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10775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卷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 说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为虚拟的世界,在于它过分夸大了“江湖世界”与“官府世界”各自的独立性,仿佛两者平行并立,互不干涉。明清以来,中国的秘密社会名目繁多,晚清以来的武侠小说不少涉及近代中国的秘密社会。而随着文人笔下秘密社会的日益理想化,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俨然成为完全可与官府世界平分秋色的第二社会。现实生活中“江湖”虽亦远离朝廷,却仍在官府管辖下,侠客也难得“道遥自在”。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双方

2、互不干涉内政,在“官府世界”遵守国家王法,在“江湖世界”则听从江湖规则,只能是小说家的良好愿望。有趣的是,描写侠客“仗义疏财”“替天行道”的水游传促进了中国秘密社会的形成,而白莲教、天地会之类民间教门、会党的形成又反过来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武侠小说。这种影响分虚、实两种,实者为小说家提供了无数侠客故事,虛者促使小说家在原有社会结构外,另建发挥特殊职能的“第二社会”。而后者意义无疑更为重大,它使得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既不完全蹈空,有近代中国秘密社会的影子,也不完全坐实,仍保留甚至着意渲染其作为法外世界的理想主义色彩。江湖世界与朝廷治下的现实人生相比,俨然是两个世界、两套规矩。可因为武侠小说的主角

3、是侠客而不是清官,小说家实际上是用侠客纵横的“江湖世界”取代官府统治的现实世界。江湖世界当然也有秩序和规则,但那是道德化了的“法律”,唯一的宗旨是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江湖上各家各派各有其清规戒律,不过,“崇尚义气”这一点几无例外。江湖义气与朝廷王法一样,同为各自世界的最高规则。倘是混迹江湖,那么完全可以将江湖义气置于朝廷王法之上。将江湖义气作为道德化的“准法律”,是武侠小说家设计的理想社会图式。不过,讲义气和主持正义并不是一回事,武侠小说家常常有意无意模糊两者的界限。讲义气者只问亲琉,不论曲直,实际并不怎么值得赞赏。可在武侠小说中,“讲义气”作为“江湖世界”的最高准则,则被完全美化了。美化“义

4、气”和美化“江湖世界”本是一回事,都是为了重建中国人古老的精神故乡“桃源”,因而又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和讽刺。明白这点,就没必要过分指责式侠小说描写的“不真实”。(摘编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人对江湖世界进行理想化描摹,过于夸大“江湖世界”与“官府世界”的对立。B. 小说中的侠客身在“江湖世界”时,唯江湖规则是从,不受朝廷管辖,道遥自在。C. 武侠作品促进了秘密社会教门、会党的形成,反过来又受到秘密社会的深刻影响。D. 江湖各家各派各有规则制度,却大都以崇尚义气、扶危济困、惩恶扬善为唯一宗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5、是(3分)A. 文章第一段通过江湖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比较,论证了江湖世界独立于官府世界之外。B. 文章论证武侠小说发展与秘密社会形成的关系,并且深入阐述后者带来的重大影响。C. 文章以江湖世界自有秩序和规则为前提,论述了江湖义气是江湖世界的最高规则。D. 文章指出讲义气不值得赞赏,并论及美化义气是为了重建古老的精神故乡“桃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果没在现实社会外另建有特殊职能的的“第二社会”,就难出现法外的江湖世界。B. 武侠小说家美化“江湖世界”,可见他们希望现实世界能符合自己的理想社会图式。C. 武侠小说家模糊了讲义气和主持正义的界限,可见其作品中侠客总

6、是主持正义。D. 武侠小说有现实社会的影子,由此带来的启示是,现实社会可以影响小说的创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满分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旅行梁实秋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时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多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襄。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记得小学时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

7、满。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出门要带行李,那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要捆得紧,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在某些国度,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在尘世旅行,还

8、是以脚能着地为原则。我们要看朵朵的白云,但并不想在云隙里站出钻进;我们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并不想把世界缩小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来欣赏。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于舟车之不易得,车夫舟子之不易缠。”衣帽自看”固不待言,还要提防青纱帐起。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旅行是一种逃避。”大隐藏人海”,我们不是大隐,在人海里藏不住。岂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园也不容易遁迹。成年圈在四合房里,成年的看着家里的那一张脸,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为什么不带着一把牙

9、刷捆起铺盖出去旅行几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哈兹利特主张在旅行时不要伴侣,因为一个不合意的伴侣,当然是累赘。但是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在社会里我们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晓,在大自然里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大概只有在旷野里我们才容易感觉到人与人是属于一门一类的动物,平常我们太注意人与人的差别了。真正理想

10、的伴侣是不易得的,客厅里的好朋友不见得即是旅行的好伴侣,理想的伴侣须具备许多条件,不能大脏,知嵇叔夜”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闷痒不能沐”,也不能有洁癖,什么东西都要用火酒揩。不能如泥塑木雕,如死鱼之不张嘴,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整夜鼾声不已,不能油头滑脑,也不能蠢头呆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静时能一声不响的陪着你看行云,听夜雨,动时能在草地上打滚像一条活鱼!这样的伴侣哪里去找?(摘自雅舍小品,有删减)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以”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开篇,全文先谈担忧,后面重点谈旅行中夹杂的苦恼以及旅行的乐趣。B. 第段提到”滑竿”“飞

11、机”等三种交通工具,作者认为交通工具不能决定旅行之苦乐,双脚着她的旅行更有趣。C. 作者认为生活中的伴侣不一定是旅行好伴侣,理想的旅行伴侣不能不说话,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D. ”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与第一段开头遥相呼应,体现了全文首尾呼应的特点,层次清晰。5.旅行有哪些乐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4分)6.本文的语言特点很鲜明,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满分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5年5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55号)“三个

12、文件”的研制和出台,填补了艺术教育评价制度的缺失,对于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意义重大;将有利于切实改进美育教学,切实提高艺术教育的育人质量,促使人才质量标准更加全面,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资料选自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就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答记者问)材料二:测评办法明确,艺术测评将以分数形式呈现,由三个等级组成,其中基础指标占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加分项目10分。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此外,音乐、美术课的出勤率,也将是艺术素质测评的考核内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

13、调,学校必须如实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测评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正是“小升初”、中高考等升学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非常随意,看不出有统一的标准,同时也疏于监督。评价基本就是针对每个学生在课堂及课外的表现写个性化的评语。这种评价方式与教师工作态度、工作强度等因素有关。测评指标体系虽已出台,但其中所包含的基础指标、学业指标以及发展指标其实都缺少具体的规范化方案。“测评分数并不一定能如实反映孩子们的艺术造诣和水平,很多有想法或者有潜力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分数高的。”另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于学生们的

14、升学是否真的有影响?据西城区一位学生指导中心的教师透露,她曾参加过和高校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座谈,“高校说他们不相信这个东西。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之中确实有水分。”(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材料三:自2015年8月教育部公布全国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名单至今,艺术素质测评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快两年时间,基于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的分析,统一思想认识、澄清测评理念是测评工作的重中之重。施行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的初衷与目的,是想通过素质测评这一杠杆来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一方面推动艺术教育落后地区和学校真正重视艺术教育,另一方面促进艺术教育开展较好或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和学校提升艺术教育发展水平,让学生享受

15、到更优质和更丰富的艺术教育。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不是为了评估学校,不是为了考核校长,也不是为了考评老师,更不是为了考试学生,这类的考核评估如果只是获得一个结论,却不能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起到任何作用,那除了耗费人力物力之外,恐怕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了,甚至还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当然,如果这类的考评与学校、校长以及教师的发展和切身利益相关,从而形成倒逼机制而让学校校长或相关人员主动或被动地加强学校艺术教育,那么,这样的考核某种意义上又成为了艺术教育的推进手段。艺术素质测评能否整体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基本的艺术教育或更好的艺术教育,在每年进行的常态化测评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16、,这才是艺术素质测评所关注的重点。(摘编自课程 教材 教法2017年7期)7.下列关于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意义与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对于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意义重大,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也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B.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有利于切实改进美育教学,推动艺术教育落后地区和学校真正重视艺术教育。C.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分数分级设定,将促使人才质量标准更加全面。D.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素质评价杠杆推动美育教学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基本的艺术教育或更好的艺术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意义重大。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