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国家为己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3935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天下国家为己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 天 下 国 家 为 己 任 ”2012 年 11 月 15 日 07:59来源:湖南日报一中逸夫教学楼。(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一中一角。解放前的一中校门。一中时期的毛泽东。周恩来总理接见一中校友。一中创建时的校址所在地。毛泽东存世的最早文章商鞅徙木立信论副本。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中学生参军和支边前的留影。本报记者 文热心 左丹今年 11 月 18 日,是长沙市一中建校百年纪念日。“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是这所创建后一直姓“公”的百年老校的百年办学思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下国家”在胸的一中学子,为天下国家作出的贡献让天下人注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是这里的学生,已卸任的共和国总

2、理朱镕基,曾在这里求学 3 年。湖南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虽为中南大学博导、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却非常看重“毕业于长沙市一中”的学历,因为这里让他立下了“产业报国”志向。更多的建设者们感谢母校给了他们做“社会中坚”的力量。“男儿应负兴亡责”,“以有限人生,作无穷事业”,是一中学子的共性。1、 柳潜评毛泽东:“前途不可限量”一中的人才,毛泽东无疑是“一号”,这并不是从政治地位排序的,而是他为一中第一批学生,又是以第一名成绩考进去的。也正是一中的老师柳潜,发现了毛泽东的潜质。事情本来源于学生的一个“常规动作”作文。而毛泽东的商鞅徙木立信论让柳潜拍案惊奇,给了如下评语:“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

3、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而且断言,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虽然后来毛泽东因多种原因离开了一中,但对一中、对柳潜、对老校长符定一难以忘怀。1936 年,他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我的第一个尝试上学的地方是省立第一中学那里的一个国文教员对我帮助很大,他因为我有文学爱好而很愿意接近我。这位教员借给我一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里面有

4、乾隆皇帝的上谕和御批。”1949 年 10 月,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和他的好同学周世钊谈话时,又问到柳潜,并称赞说:“柳先生对我帮助和鼓励很大”,“是位教育家”。一中、柳潜、符定一看重毛泽东,除了这篇作文写法“大方”、“挺拔”等外,更在于发现了毛泽东关注国家、关注人民、关注社会的品格。一个不足 20 岁的青年,从“商鞅徙木立信”之举,深刻地看出了国家、百姓、法令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三者关系不正常才有商鞅此举的结论。如果说,柳潜评价毛泽东“目光如炬”的话,那么他也是“慧眼识珠”。而符定一则在 1925 年力保毛泽东出险,更是“远见卓识”,当时他劝一个官方要员说:“你们不要抓他,他将来的成就会

5、在你我之上。”2、 学友回忆朱镕基:讲演妙语连珠朱镕基讲话实录(线装本)今年 9 月 8 日首发式在长沙举行时,一中与国家图书馆等一道获得赠书。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安排?如果说是后者,则是“道”明了一种渊源。卸任总理朱镕基的高中阶段就是一中度过的。湖南省档案馆还保存了他在一中的学籍档案。这份名为湖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第 26 班理组学生学籍册,第一页上方记录了朱镕基在抗战胜利后入学一中的过程。在第二页成绩单上,记录了他在 1946 年 9 月至 12月的各科成绩。他的同学回忆说,抗日战争时期,朱镕基从迁到涟源蓝田镇的广益中学毕业后,于1944 年 8 月,考入校址在七星街的省立一中。这位同学

6、对学生时代朱镕基的印象很深:“高高的个子,眉毛密而翘起,每天背个布袋来上学;办事沉着,很有主见;平时言语不多,但为人直率,有啥说啥,从不拐弯抹角。”这位同学还说,朱镕基聪明好学,是班上公认的高材生。朱镕基数理化成绩出类拔萃,文科成绩也很好,他特别爱好文学,喜欢读小说,课余时间经常捧着一些名著看得津津有味。朱记忆力惊人,水浒传里的一些章回,能够轻易背诵出来。他擅长写作,作文常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展览。英语口语很流利,化学老师用英语提问,朱能用英语对答。那时为了交流思想和学习经验,班上成立了讲演学会,大家对学习、时局各抒己见。朱镕基讲演逻辑严密,虽表情严肃,但妙语连珠,常常笑倒台下一大片,他自己却从来

7、不笑。这位同学还回忆说,抗战胜利后,一中也于 1946 年暑假正式迁回长沙。下学期开学,已是高中三年级了,文理分家,朱镕基由原高 27 班分到高 26 班(理科班)。1947 年春,全国“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声势浩大,学潮风起云涌,长沙的学校积极响应。6 月 1 日上午,湖南大学、一中等学校的学生组织起来上街游行。朱镕基发挥他口才好的特长,站在台阶上演说,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就是朱镕基那一代学子的特色。3、 校友邝鄘:国民革命歌的词作者“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锄军阀,锄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国民革命歌,一中

8、人听了却多了份自豪,因为词作者邝鄘是一中校友。邝鄘,1897 年生,耒阳县人,1919 年考入一中。1924 年 6 月,受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考试取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后留在军校校长办公室工作。1926 年 7 月,他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根据学堂乐歌中的一首儿歌,以童谣的曲调重新填了词,改名为国民革命歌。后来,他先后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随后,他受命在耒阳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任师长。1928 年 5 月底,他遭敌围困不幸被捕。临刑前,他用脚夹住毛笔,在“自首书”上写下:“杀了邝鄘,还有邝鄘”八个大字。6 月 6 日就义,时年 31 岁。国民革命歌尽管歌

9、曲很简单,但有力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打倒列强军阀的决心。1927 年 7 月 1 日,因国民革命歌的巨大影响力,国民政府宣布将该歌曲作为暂代国歌。邝鄘只是一中学生在革命时期以“生命报国”的一个杰出代表。翻开百年校史,人们看到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一中学生的脚步都踏在时代的节拍上。“五四运动”中,一中学生创建了“救国十人团第一团”,发动和参与反日救国和“驱张”运动。彭在国、康清桂,同周恩来、王若飞等一道在巴黎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中于 1922 年建立了湖南中学中最早的学生支部。1926 年,一中组成了以学生党团员为骨干的学生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 年“马日事变”发

10、生时,一中有米世珍等 124 位革命师生壮烈牺牲。抗日战争时期,一中大批学生奔赴延安和江南参加斗争,1938 年至1940 年 3 年时间里,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了抗日工作。在解放战争中,一中的师生参加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和迎接解放的斗争。抗美援朝时,全校除一名腿有残疾的学生,全都报名参军。4、姚超博:建言献策的小代表在 2008 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前,一个“建言献策座谈会”在长沙举行。10 名发言代表中就有长沙一中学生姚超博,15 岁的他侃侃而谈,其中关于教育问题的建议让人们认为“头头是道”、“颇有见地”。对此,一中党委委员徐文胜认为,这说明现在一中的学生除刻苦学习外,更关注

11、社会变革。一中学生也关注突发事件。2008 年 5 月汶川发生地震后,即将面临参加高考的马天之与妈妈商量后,毅然放弃,只身赴灾区参加救援。不到 18 岁的他软磨硬泡,将年龄报大 3岁,随部队先遣连第一批进入重灾区什邡。一个多月后,才回到长沙。姚超博、马天之,是当今一中学子中的突出代表,是一中“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传统延续之果。学校认为,“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其特定的内容。“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是社会将来的栋梁,要靠他们支撑起未来的社会”;“关门办学,脱离社会实际和时事政治,是培养不出社会栋梁人才的! ”解放后,没有“大敌当前”,无需“同仇敌忾”,但“天下国家”在一中学子

12、心中永恒。他们立志成为理想远大、功底扎实、学有专长的国家建设有用之才。从一中走出去的“两院”院士,先后有孟少农、陈述彭等 16 人,其中孟少农曾任“一汽”、“陕汽”、“二汽”总工程师,人们评价他说,“为解放、东风、红旗等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现在,无论天山南北,还是三江平原;无论是西南边陲,还是沿海地区,都有一中学生顶起事业的大梁。仅仅在新疆,就有牧草专家李梦麟、水电专家邓介欧、葡萄专家常大业、钢铁专家方志5、第一任校长符定一:培养“社会中坚”在建校百周年前夕,校长赵雅茜对一中之路进行了梳理。一中首任校长是符定一。他向当时的督军府报告建校的初衷是“为巩固国基”而谋“中等教育之扩张”,培养“社会

13、中坚”。1914 年,他提出了“公勇勤朴”的校训。这些在一中名望甚高的老师徐特立、袁仲谦、杨昌济、舒新城、曹典球、李肖聃、柳午亭、周谷城、黎锦熙等的实施下,都溶进了一代代学子血液中。解放初期,一中与时俱进,提出了“掌握一切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自觉守纪律的优良品质”,“五爱”内容也就成了一首歌,在全国传唱开来。这些年,不管外面怎么浮躁,一中坚持自己的“教育人才观 ”:看学生,要看基础、看素质、看后劲、看发展,办学不能看一时一事的优劣、高低来论断青少年的未来前程;一个学生能否成材,能否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他们用“四关注”来概括一中的求学观:关注世界形势、关注社会变革,关注生存环境,关注突发事件,并把这种观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公勇勤朴”的社会中坚、民族精英、国家栋梁,是一中永远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