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幻灯片-第二章-比较优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96035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幻灯片-第二章-比较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国际经济学幻灯片-第二章-比较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国际经济学幻灯片-第二章-比较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国际经济学幻灯片-第二章-比较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国际经济学幻灯片-第二章-比较优势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幻灯片-第二章-比较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幻灯片-第二章-比较优势(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吴江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Chapter 2: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第二章 (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学说综述:思想与理论的同步变迁,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2 绝对优势理论 2.3 比较优势理论 2.4 相互需求原理(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本章节的几个理论都关注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What is the basis f

2、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经济透视:重商主义行不通 2010年09月30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些国家对保护贸易抱有强烈的痴迷,纷纷出台刺激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 美国先是宣布振兴出口计划,谋求在未来5年内出口翻一番,并利用金融、财政等手段支持扩大出口,继而又出台进口限制措施。 英国把扩大出口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日本则大力支持本国企业海外销售。 这种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是以邻为壑,与欧洲资本原始

3、积累时期流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并无本质区别。,2.1 the Mercantilists Views on Trade,(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 对于重商主义的评价,2.1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1.代表人物:托马斯.曼 2.代表作品:贸易带给英格兰的财富 3.主要思想 认为国家财富的衡量标准是稀有金属 政策上,强调政府的干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 贸易保护主义,1、重商主义的基本内容 (1)个人财富或国家财富的多少基于他所持有的金银的多少,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 (2)对外贸易是金钱的重要来源。 (3)国家应干预经济,促进出口,

4、增加财富。,重商主义对于国际贸易的认识,重商主义对于国际贸易的认识,2、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理论意义:重商主义至今仍影响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如“限入奖出”原则依旧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信奉的教条。在鼓吹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对于本国的重要产业仍给予严格的保护。,重商主义对于国际贸易的认识,2、对重商主义的评价不足之处: (1)从贸易政策取向看,重商主义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这实 质上阻碍了贸易的发展。 (2)重商主义仅把注意力放在流通领域,认为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而忽视了对生产领域的研究。,重商主义对于国际贸易的认识,2、对重商主义的评价不足之处: (3)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博

5、弈。 (4)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5)从理论上看,存在一种自动调节机制使一国不可能永远保持贸易顺差。,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5世纪16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2.2 绝对优势理论:斯密分工理论的依据,18世纪对经济活动本质的认识发生变化。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学说,阐述了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果。,1 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2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绝对优势理论的形成,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财富并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

6、,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 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错误的; 一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的大小不取决于贸易差额; 国际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能够增加国家财富。 国际分工的基础即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形成的绝对优势。 政府不要干预对外贸易。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从贸易中获益。,专业化分工前:,单位:单位产品消耗的时间,专业化分工后:,绝对优势理论的例证与数字说明

7、,假设每个国家都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资源:,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说明与图形解释: 两个国家A、B,两个产品X、Y:,知识准备:两个图中斜线和弧线代表什么?,1、斯密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给出了清晰的逻辑关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因此,从贸易政策角度来看,各国应出口自己具有最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 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价格差成本差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四、对于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评价,什么是竞争力?,成本记录的是竞争的吸引力。 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2、斯密认为财富应以商品的生产来衡量,而不单纯是金钱。 3、斯密认为政府应鼓励经济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4、斯密

8、的理论的假设和论证过于简单,缺乏适用性。它认为一国必须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这与实践不符(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很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在进行国际贸易,也未因此而使得本国产业走向衰亡)。,四、对于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评价,问题:,绝对优势的理论很容易理解,但是基于你已经学习过的经济学理论,你认为“绝对优势”是从哪里来的? 例如: 人与人之间的绝对优势从哪里来的? 行业与行业之间(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差异从哪里来的?,回答:绝对优势的理论很容易理解,但是你认为“绝对优势”是从哪里来的?,斯密认为“相同条件的个人之间的生产率差别是分工的结果”。 他还认为,“工

9、业与农业在生产率上的差别是由于这两个部门存在的专业化好处与专业化所引起的调整费用之间的相对差别”。,从“绝对优势”到“比较优势”:,斯密认为各国在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导致贸易,如果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怎么办?,比较优势原理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2.3 比较优

10、势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2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2.3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 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数学说明,单位: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天数,分工前:,分工后:,若按1:1交换 单位:产品数,比较优势的例证:比尔盖茨与女佣的故事,比尔和女佣相当于两个国家 两种工作:做软件和剪草坪 假设:比尔在这两个工作上面都

11、比女佣强! 如果比尔可以用1个小时生产一套1万美元的软件。 比尔家的女佣可以用10个小时生产一套1万美元的软件。,比较优势的例证:比尔盖茨与女佣的故事,如果比尔可以用2个小时剪完自己家的草坪 比尔家的女佣可以用4个小时剪完自家的草坪 问:这个草坪该谁来剪?,让我们先来掌握一个重要的概念做事情的成本!,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

12、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根据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2.4.1 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论述过程研究起点,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例如,在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3/2单位的布,在英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1/2单位的布,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低于英国,因此英国在小麦生产上相对于美国有比较优势。同样,美国在布匹上有比较优势

13、。这就是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的拓展,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明一个国家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机会成本:则指得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小麦)的数量。 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 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不变,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时PPF为一条直线;,W,C,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的W不变,图 1 机

14、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递增,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时PPF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C,W,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增。,图2 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减,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减,此时PPF凸向原点。,C,W,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C,所必须放弃W的数量逐渐递减。,图3 机会成本递减,在前一个例子中比尔盖茨与女佣各自做事情的成本,比尔盖茨: 做软件工作可以得到1万美元2个小时=2万美元 女工: 在快餐店工作可以得到:30美元4个小

15、时=120美元,结论:女工剪草,比尔去做软件,现实中比较优势下的国际分工模式:,美国:制鞋、造飞机,越南:制鞋、不会造飞机,比较优势:越南制鞋的成本低,美国造飞机的能力更强,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越南专业生产鞋,美国专业制造飞机,交换,互利,分工模式: 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两优择重,两劣择轻,比较优势理论,林毅夫与比较优势:,“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林毅夫与比较优势:,“当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廉价的劳动力,节约

16、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剩余量也就较大。”,顺差、逆差与比较优势:,如果一个欠发达国家选择赶超战略,就意味着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资本比较密集型的产品本应该进口,但却要自己生产,于是进口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资本有限,把有限的资本用来发展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后,就导致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得到的资本较少,发展缓慢,出口也就比较少。这样该进口的不进口,可以出口的得不到资本,发展不起来,也会出不了,最终就导致进口和出口都明显减少。,理解:顺差、逆差与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战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就要进口,而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能够获得资本和其他资源,得到较好发展,所以出口也比较多。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即是如此。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国家一般情况下出口会比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多。,比较优势的图形与模型说明 两个国家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