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文档资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6842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文档资料(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之间、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非常普遍 药物的联合使用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改变一种或多种药物的疗效,甚至影响药物的安全性 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反之可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还可能发生一些异常反应,干扰治疗,加重病情 抗菌药物使用要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在治愈疾病同时让患者受益最大化,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 药物性质改变(配伍禁忌) 协同(增效)、相加(增加)、拮抗(减效) 作用维持时间延长或缩短 不良反应,体外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 浑浊、沉淀、变色、产气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相

2、互作用 药物血浆浓度改变 药效学相互作用 协同(增效) 相加(增加) 拮抗(减效),药物相互作用,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吸收:pH、离子、胃肠动力药物、肠道菌群变化 分布:竞争蛋白结合 代谢:CYP450 排泄:竞争经肾排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或CYP450)为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的超家族,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和线粒体内膜上,在人体以小肠和肝脏的含量最丰富 CYP450催化了大量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参与了成人体内90%以上药物的代谢,同时其活性又可被多种物质诱导和抑制,CYP450活性的改变是导致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

3、的最主要的原因 已发现几乎1000种CYP,在生理上有功能意义的有约50种,根据氨基酸序列的统一性分为17个家族和许多亚家族。氨基酸序列有40%以上相同者划为同一家族,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同一家族内相同达55%以上者为一亚家族,在代表家族的阿拉伯数字之后标以英文字母表示;在同一亚家族的当同工酶则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CYP450抑制剂 能通过可逆或不可逆的抑制而降低CYP450酶活性,从而造成经CYP450代谢的其他药物代谢减慢的物质 CYP450抑制剂使这些底物药物的血药浓度增加、疗效增加或毒性增大 氟喹诺酮类(CYP1A2) 磺胺类(CYP2C9

4、) 氯霉素(CYP2C19) 大环内酯类、三唑类抗真菌药(CYP3A4),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CYP450诱导剂 能通过激活某些机构基因、解除某些阻抑基因或触发CYP450空间构象改变而增加其活性,从而造成其他底物代谢加快的物质 利福平(CYP1A2、CYP2C8、CYP2D6等),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药效学相互作用 协同(增效) 相加(增加) 拮抗(减效),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药效学相互作用 繁殖期杀菌剂:-内酰胺类、糖肽类、磷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 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 快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 慢效

5、抑菌剂:磺胺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药效学相互作用 以上为理论上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在体外及动物试验中,可因不同的菌株、用药剂量甚至给药顺序而影响试验结果,临床中更是有很大不同 除了药物本身的相互作用外,还常常受到病情的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的可靠度、临床终点的判断、合并其它微生物的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与体外及动物试验结果不同 联合药敏试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需长程治疗

6、,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临床主要抗菌药物,抗细菌药物 -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含BLIC)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 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抗真菌药物 多烯类: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 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抗细菌药物相互作用,-内酰胺类药物相互作用,Slide 16,-内酰胺类药物相互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 吸收 口服与静脉给药几乎等效(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除外) 大多数蛋白结合率20%-40% 分布

7、:组织浓度高 代谢:经CYP450系统 排泄:大多数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清除半衰期 短清除半衰期:诺氟、依诺、环丙、氧氟沙星,约3-5h 长清除半衰期:司帕 (17h)、加替 (7-14h)、莫西 (12h),氟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抑制CYP3A4,大环内酯类药物相互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相互作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特点 口服难吸收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0%),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在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分布浓度高 在体内不被代谢,约90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尿中浓度高,在碱性尿液中抗菌作用增强 耳、肾和前庭毒性、神经肌肉阻断

8、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毒性增加 头孢唑林、万古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利尿剂、肌肉阻滞剂(克林霉素、箭毒、地西泮)、碱性药,抗真菌药物相互作用,真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 不含有肽聚糖或脂多糖(与细菌不同) 真菌细胞细胞壁的80-90%由多聚糖构成,主要是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细胞膜 真菌最主要的固醇是麦角固醇,哺乳动物(如人类)的细胞含有胆固醇,真菌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真菌细胞壁,b-(1,3)-葡聚糖,b-(1,6)-葡聚糖,b-(1,3)-葡聚糖合成酶,麦角固醇,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多烯类 与固醇结合,两性霉素B的药物相互作用,Gubbins PO, Expert Opin Pharmac

9、other, 2005; 6(13):2231-2243,三唑类抗真菌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UGTs: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Dodds Ashley ES, Pharmacotherapy 2010;30(8):842854,三唑类药物相互作用与CYP450酶,CYP3A4、CYP2C9和CYP2C19同工酶与三唑类抗真菌药的药物相互作用有关,Adapted from flu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Itra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Vori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

10、ormation; Posa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三唑类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三唑类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 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剂量调整,a: No guidance on dosage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b: according to Vori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c: according to Posa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Dodds Ashley ES

11、, Pharmacotherapy 2010;30(8):842854,三唑类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 建议进行临床监测,a: No guidance on dosage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b: according to Vori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c: according to Posa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Dodds Ashley ES, Pharmacotherapy 2010;30(8):842854,

12、三唑类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小结,当开始三唑类治疗时,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 有专家提议进行逐级减量的方法 当开始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时,他克莫司的剂量第一天减少50%, 第三天减少70%,第14天减少75% 需要临床证实 唑类治疗停止后,唑类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持续时间的数据有限 免疫抑制剂水平至少需要7-10天恢复 根据减量的方案,相应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 有免疫抑制剂治疗浓度不达标的风险,可能导致移植排斥反应或者GVHD发展 严密的监测免疫抑制剂的浓度,Mahnke CB, Pediatr Transplant 2003; 7: 474-8 Saad AH, Pharmaco

13、ther 2006; 26: 1730-44,三唑类抗真菌药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同时给药时,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关 伊曲康唑 甲强龙的峰浓度、达峰时间、药物暴露和半衰期(4 fold) 地塞米松的药物暴露(3-4 fold) 布地缩松的峰浓度、药物暴露和半衰期(1.5-4 fold) 强的松龙暴露时间和半衰期(13 30%),三唑类与糖皮质激素的药物相互作用,Gubbins PO,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5; 6(13):2231-2243,三唑类与化疗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odds Ashley ES, Pharmacotherapy 2010;30

14、(8):842854,三唑类与心血管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odds Ashley ES, Pharmacotherapy 2010;30(8):842854,三唑类与胃肠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odds Ashley ES, Pharmacotherapy 2010;30(8):842854,三唑类与镇定剂的药物相互作用,唑类能影响苯二氮卓类镇定剂的代谢, 从而导致过度镇静的作用,Adapted from flu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Itra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Voriconazole US P

15、rescribing Information; Posa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三唑类与利福霉素的药物相互作用,利福平和利福布汀 CYP3A4的强效诱导剂 CYP3A4的底物 (利福布汀),Adapted from flu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Itra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Vori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Posaconazole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药物间相

16、互作用调整剂量或加强监测,*增加卡泊芬净维持剂量至70mg,食物对三唑类的影响,Dodds Ashley ES, Pharmacotherapy 2010;30(8):842854,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相互作用小结,三唑类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或者诱导CYP450 (CYP2C9, CYP2C19 or CYP3A4)或者P糖蛋白系统而发生的 三唑类不仅仅与免疫抑制剂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它也同糖皮质激素、化疗药、胃肠药、心血管药、镇静剂和利福霉素有药物的相互作用 三唑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管理 避免合用 适当的剂量调整 严密的药物监测,Dodds Ashley ES, Pharmacotherapy 2010;30(8):842854,阿尼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Glarea lozoyensis,Aspergillus nidulans,Coleophoma empetr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