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ppt课件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8210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ppt课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大学》ppt课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大学》ppt课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大学》ppt课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大学》ppt课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ppt课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ppt课件分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大 学 ,礼 记,礼记 大学,导入新课,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相关文学常识:,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大学是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孔门弟子的文集,有四十九篇,作者不详。相传大学是曾子所作。本文节选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中的第一节。大学继承和

2、发展了孔子修身的思想,完整地提出了儒家学说的人格公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旧时被儒生视为“圭臬”,为天下学人必诵经典,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大学介绍:,礼记,礼记是中国早期的礼仪论著选集。相传为孔子死后其门人所记。其写作在战国至秦汉之间。各篇写作年代不一,最后编定大约在东汉的晚期,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生活习俗、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重要著作。据汉郑玄六艺论,汉儒戴德传礼15篇,称大戴记;其侄戴圣传礼49篇,即为今本礼记,又称小戴记。礼记气势宏伟,结构谨严,文笔简练,其中的乐记篇,对后世文艺思想有重大影响。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关于礼

3、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官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礼,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 礼记的核心思想,课题释疑,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15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15岁成人之后,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谓之大学。即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与我们现代所说的“大学”(高等学府)是不同的概

4、念。,.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大学影响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示。,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讲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大 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

5、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指导诵读,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1)听读 注意字音 掌握节奏 (2)单读 激情吟读 整体感知 (3)齐读 细心品读 深化感知 (4)默读 背诵积累 巩固感知,大学之道(1)

6、,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疏通课文,【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至善”。止,目标 (5)得:收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

7、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平静;内心平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物皆有开始和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道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

8、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 (9)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译文】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

9、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

10、理(事情、做法等)。,【译文】 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根本问题没有抓好,而要把其他枝节问题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他所重视的反而薄弱,他所轻视的反而厚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内容分析,明德: 新民: 至善:,美好的德行 使天下人去旧更新 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大 学 三 纲 领,“格物”:就是全

11、面透彻地研究世 界上的万事万物。,“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 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 的偏向。,“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 事万物的认识。,大 学 八 条 目,“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 家族内部的关系。,“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 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 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 的中枢地位。,“治国” :治理国家。 “平天下”:使天下归于太平。,大 学 八 条 目,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

12、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妙。就这里的阶梯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问题探讨: 1、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明确:阐述“三纲领”的内涵和意义文章开宗明义,直揭“大学之道”即教育的根本宗旨。 而以“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为教育的根本宗旨,则极为鲜明地反映了儒家学派的教育理念。其实这一理念不只是儒家的构想,它反映了自遥远的

13、时代即已出现,并在周代成为社会主流观念的重德思想。在大学作者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道德高尚,并且能够把这高尚的道德推广于全民和天下的人。,2、“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明确:“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