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25630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中考语文第7讲说明文阅读复习练习7讲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一、(2016马鞍山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微环境污染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逃避大环境,躲进我们日常生活的小环境就安全吗?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微环境污染绝不亚于雾霾。微环境污染来源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环境越来越重视,装修污染几乎是家家户户都遇到的问题。在目前的建筑材料中,涂料、油漆、胶合板材等,会散发出500余种有毒有害化合物。据深圳儿童医院与有关部门的调研,90%的白血病儿童家中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吸烟造成的烟雾也

2、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现在已知烟草烟雾中至少含有3800种成分,其中大多数为致癌物及有害物质。二手烟的危害,已经为大众所熟知。厨房是人们室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室内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厨房中的污染因素是多方面的,与能源结构、食用油种类、烹饪方法、食物种类等,均有关系。此外,微环境污染还有来自室内空调、地毯中滋生的各种病菌、霉菌和螨虫等有害生物;有人体汗液蒸发、皮肤代谢以及呼吸道的新陈代谢等排出的各种气溶胶、化学物质和粉屑等;有宠物携带的病菌等。据研究证明,室内环境污染是引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苯系物及甲醛、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等都是导致白血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苯及

3、其衍生物已确定为致癌物,长期吸入会破坏人体循环系统和造血机能,导致白血病。现代人工作生活90%在室内、车内,65%时间在家中,儿童在家中的时间更长。微环境的污染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孩子,特别是小婴儿的鼻子、气管、还有他们的肺都很娇嫩,伤不起,对外来有害物质的阻挡能力差,那些持续排放的污染物颗粒,看不见摸不着,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污染物长驱直入进入孩子们的小肺泡,粘附在他们的气管表面,影响呼吸,降低抵抗力,刺激咳嗽,感染肺炎,过敏引起喘息等等,进一步再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血液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通过延迟效应导致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我国卫生部门统计,

4、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中,50%是12周岁以下的儿童,而且以2至7岁的儿童居多。如果想要避免“微环境污染”的危害,首先要提高环保意识,随时监测环境。据环境保护部通报,自2015年1月1日起,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实行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大家可以随时了解空气的质量情况。而装修污染、甲醛污染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鉴定;一些新车的污染,室外就餐环境的污染等等,也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设备自行随时监测。其次要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如:减少吸烟,坚持低碳生活;适当运动;勤洗漱;勤通风换气等。通过绿植和设备等净化空气也是减少污染的简便做法。通过在室内放置绿色植物和活性炭等,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

5、害物质,降低室内污染对宝宝的伤害;适度利用空气温度计和加湿器,改善空气质量。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空气净化器也是不错的选择。1.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6分)段 落内 容第段微环境污染危害不亚于雾霾。第段来微环境污染的来源第段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们尤其是对小孩的危害第段如何避免“微环境污染”危害2.概括微污染导致孩子得白血病的过程。(不超过40个字)(6分) 污染物进入孩子的小肺泡,再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血液引发全身炎症 反应。 3.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列数字,准确说明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展空气质量检测的城市数量和监测点的数量,说明人们环保意识提高

6、了(环保部对环保越来越重视)。 4.第段画线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不能删去;“据研究证明”说明“室内环境污染是引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科学根据的,使得说明文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二、(2016安庆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漫谈巧克力巧克力是一种高级营养食品,风靡世界,被誉为“快速能源”,深得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欧美人民的喜爱。据统计,英国、丹麦、比利时、挪威、瑞士等国每人每年平均要吃巧克力16磅以上。巧克力的重要原料是可可。可可原产于墨西哥、巴西等地。据说在大约四千多年前,亚马逊河流域的人就开始种植可可豆,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向美洲挺进时就曾跨越这块出产可可

7、豆的宝地,可惜当时他并没有发现。那个时候,巧克力作为饮料(“巧克力”是音译,原意为饮料),只是墨西哥阿兹泰克统治者的御用食品。1519年,一个到阿兹泰克的西班牙人品尝了这种又苦又香的饮料,并且很快喜欢上它。于是这个西班牙人将原始配方带回祖国,献给查理五世国王。最初,这种饮料因为味道发苦,并不很受欢迎。后来,他们加进了糖,巧克力便迅速传开,1608年传到意大利,1765年英国伦敦开了一家巧克力商店。英国人首先在这种饮料中加进牛奶,使之质量又迈进了一大步。不久,这种饮料就传遍了整个欧洲。1765年,英格兰巧克力制造商在美国建立了一家巧克力工厂,此后美国的巧克力生产便逐步发展起来。到这个时候,巧克力

8、还是饮料,只有瑞士人在1875年发明了一种可可制作固体牛奶巧克力的新方法之后,巧克力才扩大了它的领域,成为一种高营养食品。巧克力诞生之后便备受人们的青睐,原因是什么呢?巧克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说拿破仑对于巧克力的功效是深信不疑的,他打仗时,总是要带着巧克力。固体巧克力出现后,它成了美国前线士兵食粮的一部分。美国和前苏联宇航员在空间飞行时,也总要携带巧克力。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也把巧克力作为必备食品。那么,巧克力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呢?据分析,每100克巧克力中含碳水化合物55-66克,脂肪30-38克,另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2、钙和铁。巧克力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所含的脂肪也不会使人体内

9、的胆固醇增加。而且巧克力入口即化,口感极佳,因此成为最理想的高热值食品。巧克力含有大量的苯乙胺,它能调节人的思维和情绪。情绪低落的人苯乙胺含量远远低于一般正常的人,因而极易烦躁、苦闷和不安。因此,情绪低落的人,宜多吃巧克力,以增加体内苯乙胺的含量,借以调节自己情绪。巧克力是高级营养品,但是不可否认,巧克力吃多了,对儿童成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国外生物化学、营养学专家发现:巧克力中含有一种溴化合物,它与巧克力中的咖啡碱共同作用,不仅会使儿童过度兴奋,不愿睡觉,而且对儿童大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巧克力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草酸,它能干扰机体对钙的吸收,影响儿童的骨骼生长,因此儿童不宜无节制地食用巧克力

10、。“过则为灾”,这是值得注意的。1.文章围绕“巧克力”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3分) 巧克力的发现和生产发展过程;巧克力倍受青睐的原因;过量食用巧克力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2.根据文意,说说巧克力被称为“快速能源”的原因。(4分) 巧克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极易被人消化吸收。 3.文章第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其作用是什么?(4分) 时间顺序,侧重介绍了巧克力的发现和生产过程,按时间的先后变化推进,使说明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4.阅读第段,简要概括“过则为灾”具体指什么。(3分) 指儿童巧克力吃多了会使儿童过度兴奋,不愿睡觉,还会干扰机体对钙的吸收,影响儿童的骨骼生长。5.生活中“过则为

11、灾”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个例子。(4分)示例一:营养充足会让孩子健康成长,但如果营养过盛会导致肥胖,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示例二:刻苦学习会培养学生意志,增长学生学识,但过度刻苦学习既影响身体健康,又束缚思维,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三、(2016阜阳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人体的爆发力从哪里来举重运动员临场一声大吼,举起常人无法举起的杠铃;气功师运功后,一脚踢断钢棍这些人体突然产生的爆发力,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们试着用力学的观点来探索这一现象,于是,生物力学应运而生。生物力学是研究生命某一现象的科学,在生命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叫肌肉力学。研究人体爆发力的奥秘

12、,就得从肌肉力学开始。人身上有700多块大小肌肉,由3亿多根肌丝即肌纤维组成。每根肌丝都有肌张力,有人做过推算,把全身肌丝平行排列起来,当它一起收缩时可拖动25吨重的物体。在医学上,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三大类,附着在人体骨骼表面的肌肉大都是骨骼肌,膀胱、子宫、肠胃和血管壁面上的肌肉是平滑肌,心脏里的肌肉是心肌。人的骨骼肌,单位力为3.654公斤/平方厘米。众所周知,肌力可以通过锻炼得以提高,如举重运动员的肌肉很发达,据检测,他们两臂骨骼肌的单位力高达8公斤/平方厘米。这就是能产生爆发力的奥秘所在。肌力的大小,不仅与肌丝的粗细、数量有关,而且与肌丝的肌张力和收缩率有关。人身上的肌丝通

13、常都处于一定程度的拉伸状态,因此,平时就具有一定的肌张力,就是说肌肉有弹性。肌丝回缩的速度有快有慢,称之为收缩率。收缩率愈高,回缩愈快,弹性愈好,发出的功率愈大。但是,肌张力和收缩率是成反比的,当肌丝被拉伸到最大长度时,就处于僵直状态,此时收缩率很低,甚至没有一点弹性,肌肉也就不能做功了。因此,只有在肌张力和收缩率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值,才能使肌肉输出最大的功率。实验证明,当肌丝拉伸到最大长度即极限长度的30%时,肌肉输出功率最大。所以,运动员要在临场中发挥得好,不是凭力气大,关键在于掌握用力的奥妙。还有一种诸如携带平时根本无法举起的保险箱逃离火灾的现象,被科学家称之为应激爆发力。应激爆发力又是怎

14、样产生的呢?科学家曾做过实验,用仪器连续不断地刺激两臂肌肉神经,致使肌肉连续收缩,然后测试其臂力发现,比正常增加了60%。这个实验说明,肌肉在受到连续刺激后能产生巨大收缩力量。在应激情况下,大脑高度集中,强化指挥力量,不断通过神经系统下达肌肉收缩的指令。此时,肌肉处于连续收缩状态,除运动神经(即肌肉神经)参与指挥外,交感神经也密切配合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动员全身的力量来对付应激局面,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加快加深,血管扩张,使肌肉的能量不断地得到补充,进而使肌肉收缩得更有力量。此外,肾上腺素还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中枢,进一步提高大脑指挥效率。此时此刻,细胞中的能源三磷酸腺苷迅速分解,释放出足够的能量,不断提供给肌肉使用。于是,巨大的爆发力就在“全身总动员”的情况下发生了。1.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人体的爆发力。2.联系全文,说说第段有什么作用。从举重运动员和气功大师突然产生的爆发力写起,用设问的方式提出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引发人们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本文主要说明了人体爆发力的产生及其原因。4.第段中的“据检测”和第段中的“科学家曾做过实验”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不多余。表明下面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