表现为对外界强烈的刺激产生轻微的感觉体验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为感觉缺失)。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分离(转换)障碍。感知觉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能够正确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故意或开玩笑的感觉。高血压脑病:因恶性高血压平均动脉压迅速升达150mmHg以上造成普遍脑血管痉挛,导致脑水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和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头痛、抽搐、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周围血管阻力的突然上升,血压明显升高,尤收缩压显著升高,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