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8694516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之后话备考从参加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卷谈起临沂一中 王庆胜2007年6月1018日,我有幸与我市莒南三中潘岳金老师、沂水三中孙广瑞老师、沂南卧龙中学鲍文卿老师等其它同仁一起,参加了2007年山东省高考文综试卷阅卷工作。结合上述三位老师的感受,我谈谈对今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的认识和感想。一、对今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的认识今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第17题图10,以“税收政策”、“失业保险和再就业工程”、“关注三农”、“支援西部大开发”等四幅图画为学生提供了翔实

2、丰富的情景材料;第18题“过度包装”、第19题“物权法”通过历程、20题2006年度外交专稿、23题漫画和古训名言、24题北京奥运会奖牌的设计与创新,第28题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的比较,第29题山东境外投资和出台“走出去”相关法规的资料,第37题青岛“微尘”和济南的“雨点”等,都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2.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试卷采取隐性或显性的方式体现当今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和社会现实问题。第17题把收入差距拉大、就业问题、三农问题、西部发展问题综合在一起,实际上隐含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我国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

3、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相统一,第18题以“绿色消费”为主题进行了考查;物权法的通过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19题从政治生活角度进行正面考查;我国的外交活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北京奥运会等重大问题,分别在第20、21、22、24、25题得以体现;第28题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为主题,把我国强调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两大时政热点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第29题关注境外投资,考查“走出去”战略;第37题从道德榜样角度考查思想道德建设与诚信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3.强调学科知识的整体、综

4、合把握。9道政治选择题包括经济生活2道(17题 、18题),政治生活2道(19题、20题),文化生活2道(21题、22题)和生活与哲学3道(23题、24题、25题),各必修学科分布架构较为合理,但各题主要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从整体上综合考查学科知识,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的某一片段、某一章节,实现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第18题,综合考查了经济生活“均衡价格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宏观调控”、“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等考点;第19题,综合考查了政治生活“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的产生”等考点;第21题明

5、确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第22题,综合考查了文化生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与综合国力”、“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等考点;第25题综合考查了生活与哲学“意识能动性的特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系统优化方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等考点;非选择题第28、29 、36、37 题综合考查更强。4.通过思维过程考查体现能力测试为主导。新课程理念要求体现过程与方法,山东卷考试说明文科综合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基本思维过程拟定了文科综合科目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并注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6、、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在9道政治选择题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特别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思维过程和能力,体现尤为充分。如第18题,要求学生根据4幅图画概括共同主题,需要学生首先解读各幅图画的信息,再运用相关知识加以概括归纳,作出综合判断加以解决;第20题,要求学生先回顾2006年我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外交成果,再根据所学知识用三个关键词进行归纳,从而作出正确选择;第21题,需要学生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意,再找出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第23题,需要学生解读漫画和古训名言多个信息,运用学科知识加以对照比较才能选出;第28题第一问、

7、第29题第5问第6问、第37题都需要充分解读信息、调动相关知识才能作答,考查能力更强。5.体现学生的参与和一定的探究性、开放性。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合作,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实施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教学。政治试题较充分地体现这些方面。如第18题要求学生写倡议书、第20题假设让学生写一篇集中反映中国2006年度外交活动的年终专稿等,第29题第5问概括投资特点和提合理化建议等,体现学生的参与和一定的探究性、开放性,有利于体现新课改理念,坚持正确的教学导向。6.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

8、难度。政治试题虽然使用了较多的材料,包含丰富的试题信息,读题、审题、做题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只要认真审题思考,做出正确的答案并不难。随机调查学生和抽样统计发现,9道选择题共36分,学生错12题,主要在第17题、23题中出错,平均得分近28分,难度值0.75左右,说明这些题目可信度强,能够区分开不同程度的学生,难度适中,既有利于高考的平稳过渡,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非选择题第28题三问失分较多,不少学生得不到一半的分数,难度较大,第29、36、37题难度适中。7.形式丰富,材料简洁,设问精巧。从选择题材料的呈现形式看,有7道文字材料题和2道漫画或图画题;从设问的形式看,判断句式有6道(17、18

9、、20、21、23、24),体现式1道(19),综合式1道(22),说明式1道(25);从题肢的呈现形式看,有5道直选题和4道组合式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有两道4选3、一道4选2、一道4选不定题,形式较为丰富。材料简洁明了,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设问精巧,多数根据材料直接发问,学生依据相关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只有第20题明确要求用政治生活知识选择。几道非选择题文字量也不是很大,提供信息指向较为明确。8. 彰显山东地方特色,营造地域文化氛围。突出齐鲁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今年山东省高考思想政治试卷的一大特色。第23题选取孔子、孟子的名言,第24题李振声的感悟、第29题的山东省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

10、成就、第37题的青岛“微尘”爱心群体和济南“雨点”爱心行动等,都能为考生营造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07山东文综卷”着力体现山东卷考试说明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立足平稳而又不乏新奇,既能体现出新课程理念,为高三政治备考给予了积极的导向,又在很多方面沿袭了过去文科综合高考的基本思路、形式和做法,保证了新旧高考的衔接和平稳过渡。但本卷政治选择题的设计在一些地方也还有一些缺憾,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题目设问手法重复。如第17题问“共同主题”,第20题问“关键词”,似乎重复设问,并与选做部分第36题第一问“概括以上论述揭示的共同

11、主题”雷同;第23题、24题都是从“相一致”角度设问;用句式“是”较多。如果在求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不同的设问手法,求新的效果会更好。二是有些题肢内容过偏过深,造成学生因不理解而选择错误失分,影响了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典型的是第23题,漫画理解较为容易,而四个题肢都是古训名言,有的似乎超出学生所能达到的政治视野。很多学生不理解“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含义,造成误选。三是第17题答案值得商榷。四幅图画中,第一幅“税收政策”和第二幅“失业保险、再就业工程”的主旨应是强调社会公平,与后两幅图画连起来选择“兼顾效率与公平”也不无道理,但答案仅提供“坚持共同富裕”,不少学生因选择“兼顾效率与公平”而失分。

12、四是沿袭有余,创新、开放不足,影响了新高考对高中课程改革的评价和导向功能的发挥。从9道选择题来看,沿袭老高考的形式、问法较多,有些体现创新的题目如17题、18题、20题、23题、25题也具有沿袭旧高考题的痕迹。非选择题中也有不少没能切实体现新课程的问法与答案要点。应该说,山东第一次自主命题力求“既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要保证平稳过渡”是应当肯定的,问题是山东作为第一批自主命题的四个省区之一,应当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上有较大突破。二、非选择题的答卷情况分析1.第28题。本题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为主题,把我国强调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两大时政热点紧密结合起来,从经济、文化

13、、哲学三大模块综合考查了“三农问题”,立意高,难度大。多数学生答题要点不全,失分较多。第一问考查图表显示的经济信息以及从经济角度说明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图表题是高考常考的题型,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但仍有不少学生不会从纵、横两方面以及注释对图表数据进行概括性地全面描述和阐释,也不能把对现象的描述上升到教材理论的高度,即由现象到本质。这个设问是“显示的经济信息”,与以往我们多数训练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也有所不同。今后还应该在这方面训练学生。回答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要在点明科技创新的关键性作用基础上,根据题目主题和图表信息,围绕农村、农民和农业三大方向,从经济结构、农

14、民收入、农民收入、农业科技素质、农业劳动生产率等角度进行分析,在教材上不好直接找到落脚点,难度较大。从个人感觉看,此问受老教材观点影响较重,尽管“三农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第二问问得直接,较为好答。只要学生联系教材知识,能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和农民群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主体两个角度,结合经济增长方式和新型农民等进行分析即可。注意此题的答题思路基本上是“理论+分析”,有助于我们掌握文化生活的学科思维。第三问哲学题只回答一个原理内容及方法论意义,最为好答,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竟判断不出此题体现的主要原理,运用其它原理回答,导致失分,也有不少学生回答不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

15、证关系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论意义,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2. 第29题政治部分。第29题第(5)问分两小问,问法较为灵活,前半问类似于推理。要结合材料中给出的对图18、19 的分析,抓住图20 材料信息,明确图表的指向性和最新的变化,即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后半问要从面向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境外企业合作、投资结构合理、考虑世界贸易规则等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启示我们,提“合理化建议”,应“合理”,合教材有关知识的理,尽管开放性较强也不能漫天撒网。第29题第(5)问满分为6分,大部分学生的得分为4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概括回答境外投资的特点时,对于“多元化”表达不准确或没有表达,更多地表述为“以公

16、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这是不够准确的,从而失去1分至2分。关于学生所提建议,尽管在阅卷时评分标准已放宽至10分,但大多数考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依靠科技创新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点上,因而得分在3分左右。第29题第(6)问实质上是要求分析材料中蕴含的有关政府的知识,是我们备考的重点角度。首先要抓住从政府行使权力角度,其次要抓住“对外贸易”、“行政和服务环境”、“按照法律出台规定”等关键词,结合政府的职能、原则、依法行政等知识进行回答。此问满分为7分,大部分学生的得分为5分。问题主要存在于对于省政府行使的职能概括不准确,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混同于经济建设职能中的部分职能,从而导致失去1分。另外,省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依法行政的问题,相当部分考生答不完整,只回答出其中的一个小要点。对于行政环境、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问题,大部分考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从试卷所提供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