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74495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家庄二中2019届高三模拟质检一文综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尚书记载西周“克(能够)明俊(才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分辨彰明)百姓;百姓昭明,协合万邦。”这主要反映了西周时期A. 儒家民本思想的完善B. 宗法政治的突出特征C. 察举选官的雏形出现D.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西周通过分封“九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使诸侯归心,使百姓服从统治,使九族至亲和睦,这反映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特征,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以民为本,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察举选官根据孝廉

2、进行选拔人才,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统一多民族国家从秦朝开始建立,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点睛】宗法制的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2.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A. 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特征B. 土地兼并是瓦解等级社会的重要手段C. 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要素D. 封建社会土地耕作面积并

3、未显著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在封建经济内小农和地主经济地位的沉浮,主要取决于是否善于经营,这就会使所有人在经营上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地位,这体现了封建经济内的竞争性,故C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个人经济地位处于变化中,具有不稳定性,并不是小农经济,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土地兼并,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强调土地耕作面积是否增加,故D排除。3.欧阳修作易童子问,抨击周易系辞;李泰伯和司马光则深讥孟子。他们的做法体现了A. 宋朝学者的疑古学风B. 儒学正统地位严重动摇C. 佛道思想的广泛传播D. 儒家体系的近代化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是宋朝学者对儒学的部分内

4、容的怀疑与否定,集中体现了宋朝学者有疑古之风,故A正确;儒学在北宋发展到理学阶段,其正统地位有所强化,故B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儒学,而不是佛道思想,故C排除;材料中的时期是宋朝时期,而儒家体系近代化主要是在中国近代,故D排除。4.明代法律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对放债、逼债等行为也有种种限制。但在“民不举官不究”的前提下,高额利率等“违禁取利”比比皆是。这表明明代A. 专制体制崩溃,金融市场混乱B. 民间需求与国家政策的矛盾C. 商业环境宽松,经济秩序稳定D. 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丰厚利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代政府对高利贷的管理。金融市场混乱与材料“

5、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对官吏放债、逼债等行为也有种种禁令”不符,故A排除;从材料可知国家虽然对放债有禁令,但是“违禁取利”者比比皆是,可知是民间因需求对国家政策进行反抗,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关于高利贷的制约,没有涉及商业环境宽松,故C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高利贷问题,与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丰厚利润不符,故D排除。5.有学者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表面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坚固和此时对西方认识的不足,可是更深一层地看,实际上是过去高度发展成熟的农业文明在自身活力尚未完全释放净尽时即被外国强行打断的惯性表现”。这揭示出A. 中国缺乏独立的工业体系B. 洋

6、务运动着眼于瓦解农业文明C. 西学成为中国发展的动力D. 中国近代化道路存在内部阻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碰撞的产物,带有强大的农业文明惯性,反映出中国近代化道路存在阻力,故D正确;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当时清政府应对外来冲击、维护自身统治的内在需要,但材料中没有提到工业体系,故A排除;“着眼于瓦解农业文明”说法不准确,故B排除;“西学成为中国发展的动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排除。【点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 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

7、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6.1904年,陈独秀指出:“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据此判断,他主张戏曲改良的目的是A. 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B. 实现社会教化,推动儒学发展C. 启蒙民众,实现救亡图存D. 改良传统文化,指导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和“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等信息,可以看出陈独秀主张戏曲改良的目的是以戏曲容易被民众接受的特点,进行启

8、蒙教化,应对“国势危急”的形势即以求救亡图存,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体的主张,故A排除;材料不能反映陈独秀的主张是为了“推动儒学发展”,故B排除;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是在1915年,故D排除。7.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大会起源于军队内部关于党和军队关系的争论,最后决议的内容包括:确立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规定红军中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的地位等。此次会议表明A. 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B. 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 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人民军队问题D. 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正确领导【答案】C

9、【解析】【详解】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建设的里程碑事件,它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系统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问题,故C正确;中共探索出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1927年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但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与题意不符,故B排除;1935年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点睛】古田会议,是红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因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史称为古田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

10、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次会议后,毛泽东重新当选为书记。8.1956年中共八大有关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规定: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这一规定A. 明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改革目标B. 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C. 以法律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进程D. 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答案】D【解析】【详解】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说明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适当发展自由市场,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与题意无关,故A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个体经济,与

11、题意不符,故B排除;中共八大上提出的是政府决议,并不是以法律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9.由于苏格拉底没有留下自己的著作,只能从其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两人的记载又有所不同。有人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身的想法,色诺芬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亦是如此。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历史文献著述具有主观性B. 文献著述反映历史真实C. 社会的变迁影响文献著述D. 历史解释依赖文献互证【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有人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身的想法,色诺芬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亦是如此”来看,说明历史文献著述具有主观性,受

12、到作者自身观点或明或暗的影响,故A正确;B项说法绝对,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社会变迁的影响,故C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排除。10.“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场革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的语言写作,而不是用拉丁语写作。”他们的做法A. 引发了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B. 有利于科学方法及知识的普及C. 造成了西欧普遍的信仰危机D. 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科学家们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语言写作,能够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普通民众,故B正确;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经历过宗教

13、改革后的西欧,宗教上已经普遍采用本国语言,因此采用本国语言而不用拉丁语写作,并不影响西欧民众的信仰,故C排除;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在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11.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乡村、在上层和下层正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 退出国际战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要求B. 十月革命是俄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 苏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D. 沙皇专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社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

14、化要求决定的”说明十月革命是俄国近代化发展的要求,故B正确;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颁布和平法令宣布退出一战,但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苏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二月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沙皇专制,但题干中强调的是十月革命,故D排除。【点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2.下图反映了195

15、5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 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B. 日元贬值助推日本经济崛起C. 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D. 美元优势地位逐渐发现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现代世界的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材料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1955-2007年”日元与美元汇率的变化,其中“1955-1971年”汇率基本保持稳定,“1971年”后汇率发生了较大的波动,而“1955-1971年”正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间基本一致,故D正确;“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与题意不符,故B排除;“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在图表中看不出来,故C排除。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欧洲的“中国潮”是在16世纪下半叶,由欧洲王室贵族掀起的崇拜中国器物之风拉开序幕的。16世纪之前,欧洲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亚洲交换,只能以金银购买亚洲产品。16世纪下半叶,美洲的白银打破了欧亚贸易的传统均衡,欧亚贸易规模扩张,供给增加。王室贵族和社会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