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物药剂学-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22691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生物药剂学-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6年生物药剂学-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6年生物药剂学-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16年生物药剂学-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16年生物药剂学-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生物药剂学-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生物药剂学-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分析(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目的与要求,掌握:注射给药、口腔黏膜给药、鼻黏膜给药、肺部给药、皮肤给药、直肠黏膜给药、眼部给药的吸收特点、吸收途径。 熟悉:影响非口服给药吸收的因素。 了解:肌肉、口腔、鼻腔、肺部、皮肤、眼部黏膜的结构和生理特征。,黏膜给药的药物吸收,第三节,第二节,第一节,注射给药的药物吸收,皮肤给药的药物吸收,第四节,眼部给药,口腔给药 鼻腔给药 肺部给药 阴道给药 直肠给药,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给药途径与吸收速度,直肠,舌下,腹腔,吸入,临床上起效最快的是静脉注射,常用于急救; 最简便、安全和常用的是口服给药,常用于门诊患者。,皮肤,口服,皮下

2、,肌内,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第一节 注射给药,案例3-1,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相继问世,它们组成强有力的“四联”治疗方案,使控制结核病流行成为可能。1944年发明的链霉素(streptomycin, SM)是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细胞外的结核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是WHO建议的标准短程治疗结核病方案中的适用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为:治疗强化期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 g,巩固期采用间歇疗法,每周3次,每次肌内注射0.75 g。 问题

3、: 1.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用口服给药方式? 2.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第一节 注射给药,使用不便 注射疼痛 剂量不当时难以纠正或弥补,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无首过效应,易于控制 适于不宜口服、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不稳定的药物 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 局部作用、全身作用、长效作用、诊断疾病,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心 肺(肺首过效应) 全身作用部位,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iv) 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 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 sc) 皮内注射(intracut

4、aneous injection,ic或id),第一节 注射给药,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第一节 注射给药,1.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存在吸收过程 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为100% 注射结束时血药浓度最高 注射容量50ml 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刺激性太大的药物必须静脉注射 最理想部位为前臂内侧的近端大静脉 药物制剂常为水溶液或水醇溶液,有时为乳剂或脂质体,第一节 注射给药,2.肌内注射,起效速率仅次于静脉注射 较iv更安全,较皮下注射刺激性更小 有吸收过程:肌肉血液循环 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药物通过淋巴吸收 注射容量为25ml 制剂可为水溶液或油溶液、 乳液或混悬液,第一节 注射

5、给药,2.肌内注射,第一节 注射给药,3.皮下与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有时甚至比口服更慢 常用于疫苗和菌苗的预防接种、局部麻醉及某些药物的注射。 需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可采用皮下注射或皮下植入 注射容量12ml 注射液不应有刺激性 皮内注射一般作皮肤诊断 与过敏试验,药物很难进 入血液循环,第一节 注射给药,4.其他部位注射,动脉内注射 ia:为使治疗药物或诊断药物靶向至特殊组织器官,无吸收过程和肺首过效应;但危险性大,极少使用 腹腔内注射 ip:以门静脉为主要吸收途径,肝首过效应明显,多用于动物试验 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近年来,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成为防治中枢神经性白血病

6、(CN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第一节 注射给药,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药物性质,剂型因素,第一节 注射给药,注射部位血流状态的影响: 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 淋巴液的流速:水溶性大分子药物 油溶媒注射液药物 促进吸收因素:按摩,热敷,运动 减慢吸收因素:结扎、冷敷、与肾上腺素合用,1.生理因素,第一节 注射给药,2.药物理化性质,分子量小的药物由血管转运,分子量大的通过淋巴途径吸收 解离度和脂溶性影响不大。毛细血管壁的膜孔半径3nm,允许800的药物分子通过 难溶性药及非水溶液。药物的溶解是限速过程 蛋白结合。蛋白质结合物的解离速度透膜速率时,成为限速过程,第一节 注射给药,3

7、.剂型因素,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是药物吸收的 限速过程,各种注射剂中的药物释放速 率有以下顺序: 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第一节 注射给药,(1)溶液型注射剂,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吸收迅速 难溶性药物使用非水溶剂,稀释后析出沉淀,吸收缓慢,不规则或不完全 严重偏离生理pH的溶媒:在组织液的pH下可析出沉淀 低渗时药物扩散速度增大;高渗时药物扩散 速度减小 以油为溶媒的注射剂缓释 高分子附加剂使黏度增加可调节吸收速率,第一节 注射给药,(2)混悬型注射剂,注射后药物微粒沉积在注射部位 药物被吸收前需经过溶出与扩散过程,吸收较慢 药物在组织的溶出是限速过程 助悬

8、剂影响药物吸收 Iv、ia或ip注射含粒径为0.10.2m固体微粒的水混悬液后,微粒被动靶向,在肝、脾等器官富集 油混悬液一般采用im注射,药物的吸收可长达数星期至数月,第一节 注射给药,(3)乳剂型注射剂,O/W型乳剂(静脉乳)的乳滴粒径大小为1m左右,iv注射后可被动靶向 乳剂型注射剂im注射后,药物多通过淋巴系统转运,适用于淋巴造影和淋巴转移的恶性肿瘤治疗 长效作用,第一节 注射给药,(4)微粒型注射剂,主要是微球、脂质体和纳米粒等,这些微粒皮下或肌内注射后,通常具有缓释、长效的作用。,第一节 注射给药,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链霉素、异烟肼、利

9、福平、吡嗪酰胺相继问世,它们组成强有力的“四联”治疗方案,使控制结核病流行成为可能。1944年发明的链霉素(streptomycin, SM)是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细胞外的结核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是WHO建议的标准短程治疗结核病方案中的适用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为:治疗强化期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 g,巩固期采用间歇疗法,每周3次,每次肌内注射0.75 g。 问题: 1.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用口服给药方式? 2.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案例分析,第二节 皮肤给药,皮肤给药既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全身治

10、疗作用,为一些慢性疾病和局部镇痛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和有效的给药方式。 皮肤给药常用的剂型有哪些?,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皮肤附属器,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毛发 皮脂腺 汗腺,1.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第二节 皮肤给药,1.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角质层细胞膜不是类脂质双分子结构,而是一种致密的交联的蛋白网状结构,细胞内是大量微丝角蛋白和丝蛋白的规整排列结构。,2.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1)角质层和表皮真皮毛细血管体循环。 是药物透过皮肤吸收主要途径。角质层细胞间是类脂质分子形成的多层脂质的双分子层,药物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进行转运。脂溶性越高越易透

11、过皮肤。 (2)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 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大分子药物及离子型药物主要通过该途径吸收。,第二节 皮肤给药,二、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生理因素,1,剂型因素,2,渗透促进剂的应用,3,离子导入技术的应用,4,超声导入技术的应用,5,第二节 皮肤给药,主要影响因素:个体差异、动物种属、 年龄、性别、用药部位、皮肤的状态 部位:阴囊耳后腋窝区头皮 手臂腿部胸部 皮肤的水化作用 微生物、酶代谢皮肤的首过效应 积蓄:药物与角质层中的角蛋白发生结合或吸附 角质层受损,吸收增加 皮肤病变:硬皮病,老年角化病,吸收降低,(一)生理因素,第二节 皮肤给药,(二)剂型因素,分

12、子大小:600 脂溶性: 油/水分配系数大,易透过; 太大,积聚于角质层 pKa值:分子型易透过,1.药物理化性质,第二节 皮肤给药,药物从给药系统中释放越快,越有利于吸收。 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不应太大。 脂质体促透 溶解与分散药物的介质的影响: 介质与药物的亲和力 给药系统的pH值 给药系统的表面积:调节给药剂量,2.给药系统性质,第二节 皮肤给药,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卵磷脂; 有机溶剂类:乙醇、丙二醇、醋酸乙酯,二甲亚砜及二甲基甲酰胺; 月桂氮卓酮及其同系物; 有机酸、脂肪醇:油酸、亚油酸及月桂醇; 角质保湿与软化剂:尿素、水杨酸及吡咯酮类; 萜烯类:薄荷醇、樟脑、柠

13、檬烯等。,(三)透皮吸收促进剂,第二节 皮肤给药,(四)离子导入技术,离子导入技术(iontophoresis)是利用电流将离子型药物经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或粘膜,进入局部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生物物理方法。一些不解离药物如果能在溶液中形成带电胶体粒子(如吸附或离子胶团增溶)亦可采用这一技术给药 。,第二节 皮肤给药,(四)超声导入技术,超声波可能改变皮肤角质层的结构,使脂质结构重新排列形成空洞; 超声波将皮肤附属器作为药物的传递通道。,第二节 皮肤给药,三、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一)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1、透皮扩散池,扩散池由供给室和接收室组成,在两室之间可夹持皮肤样品、TDDS或其他膜材料,

14、在扩散室一般装入药物或其裁体,接收室填装接收介质。,第二节 皮肤给药,2、扩散液和接收液,(1)扩散液:对于难溶性药物,一般选择其饱和水溶液;对溶解度较大的药物,应保证扩散液浓度大于接收液浓度(至少10倍以上)。 (2)接收液:最简单的接收液是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 在接收液中药物的溶解性能小,可选用不同浓度的PEG400、乙醇、甲醇、异丙醇水溶液以及一些表面活性剂溶液等。,(一)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第二节 皮肤给药,皮肤渗透性:小鼠 豚鼠 羊 兔 马 猫 狗 猴 乳猪 人 黑猩猩 无毛小鼠、大鼠、猪或乳猪是良好的动物模型,体内、外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大多数动物皮肤的角质层厚度小于人体皮

15、肤, 毛孔密度高,药物透过较人皮肤容易。 必须注意不损伤角质层。,3、皮肤的种类和皮肤的分离技术,(一)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第二节 皮肤给药,在离体透皮实验中,将皮肤角质层剥除后,亲水性药物5-氟尿嘧啶的渗透性增加了约40倍,水溶性药物阿糖胞苷的渗透性增加了1300倍,而脂溶性药物正戊醇也增加了23倍。 问题: 为什么在离体透皮实验中,将皮肤角质层剥除后,药物的渗透性增加了许多倍?,第二节 皮肤给药,案例3-2,(二)透皮吸收的体内研究,经皮给药系统应用于皮肤上后,间隔一定时间抽取血样,测定血药浓度,可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静脉注射相等剂量后所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进行比较,可求得经皮吸收的

16、药物量。,第二节 皮肤给药,某患者采用雌二醇片剂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和预防更年期综合征,每天给药3次,每次口服2 mg,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改用雌二醇贴剂,每三天贴1剂,每剂含雌二醇0.05 mg,疗效与口服给药一致,不良反应消失。 问题: 1长期口服雌二醇为什么会导致肝功能异常? 2改用贴剂后给药剂量大大降低,疗效没有下降,不良反应消失,为什么?,案例分析,第三节 黏膜给药,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好 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易于控制; 粘膜不易损伤,易于修复; 无首过效应,无胃肠道降解作用 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给药特点,局部用药:溶液剂,混悬剂,漱口剂,气雾剂,膜剂,口腔片 全身用药:舌下片,粘附片,贴剂,剂型,一、口腔粘膜给药,(一)口腔粘膜的结构和生理,咀嚼粘膜25:硬腭和牙龈表面。高度角质化 内衬粘膜60:除舌背部以外的口腔组织表面,未角质化渗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