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消化系统基本药物应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0780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ppt课件消化系统基本药物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医学ppt课件消化系统基本药物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医学ppt课件消化系统基本药物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医学ppt课件消化系统基本药物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医学ppt课件消化系统基本药物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ppt课件消化系统基本药物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ppt课件消化系统基本药物应用(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内容,1,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一部分 食 管、胃 疾 病,2,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3,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4,【诊断要点】,1.GERD症候群,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5,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6,【药物治疗】,1、初始治疗,2、维持治疗,强调按需治疗,+,铝碳酸镁 口服 1g, 3次/日,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7,3、辅助用药,促动力药,多潘立酮 口服 10mg,3次/日,莫沙必利 口服 5mg,3次/日,4、中成药,丹栀逍遥散,香砂六君子丸,胃痛颗粒,元

2、胡止痛片,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二节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8,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二节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9,【概述】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征是指因频繁的剧烈呕吐,或因腹内压骤然增加的其他情况(如剧烈咳嗽、举重、用力排便等),导致食管下部和(或)食管胃贲门连接处或胃黏膜撕裂而引起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的综合征。,急症 预后好,【诊断要点】 突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前有反复干呕或呕吐,继之呕血,多为新鲜血液。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特别是结合内镜检查,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并不难,关键是要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二节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10,【药物治疗】,1、止吐药

3、 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 成人1020mg,一日剂量不超过0.5mg/kg。 肾功能不全者,剂量减半。 2、静滴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 1)雷尼替丁注射液:50mg,稀释后缓慢静滴(12小时),或缓慢静脉推注(超过10分钟),或肌注50mg,以上方法可一日2次或每68小时给药1次。 2)法莫替丁注射液:20mg,一日2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20ml进行溶解,缓慢静脉注射或与输液混合进行静脉点滴。,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三节 急性胃炎,11,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三节 急性胃炎,12,【诊断要点】 1.主要根据病史和症状做出诊断。 急性起病,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

4、一系列上消化道症状。 2.必要时可行胃镜检查。 如在发病2448小时内行内镜检查,则可以看到胃黏膜病损以胃体、胃底为主,而非甾体类消炎药或乙醇所致胃黏膜病损则以胃窦部为主。 3.病因诊断。 应注意询问病史中有无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酗酒、应激或严重的临床疾病。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4.对于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应注意通过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排除急性胰腺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三节 急性胃炎,13,【药物治疗】,1、针对病因,乙醇,非甾体类消炎药,根除幽门螺杆菌,(1)一线治疗: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奥

5、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左氧氟沙星(0.5g,一日1次)+甲硝唑(0.4g);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0g)+左氧氟沙星(0.5g,一日1次)。 (2)补救治疗: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 各方案均为1日2次(除特别标明者),疗程714天(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可考虑疗程14天,但不要超过14天)。 服药方法:质子泵抑制剂早晚餐前服用,抗菌药物餐后服用。,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三节

6、 急性胃炎,14,2、对症治疗,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三节 急性胃炎,15,3、中成药,香砂六君丸,气滞胃痛颗粒,元胡止痛片,三七胶囊,胃苏冲剂,云南白药胶囊,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16,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17,一、慢性浅表性胃炎,【概述】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指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是慢性胃炎发展的最初阶段。 主要病因为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细菌或病毒及其毒素、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精神因素等。 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

7、恶心、嗳气等 或酸相关性症状,如饥饿性上腹疼痛、反酸等 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生,常因受凉等加重 合并糜烂时,可出现反复小量出血或大出血,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18,【诊断要点】 1.根据患者反复发生的上腹不适症状,可拟诊。 2.确诊CSG之前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如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3.对伴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的患者须排除胃恶性肿瘤,建议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一、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19,一、慢性浅表性胃炎,【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消炎药,1、减少胃酸分泌,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8、 慢性胃炎,20,一、慢性浅表性胃炎,2、胃黏膜保护剂,疗程2周。 橼酸铋钾,口服,110mg,一日4次;或220mg,一日2次。胶体果胶铋,200mg,一日4次,三餐前半小时和睡前各口服一次。,3、对症治疗,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21,4、中成药,香砂养胃丸,三九胃泰颗粒,元胡止痛片,快胃片,胃苏冲剂,丹栀逍遥丸,一、慢性浅表性胃炎,附子理中丸,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22,二、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要点】 1.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及上述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可拟诊。 胃镜下胃黏膜活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最可靠方法。 2.确诊之前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如消化

9、性溃疡病、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3.如伴有消瘦、消化道出血时建议行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23,二、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治疗】 (具体用法见“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24,附 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要点】 1.根据患者上腹痛和呕吐表现,有胃切除术、胆系疾病史可以拟诊。 2.胃镜检查是确定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3.确诊BRG之前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如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四节 慢性胃炎,25,附 胆汁反流性胃炎,【药物治疗】(

10、具体用法见“慢性浅表性胃炎”) (1)熊去氧胆酸:一日810mg/kg,早、中、晚进餐时分次口服。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便秘,偶见过敏、头痛、头晕、胰腺炎和心动过速等。胆道完全梗阻和严重肝功能减退者禁用。 (2)促胃肠动力药 (3)保护胃黏膜 (4)抑酸药物 (5)中成药,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26,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27,【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中上腹疼痛等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内镜检查可确诊。可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1.疼痛的节律性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或服用抗酸药后完全缓解。

11、十二指肠溃疡可出现夜间疼痛。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直至下次进餐后重复上述规律。 2.疼痛的周期性 大多数患者反复发作,持续数天至数月后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病程中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28,【药物治疗】,1、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常用剂量2040mg,一日12次,餐前服用。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疗程分别为4周和68周。,2、抗酸药,3、H2受体拮抗剂,复方氢氧化铝:口服,成人24片,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或胃痛发作时嚼碎后服。 铝碳酸镁,口服,1g,一日3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疗程分别为6周和8周。,雷尼替丁:口服,成

12、人0.15g,一日2次。于清晨和睡前服用。 法莫替丁:口服,20mg,一日2次,早、晚餐后或睡前服。46周为一疗程。溃疡愈合后的维持量减半。 西咪替丁:口服,200mg,一日4次,三餐后及睡前服,或400mg,一日2次。46周为一疗程。,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29,5、清除幽门螺杆菌,4、黏膜保护药,枸橼酸铋钾:成人110mg,一日4次,前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第4次于晚餐后2小时服用;或一日2次,早晚各服220mg。 胶体果胶铋,200mg,一日4次,三餐前半小时和睡前各口服一次。 硫糖铝,口服,1g,一日34次。,(1)一线治疗: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

13、+甲硝唑(0.4g);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左氧氟沙星(0.5g,一日1次)+甲硝唑(0.4g);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0g)+左氧氟沙星(0.5g,一日1次)。 (2)补救治疗: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 各方案均为1日2次(除特别标明者),疗程714天(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可考虑疗程14天,但不要超过14天)。服药方法:质子泵抑制剂早晚餐前服用,抗菌药物餐后服用。,基本药

14、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30,伴上消化道出血者可予三七胶囊或者云南白药胶囊以化瘀止血 如出血同时伴肢体倦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者加归脾丸 因久病入络见疼痛固定,持久而明显者加元胡止痛片 因肝郁气滞见胃脘连及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嗳气频作者用胃苏冲剂或气滞胃痛颗粒 因脾胃虚寒见胃脘疼痛,畏寒喜暖,得温痛减者用附子理中丸,6中成药类,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二部分 肝 脏 疾 病,31,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六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2,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六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3,【诊断要点】 NAFLD的临床分型包括SFL、NASH和肝硬化。其诊断依据如下: (1)每周

15、饮酒中含乙醇量140g(女性70g周); (2)排除药物、毒物、感染或其他可识别的外源性因素导致的脂肪肝; (3)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4)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肝酶持续异常; (5)肝活检提示脂肪性肝病; (6)存在体重增长迅速、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质紊乱、高血压病等危险因素。 具备上述第(1)(2)项和第(3)及第(4)项中任一项者可能为NAFLD。具备上述第(1)项+第(2)项+第(5)项者可确诊为NAFLD,可根据肝活检改变区分SFL和NASH,结合临床诊断脂肪性肝硬化。同时具备第(6)项和(或)经相关处理后第(3)(4)项指标改善者可明确NAFLD的诊断

16、。,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六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4,【药物治疗】,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六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5,【中成药】,保肝药,护肝药,去黄疸,止痛片,益肝灵胶囊,口服 2粒,3次/天,护肝片 口服 4片 3次/天 胶囊剂 口服 4粒 3次/天 颗粒剂 口服 2g 3次/天,茵栀黄颗粒 口服 3g 3次/天 口服液 口服 10ml 3次/天,元胡止痛片 口服 4-6片 3次/天 颗粒剂 冲服 5g 3次/天 胶囊剂 口服 4-6粒 3次/天 滴剂丸 口服1-1.5g 3次/次,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七节 酒精性肝病,36,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第七节 酒精性肝病,37,【诊断要点】 1.长期过量饮酒为诊断ALD的前提条件。ALD患者通常有5年以上饮酒史,折合乙醇量每天40g(女性每天20g);或最近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每天80g含酒精饮料乙醇含量换算公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