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讲座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0112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企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企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企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企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讲座(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传染病的概述,1.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2、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咽、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以咳嗽、流涕、发热、呕吐为主要症状。,3、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每年有两个高峰 1012月份 35月份,4、为何冬春季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寒冷,人们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人们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这样,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在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

2、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人在屋子里呆的时间长,空气又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 (2)麻疹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4)水痘 (5)肺炎/非典型肺炎 (6)肺结核 (7)流行性腮腺炎,二、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环节,(1)传染源 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飞沫传播,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体

3、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打喷嚏时,唾液会形成1000-40000粒飞沫随空气高速喷出,速度達每小時177公里。,接触传播,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用具,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的。 手是传播病菌的一大帮凶。呼吸道传染病病人的手上沾上大量病菌,当病人接触某些物体后,在这些物体表面就会留下大量病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

4、潜伏期短,传播途径简单,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播快的特点,常引起暴发、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20世纪流行性感冒的四次世界性大流行,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5000万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 1968-1969年: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75万 1968-196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未做确切统计,流感和感冒的区别,流行性感冒病原 - 流感ABC,A型(甲型):最常见,可引起大范围流行及人畜共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B型(乙型):常年流行,易

5、引起局部暴发,症状较A型轻,无再分亚型。 C型(丙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亚型。,甲型H1N1,杂交,全新流感病毒,猪流感,人流感,流行病学,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流行病学,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学校、企业等集体单位常引起爆发流行。 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几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50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2)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

6、北方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临床表现,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 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 2周; 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并发症,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 Reye综合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能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 其它:

7、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达菲)对流感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在预防和治疗上有一定效果; 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中药:金银花、板兰根、大青叶等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有一定效果。,治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隔离现症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周。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每年应接种一次,用于体弱、老幼、多病者。,人禽流感,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 ,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已证 实 感 染 人 的 禽 流 感 病 毒 亚 型 为H5N1、H9N2、H7N7、H7N2、H7N3 等 ,

8、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 病死率可达60%。WHO已将其列入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至今已分离到禽H5N1流感病毒的宿主有: (1)禽类,包括家禽和野生鸟类等; (2)哺乳类,如虎、豹、猫、猪等。 (二)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传播; (2)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 (3)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4)目前尚无人传人的证据。 (三)易感人群 中位年龄为29岁( 6岁- 62岁),主要发生在青壮年,临床特点,潜伏期:周 人禽流感患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大多数人有重症肺炎表现,可在短时间

9、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企业食堂),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禽类及制品,并注意观察其外观、质量。在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买活禽,尤其是不要将活禽买回家后继续饲养; 烹调禽类制品,应加热至沸腾,蒸熟煮透后再食用; 禽类食物制作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容器分开,刀、案分开;,麻 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人群普遍容易被感染。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常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脑炎等。,麻 疹,流行病学,传染源 病人(唯一) 传染期发病前2天出疹后5天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 人

10、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持久免疫力,发病特征,发病以散发为主,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36月为高峰 发病年龄仍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但本市小于8月龄和15岁以上病例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天津市2010至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实施细则 2012年麻疹发病率力争控制在1/100万以下,临床症状,潜伏期 10-12 天 前驱期 2- 4 天 高热 咳嗽,鼻炎,结膜炎 柯氏斑(口腔粘膜斑) 粘膜充血,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所引起的红晕,似鹅口疮。 多数病人在出疹后12d内即完全消失,预 防,控制传染源:对麻疹病例,应该隔离到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的患者隔离到出疹后10天)不要外出,

11、以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预 防,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麻疹病毒畏惧阳光和空气,病人的用具、衣物等在室外阳光下或流动的空气中保持30分钟以上即可使其失去活力;用紫外线或一般消毒剂如84消毒液也能有效地杀灭麻疹病毒。 易感人群的保护主要是增强免疫力。成人可接种麻腮风疫苗,免疫持久性1520年或终身免疫。准备怀孕的妇女提前3个月接种麻腮风疫苗,新生儿获得母传抗体。,水 痘,水 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流行病学,季节特征: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传染源: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出现皮

12、疹前1-2日至疱疹完全结痂为止都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因为被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具有传染性,随意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可以造成水痘的传播。,流行病学,易感人群: 本病传染性极强,以前未患过水痘的,特别是儿童容易感染,近年来成人发病率逐年上升。 患水痘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即不会第二次得水痘。 潜伏期:平均14-16天。最长21天,临床症状,起病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见于躯干、头部,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 皮疹呈向心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 水疱从斑疹、丘疹、疱疹到开始结痂仅需要6-8小时。数日后干结,最后成痂,经1-2周脱落。,水痘图片,针对性预防措施,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对

13、易感者进行水痘疫苗接种,有效率达到68%-100%,可以持续10年以上。 对水痘病人采取隔离措施,直到水疱结痂脱落方可复工。,肺 结 核,肺结核,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主要症状: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流行特征,1、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2、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与传染(咳嗽、吐痰)。 3、易感人群: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肺结核病人的同宿舍工友、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在通风不良的工作环境中集体生活的人群。 此外,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

14、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等,肺结核发病较高。,临床表现,(一)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疲倦、乏力、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常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 (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疲倦不适感 (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39-40摄氏度。 (4)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延长至月经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 3、盗汗。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临床

15、表现,(二)局部症状 咳嗽、咳痰 咯血 胸痛,临床表现,结核病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只要你和医生很好合作,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如不规范治疗易演变为耐药性肺结核,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 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日常预防,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盖住口、鼻,不要对着人,不随地吐痰、乱擤鼻涕,个人使用的手帕要经常洗晒。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加强身体的锻炼,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呼吸道传染病的日常预防,增加营养,进食富含动物蛋白 的鸡、鱼、瘦肉、蛋、奶、豆制品和富含维C的新鲜蔬菜、水果。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