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11767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普陀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普陀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普陀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普陀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普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 1.本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27分)(一)默写(10分)1出师未捷身先死, 。 (蜀相)2. ,时有幽花一树明。 (淮中晚泊犊头)3黄芦岸白蘋渡口, 。 (沉醉东风 渔夫)4. 夕阳下, ,两三航未曾着岸。(寿阳曲远浦归帆)5.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3分)天净沙秋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表现了_ _ _,天净沙秋思表现了游子思归的悲凉之情。(1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两首小令都运用了“天净沙”这一曲牌。 B. 两首小令开头都描绘了寂寥萧瑟的秋日景象。C. 两首小令都运用了乐景反衬悲情的笔法。 D两首小令都将丰富的情感融汇在“景语”之中。(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巢谷传(节选)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

3、,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8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 (人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译文: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刻画了巢谷有情有义的

4、高尚品质。 B本文赞扬了巢谷不畏牺牲的侠义精神。C文中突出表现了巢谷对朋友肝胆相照。 D本文语言朴素平易简洁却又回味无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8分)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谬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注】直:价值。 过:探访。 踵:到,走到。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 窃( ) (2)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市( ) 1

5、2“友人”与楚人绝交的原因是 (2分)13.文中楚人的友人是一个 的人(2分)二. 现代文(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1分)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

6、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人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

7、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

8、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huo然guan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4.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hu 然 gun 通(2分)15.对第段括号中的标点符号应该是( )(2分)A. , B.; C. 。 D. !16从全文看,作者认为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和“不求甚解”各有所指,其中,“好读书”是指 ;“不求甚解”是

9、指 。(4分)17有同学认为,第段内容冲谈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应当删去。你同意这个意见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6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每当夕阳西下,我总是习惯性地坐在阳台上的那把竹椅上,视线穿越一座座楼房,停驻在遥远的岁月中。那里,有我梦幻般的童年,有我执着的追求,有我的深挚的爱和清晰的记忆。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泪水潮湿了双眼,浸润着灵魂。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当冬日暖阳静静地照在我的膝头时,我想起最为普通的那个黎明。一声并不嘹亮的哭声打破了静谧的暗夜,母亲慈爱地端详着这个降临于世的幼小生命,心里一定充溢着甜蜜和幸福。那一刻,真的不知道流泪的我是否充满

10、着万分的感激。歪歪斜斜地走在自家小院里,我用陌生的眼光打量着身边那棵小枣树,充满着好奇和向往。一个趔趄,我扑倒在院中的水盆边,一群群摇着尾巴快活游动的鱼儿抬起头来,惊讶地打量着眼中溢满泪花的我;三五只挺着脖子的白鹅摇晃着脑袋从我身边傲慢地走过;一只披着暗红羽毛的母鸡在高高的藤架上咯咯地歌颂着丰硕的成果。这个充满着神奇的世界,让我心潮澎湃。我磕磕绊绊地站起,蹑手蹑脚走到母亲的身边。身后,是灿烂的阳光。在一个个让人感动的日子里,我学会了用铅笔头在方格内写字。尽管那些个笔画稚嫩的汉字充满着惶恐不安,但我仍能感知到它们的神奇和灵性。那个高瘦的年轻人手把着我的手,让汉字排列在粉红色的纸页上,那时的我,心

11、里涌出柔柔的情意,我知道了在这个缤纷世界上,还有“老师”这个让人流泪的字眼。 背着空空行囊,在一个阴雨霏霏的午后,我要远离。远方天地阔远,一片迷茫,我不知道未来的日子意味着什么,但好奇还是让我打定主意离开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站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等待从喧嚣的远方开来的下一辆汽车,我忽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想念,想念院落里那株挂满了红果的枣树,想念那头摇着尾巴来回走动的小山羊,想念那把在上面写过一本又一本汉字的小木椅,想念那片长着绿油油麦苗的田地我真的不想远离!含着盈眶的热泪,一转身,我还是跳上了那辆破旧的汽车,朝着远方驶去。 就这样,我跌跌撞撞地走进了喧嚣的世界,跌倒爬起,爬起跌倒,身边总有温暖

12、伴我一程又一程。注定,这个世上我不会孤独。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着的人,让我心生感动。黑暗中,你们是黎明;大海中,你们是的航标; ; 。也许有一天,我不能再扬起自己的风帆,那时你们必定是我的避风港湾。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一切爱得深沉。【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出自诗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18. 从记叙的顺序看,全文采用 方法。(1分)19. 第段,“我”眼中常含泪水的原因分别是:降临于世时的啼哭、 、 、 (6分)20.请说说第段划线句的作用 (3分)21.请联系上下文,为第段划线处填上适当的文字 ; 。(2分)22. 本文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标题有何好处? 。

13、(4分)三、综合运用(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324题材料一:为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 材料二:经典咏流传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持续热播后,优秀传统文化再一次引发的广泛共鸣。 材料三: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是用古诗词创造中国灵魂音乐的努力,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23.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引发广泛共鸣的原因。(2分)(1) (2) 24.为了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你为班级设计一项活动,并说说理由。(4分) 作文(40分)四、写作(40分)25题目:迈出了一步,真好!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