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课件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438792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课件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阅读复习之- 把握论点,周国平论独处 牛角中学三(4)班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周国平论独处第3题 有人认为独处是孤独无聊的,而作者却倡导独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4分),例1:我倡导独处,一个人只有安静地待着,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比如:当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难题需要攻克的时候,我需要一个安静的世界,别人的打扰只会对我的钻研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我赞成独处。,(评分标准:鲜明表明自己的见解1分,联系生活体验阐明理由2分,语言通顺连贯1分)答案示例:我不赞同独处是孤独无聊的,作者倡导的独处是一种思想境界,是静心感受世界、思考人生、反省自己的内化过程。如在独处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

2、写作等得到内心的充实,获得心灵的宁静。,对作者观点的 把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读懂议论文 2.学会如何寻找提炼议论文的论点,常见题型:,1、直接问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回避“论点”这个术语,问文章的写作意图、写作目的等。 3.结合文章观点,谈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近两年中考议论文阅读关于论点的考题示例:,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

3、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2014读书与境遇,2013怎样让幸福来敲门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段引用尼采的话,是为了论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说明人们的心理参照标准提高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高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是第

4、三名不苛求获得第一,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12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4分),对文章观点的把握,一.论点的相关概念,1.关于论点: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3)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点对中心论点起支撑作用,结构上表现为总分

5、关系。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然后等论点的表述形式。,(4)区分论点和论题 论题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独处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题,论点,如何寻找或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科学不怕挑战 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

6、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

7、求援。 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寻找提炼论点方法1:从位置上寻找论点。 重点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中间(过渡句段),结尾。,2014中考议论文读书与境遇,中心论点: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用心读书,才会收获有价值的人生。,寻找提炼论点方法2:从论题里把握论点(找出作者针对这一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寻找提炼论点方法3:从要点上归纳论点。,寻找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方法 (1)从

8、位置上寻找论点。(关注标题、开篇、中间过渡段、结尾) (2)从论题里把握论点。(找出作者针对这一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3)从要点上归纳论点。(有几个分论点的情况),让阅读回归为享受 前两天,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两度提及阅读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在以经济、环保、外交等硬话题为主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实际上,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形不成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 说到底,是对阅读的认知、需求发生了扭曲。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享用。阅读不再是看书,而是查书。前者是闲来无事,随手翻书,兴之所至,悦而受之;后者是火急火燎,急

9、用先学,要啥找啥,追求速成。结果,一种是长期积淀,成为精神财富,受益终身;一种是狗熊掰棒子,一次性消费,舟过水无痕。阅读层次的高下立判。 要命的是,这一深一浅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渐行渐远。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长篇深论不受待见,“微言大义”颇有市场。大部头的论著不时兴了,人们只愿意读简短的信息,喜欢段子,热衷看“一张图读懂”我们最爱用的微博每条只有140字,常上的微信,转发量很大的也多非万字平戎策。如果想了解一下基因的相关知识,很多人只会百度一下,不会专门去阅读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科普著作

10、。 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的话,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因此,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势在必行。 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映射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浅不浅。抱着纸书看穿越小说,跟捧着手机看人文经典,收获能一样吗? 减什么呢?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虽然不必尽除,但起码别一看孙子兵法就想着怎么拿它赚钱。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就是针对我们太奔着实用而去、碎片化截取信息的时弊。多看无用之书,方成大用,这也是辩证法。 做到这两点,让阅读真正回

11、归为一场享受,全民阅读才有可能形成无处不在的氛围,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创新力量的增加、道德力量的增强,也就不在话下了。,2.下面观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就要增加深阅读比例,降低浅阅读比例。 B.阅读深浅不是以阅读形式和媒介作为评价依据,而是依据其所读文本的深浅。 C.文章告诉我们,让阅读回归享受,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只要让阅读真正回归享受,全民阅读就会无处不在,甚至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力量和道德力量。 D.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不能形成氛围的原因之一是部分读者对阅读的认知,需求发生了扭曲,阅读目的过于功利。,C,3. 结合本文观点,谈谈应该如何改变自身的阅读习惯?,参考示例:我认为要让阅读回归享受,就要给阅读做好加减法。(2分)首先要加强深阅读的比例,更多关注阅读文本的深浅,而不是阅读载体的高下;其次,要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多读“无用”之书。 (2分),作业布置 2013中考议论文阅读怎样让幸福来敲门第1题,第3题。,祝同学们中考大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