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一讲--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2565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314 大小:15.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一讲--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14页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一讲--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14页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一讲--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14页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一讲--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14页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一讲--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一讲--课内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一讲--课内文言文阅读(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课内文言文,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目录,contents,考纲解读,真题探究,中考模拟演练,知识储备,七年级(2011年版课标篇目),八年级(2011年版课标篇目),九年级(2011年版课标篇目),考纲解读,目录,contents,目录,contents,返回,真题探究,目录,contents,一、(2016广东省)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2、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3分) (1)渔人甚异之(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欣然规往(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 _,对感到诧异,类,计划,(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 _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

4、(听罢)都感叹、惋惜起来。,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答案:D 解析:“柳暗花明”不是出自本文。,二、(2017广东省)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

5、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庐,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躬耕于南阳_ (2)夙夜忧叹_ (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

6、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 _,亲自,早晨,怠慢,(我)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 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信,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沪”“北定中原”“庶竭弩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

7、,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答案:C 解析:“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2018广东省)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

8、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走送之_ (2)礼愈至_ (3)腰白玉之环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 _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_ 。,跑,

9、周到,腰佩(或腰,用作动词),(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答案:D,解析:

10、“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表述得不恰当,作者是凸显生活的艰辛和学习的勤奋。,探究分析: 广东近三年课内文言文阅读的中考题型具体情况分析如下:,返回,知识储备,目录,contents,文言词汇解释题,文言翻译题,综合分析选择题,一、文言词汇解释题,1.题型分析: 文言词汇解释题在近三年连续考查,可见此种题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16一2018年考查的文言词语和考查内容列表如下:,返回,2.解题方法:,二、文言翻译题,1.题型分析: 近三年广东中考语文“文言翻译”的题型均为主观题,设题2题,分值为4分。 2016 2018年所考查的文言翻译句子列表如下:,文言翻译题,2.翻译的方法:

11、 可概括为“五字法”,即:留、换、补、调、删。,返回,3.文言特殊句式翻译法,三、综合分析选择题,综合分析选择题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中的选项涉及的内容包括文章的内容分析、写作特色、文章主旨、语句赏析、人物形象等。近些年广东中考综合分析选择题具体考查内容列表如下:,答案:D 解析:“柳暗花明”不是出自本文。,答案:C 解析:“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答案:D 解析:“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表述得不恰当,作者是凸显生活的艰辛和学习的勤奋。,返回,七年级(2011年版课标中篇目),七年级(2011

12、年版课标中篇目),说明:2019年广东中考文言文考查以2011年版课标篇目为考试内容,为兼顾部编版的不同版本(人教版、语文版),上表以人教版教材顺序进行排序,并标注出在语文版教材中的具体位置。,中考模拟演练,目录,contents,4,一、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做完后口头翻译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陋室,惟( )吾德馨( )。 苔痕上( )阶绿,草色 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 ( )之乱( )耳,无案牍( )之劳( )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

13、)之有?,出名、有名,灵验,这,只,品德美好,长到,映入,博学的人,平民,没有功名的人,不加装饰的琴,调弄,佛经,指乐曲,扰乱,指官府文书,使劳累,形体、躯体,简陋,2.重点句子翻译题(请翻译下列句子,并注意加点词语及特殊句式提示)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省略了“就不觉得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一词多义)无白丁。,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4)孔子

14、云:何陋之有?(倒装句) (5)(省略了“我”)可以调素(一词多义)琴,阅金经。 (6)无丝竹之乱(使动用法)耳,无案犊之劳(使动用法)形(古今异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3.综合分析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来收束全文,突出自己就是和孔子同一类的君子。 B.作者从环境幽雅、交往高雅、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 C.“铭”是用于述功或劝勉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作铭,显然是为了表述自己对那些沉迷官场者的劝勉。 D.“何陋之有”巧妙回应开头“惟吾德馨”,不将孔子原话全部引用,显得含蓄无穷,引人深思。,C,解析:“铭”是用于述功或警戒自己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作铭,是为了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警示自己保持高尚品德。,(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