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511706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 甘地被刺一、语段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4题。合众社新德里1948年1月30日电甘地今天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甘地刚被刺,孟买就爆发了骚乱。这位被人民尊奉为“印度的伟大灵魂”的领袖,于当日下午5时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7时15分),在他16岁孙女玛妮怀中死去,享年78岁。就在半小时以前,一个名叫拉姆纳脱拉姆的狂热的印度教徒用左轮手枪向甘地连开三枪,子弹射进了他那由于多年苦行和经常绝食而变得衰弱不堪的身躯。甘地是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当时在场的有他的一千名追随者。他正带着这些人来到一座塔前,这里是他经常做晚祷的地方。甘地穿着平日爱穿

2、的口袋一般肥大的土布印度袍。他在离那座小塔几步远的地方遭到枪击。甘地当即摔倒在地。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三颗子弹在近距离射穿了他的身体,一颗命中右腿,一颗击穿腹部,第三颗则射透了胸膛。死前,他没有说一句话。然而,就在他遭到枪击前的一刹那间,他说:“你来晚了。”有的目击者认为,这句话是他说给凶手听的。这名凶手一直站在花园小径旁,双手合十,做出印度教徒顶礼的样子。然而,他的手心中却藏着一支小口径左轮手枪。他向甘地连开三枪后,又开第四枪企图自杀。然而,这颗子弹只不过擦破了他的头皮。.将一至六段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答:_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时要对事件描述清楚,并做到

3、言简意赅。答案:“圣雄”甘地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残忍行刺身死,国内不安。.本文开头有何特色?试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通读文段,明确这一文段的叙述方式,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答案:开头用倒叙手法,开门见山地写出甘地被刺,国内恐慌,扣人心弦。.试分析选文中的画线句,这样细致地记叙有什么含意和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要抓住关键词并结合文章主旨来分析。答案:细致地描写了三颗子弹射中的位置,充分显示了刺客的残忍和将甘地置之于死地的险恶用心。用凶手的残暴来反衬甘地的博大胸怀,使甘地这一人物形象更饱满。.简

4、评一下甘地的形象。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选文,从文中筛选出与甘地有关的信息。注意答题全面且要有理性。答案:甘地被尊为“圣雄”,是印度民族运动的先驱和领袖。他既有宗教的悲天悯人与宽厚仁慈的博大胸怀,也有为民族独立事业而进行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斗争的精神。二、语言运用.根据下面语段的意思,在横线上续写一句总结性的句子。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了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人生也是如此,_。解析:本题考查语句准确、连

5、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重点语句,如“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了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表明“我”的观点,即宽容、大度、乐观,横线上填写的句子也应是这种态度。答题时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还要注意语句精炼。答案:(示例)有得必有失,就看你的心态如何,积极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进取,有朝气,有精神;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在甘地遇刺身亡60周年的盛大集会上,印度的社会各界纷纷发表演说,以此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请你以一位印度平民百姓的身份,来表达对他的哀悼之情。150字以内。答: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分析题干要求,明确以下几点:明确题干要求,主

6、要是“以一位印度平民百姓的身份”,表达“哀悼之情”;根据题干来看,所写内容属于演讲片段,所以语言要有一定的感召力;根据字数限制来看,答题时要做到言简意赅。解答时,可适当参考课文内容、图片和其他参考资料。答案:(示例1)简单就是朴素,是一种人生追求。甘地以白布裹身,赤脚行走在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让自己的灵魂感受到土地的冷暖干湿。临终前,他面对穷凶极恶的凶手,没有痛苦,没有仇恨,只说了这么一句:“你来晚了。”甘地,您是一个道德至上主义者,哪怕是您的敌人,也不得不在您崇高的品德面前感到羞愧。您将永垂不朽!(示例2)他貌不惊人,总是赤着脚,系着土织腰布,他的高贵和庄严的风度,他那从容不迫表现出来的谦逊的

7、风采,形成了他的力量和权威,使别人不得不对他表示尊重和敬仰。他是一个道德至上主义者,哪怕是他的敌人,也不得不在他崇高的品德面前感到羞愧。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一、基础考查(2014广州市六中高二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轶事/游弋皓月/桎梏绰约/踔厉风发B阐明/谄媚模样/临摹抹脸/厉兵秣马C对峙/投掷遏制/拜谒盘桓/断壁残垣D号啕/号称命中/中肯脊椎/椎心泣血解析:选D。A.y,ho/g,chu/chu;B.chn,m/m,m/m;C.zh,/y,hun/yun;D.ho/ho,zhng,zhu/chu。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皱纹褐色长袍惊慌失措

8、B暴乱哀悼恶耗别出心裁C抽泣皈依爆发磨肩接踵D念诵悲恸晚祷委屈求全解析:选A。B项,“恶耗”应为“噩耗”;C项,“磨肩接踵”应为“摩肩接踵”;D项,“委屈求全”应为“委曲求全”。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她 _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_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_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_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A相信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B自信 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C坚信 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D确信 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解析:选C。相信: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自信:相信自己。坚信:

9、坚决相信。确信:确实地相信。沉醉:大醉,多用于比喻。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迷:(对某种事物)深深地迷恋,多含贬义。“既然”一般与“就”搭配,表示因果关系。“即使”与“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尽管”与“也”搭配,表示转折关系,但其转折的意味比“虽然但是”要轻。顶礼膜拜: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于贬义。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三步一叩:走三步就叩拜一次,比喻非常虔诚。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师昌绪看来,人活在世上,就要为人类做贡献。_,_。_。_,

10、_。_,即使受了很大挫折也不会退却。回国后,即使是整天吃窝窝头,也无怨无悔这是我在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强国之志”誓言即使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那个优越的环境里,我也一定要争取回国这就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贡献一个人有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就永远不会懈怠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为中华民族做贡献ABC D解析:选D。这是一个议论性文段,要注意其逻辑性,选项句中有两个“这”,要正确判断其所指代的内容;要观察空白处前后的语言,注意前后语句衔接,注意空白处的标点,如最后一个空之后是逗号,要注意此处语句和“即使受了很大挫折也不会退却”的关系。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圣雄甘地这位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

11、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他在二十四天中走了三百八十五公里,走到孟买以北的丹迪,号召村民举行和平示威,反对英国统治者。这位被尊称为圣雄的非常人物使殖民地官员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呼他为狂徒、伪君子、神秘主义者。安坐在宫中的印度土王和大君认为他是荒谬的煽动者。努力寻求自治的印度政客认为他是蛊惑民心的骗子。伦敦的英国国会议员觉得这事难以置信,叫他做“骑尿布(指他的缠腰布)的捣乱分子”。对这样一个人,你有什么办法? 当时的印度,简直不是个国家,而是无数的公侯王国及士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庞杂的教派、仪式与种性等级制度。他们周期性的盲信狂热发作时,就互相屠戮。最为惊人的是那些称为“不可触摸”的贱民,

12、为数约五千万,社会视之如麻风病人,只能操贱役,不得居住村中或从公用井中取水饮,也不得进特权阶级的庙宇,他们走近时必须大喊“不洁!不洁!”叫人避开。甘地返回的就是这样的印度高高在上的是亿万富翁的土王、大君,而在其权力控制下的顺民却成千累万的死于霍乱、伤寒、肝炎和痢疾。甘地说:“全印度都是我的家族。”甘地创办了一个静修院,镇静地宣布:欢迎贱民!他称他们为“神的子女”。 他这样蔑视禁忌,连他最忠诚的信徒也吓坏了,他柔顺的妻子在惊骇之余,警告他说这样“玷污”静修院一定不会成功。 此后多年,甘地都受到正统的印度教徒的攻击,成群的少年卧地拦阻他乘的车辆。他的车子被掷石袭击时,他会下车直走入暴怒的人群中,有时太愤懑了,就大声喊道:“杀了我吧!怎么不敢杀我?” 他的静修院已增长到两百多人,其中有无神论者、种族主义者、激进分子以及主张暴力的人。有位参观者吃了一惊,问甘地如何能收容这班人,甘地回答说:“我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