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营销]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_2011-02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339289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管营销]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_2011-02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经管营销]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_2011-02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经管营销]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_2011-02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经管营销]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_2011-02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经管营销]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_2011-02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管营销]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_2011-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管营销]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_2011-02(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基于 AMES的Inventive KMS,企业核心生产力的收集、传承与再利用,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涉及的内容,企业知识体系现状以及现有系统的不足 面向创新的设计与创新知识管理模型 基于AMES的创新知识管理实现,中国腾飞,企业面临巨大的变革压力,随着中国的崛起,各种高精尖系统不断涌现,各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明显提升: 高铁:每年以30%速度增长,相对于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南车/北车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战机:歼10,歼11B,歼14,歼20,仅最近两年亮相并列装的战机,就超过过去几十年的总合。沈飞、成飞、西飞的竞争日益激烈; 航空航天:神州系列; 我们面临的是剧变的社

2、会,我们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我们面临的是知识决定成败的社会。,企业的知识体系现状,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投入巨资,以及巨大的人力资源,建设了大量的业务系统: PDM PLM TDM 其它周边系统 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建设了情报系统: 文献情报 设计情报 其它情报 这些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贡献,这些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企业的知识体系足够吗?,现有企业信息架构偏向于数据管理: PLM项目生命周期以及项目资源管理; PDM产品规格规范,产品零组件规范; 生产工艺生产方式的规范化; 情报管理基础知识,研究知识,规范知识管理; 现有企业信息架构缺乏创新管理: 零散的知识,创新点(甚至失败点)存在于企业内部设

3、计师的脑海中,往往随人才而来而来,随人才而去; PDM是设计优化的结果; 生产工艺规范是生产优化结果; 十二五提出了新知识管理深化的要求,创新知识管理自然地给出了新的探索点。,问题1:信息系统建设主要以数据管理为主,中国工业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花费了很大力气,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往往是以建设信息系统为目标来建设信息系统,是出于跟随时代发展为驱动,而不是内部数据管理需要为驱动; 对于相对规范的企业生产部门,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对于设计部门而言,效果往往不佳; 由于对企业内部的设计知识、生产知识的收集不足,只能依赖外部的信息系统建设知识的输入,导致花钱建设出来的系统不能完全符合

4、企业内部需要。很多时候不是加快了企业设计部门的工作进程,而是拖后了设计部门的工作进程。,问题2:仿制企业知识体系的具体问题,中国工业在生产领域有很强的仿制能力,无论是具体产品,还是信息化系统。 存在的具体问题: 虽然可以很好实现生产,但是很难对其进行改进; 核心部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完全生产; 产品存在严重的断代问题,企业自身无法控制产品的升级换代,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位置; 企业要从低端逆向设计,到高端自主设计,就必须要摆脱仿制,实现自主设计。自主设计的关键是创新设计,是设计体系中价值最大的部分。,问题3:情报系统与生产系统无法对接,目前各大厂矿、科研院所都建立情报系统。现有的情报系统

5、以行业文献、企业文献为核心,实现了对“知识”的管理。但是这些“知识”无法直接供企业设计使用,而是必须通过设计师的来使用,具体如何使用和使用方式只有设计师才知道。,情报系统 “知识”,情报检索,系统设计,设计成果,X,问题4:人才的断层问题,年龄人才断层: 国内企业在许多学科领域中,人才断层问题非常严重,新进人员过于年轻,有经验的人员过于年长; 老经验退休,年轻技术人员经验跨度大; 技术人才断层: 人才断层不仅仅会出现在年龄层面,而且可能会出现在技术层面,当核心技术更新换代时,情报系统中的信息无法被企业内的研究人员所掌握,仍然存在无法直接引入的问题; 技术人才断层也经常出现在仿制中,技术人才断层

6、往往体现为无法掌握核心技术,例如航空发动机; 人才断层会对整个研发过程造成严重影响,存在技术后退的可能性,这是不可不解决的问题。,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涉及的内容,企业知识体系现状以及现有系统的不足 面向创新的设计与创新知识管理模型 基于AMES的创新知识管理实现,什么是面向创新的企业知识体系,面向创新的知识体系解决的目标是创新如何发生,如何收集以及如何强化,是对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管理的管理体系; 面向创新的知识体系的特点: 知识不仅仅包括数据,虽然数据体系+管理方法也是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是知识; 知识不仅仅包括管理过程,正确的过程是知识,不正确的过程也是知识; 成功的设计是知识,不成

7、功的设计也是知识。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人才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知识不仅仅是数据,而且还包括在生成数据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更好的引导数据朝向企业需要的方向发展的能力。,面向创新的企业知识体系的实现方式,面向创新的知识体系不是重新建设,也不是重复建设,而是在现有信息框架上,利用动态知识收集架构,收集现有知识环境,并且重新影响设计过程的知识架构。 以AMES设计过程管理平台为依托,通过知识体系的引入,重塑基于知识的设计流程以及流程知识管理; 以AMES设计数据管理平台为支撑,在面向创新的设计过程管理基础上,实现了从数据到知识的过渡。,2. Identify,3. Evalu

8、ate and Plan,4 部署,3 评估,1 抽取,2 过滤,1. 知识抽取,2. 知识过滤,3. 知识评估,设计系统 类流程系统 企业门户,4. 知识部署,什么是“有效”的知识 设么是“无效”的知识,PLM PDM 设计管理系统 类流程,仿真, 生产辅助系统 情报系统, 设计过程的“成功”与“失败” 设计结果与PDM的衔接方式 产品系列的“生长”过程 产品设计与周边系统的对接,面向创新的企业知识体系从设计流程出发,通过强化流程和数据, 以及流程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来实现知识抽取、过滤、分析与重用,面向创新的企业知识体系可以覆盖各个范围,面向创新的知识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设计的各个环境都

9、可以为面向创新的企业知识体系所覆盖: 思路:解决某一问题的概要性方法; 模型:与特定软件对应的输入条件,输入条件各参数之间存在约束,通过计算软件可以产生需要的结果; 设计方法:针对某个特定技术的解决途径,可以形成自动或半自动的执行; 设计经验:完成某一类技术问题总结的知识,主要靠人理解和运用; 设计流程: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规范化过程与方式; 规范与标准:设计过程必须遵循的国标/军标/航标/企标;,面向创新的企业知识体系的基本能力,能够对不同的知识的表达和应用建立完善的规范,按照一定的知识表示方法,能够定义各种知识属性,分类分层次存放相关设计专业领域的知识; 建立知识搜索引擎,能够定时或实时地对

10、PDM、流程与数据管理等系统进行知识搜索,并对搜索结果进行管理;PDM、流程与数据管理等各系统需要分别建立模型、方法、经验、流程等知识,标准化系统管理规范与标准; 能够支持设计门户等系统的知识应用,基于关键知识属性和知识搜索引擎,建立统一的知识目录和文档资料的引用关系,支持快速检索; 能够支持流程和数据管理系统等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知识管理系统提供在线或离线的设计知识支持;,面向创新基于设计流程,什么是设计流程?,就是设计工作的步骤和方式,或者说是将输入转化成输出的一系列企业活动称为流程。 ISO9000:业务流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流程的主要要素: 输入资源

11、、活动、活动的相互作用(即结构)、输出结果,设计流程的特点,目标性:有明确的输出(目标或任务),符合设计过程。 内在性:包含于任何事物或行为中。所有事物与行为,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语式来描述,“输入的是什么资源,输出了什么结果,中间的一系列活动是怎样的,输出为谁创造了怎样的价值。” 整体性:至少两个活动组成。流程,顾名思义,有一个“流转”的意思隐含在里面。至少有两个活动,才能建立结构或者关系,才能进行流转。 动态性:由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流程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按照一定的时序关系徐徐展开。 层次性:组成流程的活动本身也可以是一个流程。流程是一个嵌套的概念,流程中的若干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子流程

12、”,可以继续分解若干活动。 结构性:流程的结构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串联、并联、反馈等。往往,这些表现形式的不同,给流程的输出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企业研发过程中的基本流程,计划流程 从管理层面出发,对产品(型号)设计的阶段与里程碑节点、各种资源、成本与风险进行多维控制的流程模型; 从项目管理来说,计划流程基于阶段与关键点模型,反映的是实际的实施过程以及人力、资源消耗情况。 设计流程 从设计层面出发,对具体设计任务的完成过程和方法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流程模型。 每一个节点内部是体现设计流程和设计工作的任务,其中包含有细节的设计、仿真和优化流程。 任务流程 为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所需经历的过程的总结,它

13、可以是某项具体的设计任务、分析任务、试验任务 在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时,可能牵涉到不止一个工具,因此工具的集成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环节。,计划、设计、任务流程的关系,计划流程设计流程任务流程,第四个流程创新流程,创新流程的定位: 创新流程是一个思考过程的记录; 创新流程负责解决前三个流程所不能解决的所有问题; 创新流程可以实现以下能力: 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新工艺探索; 失败探索的记录。失败探索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当前的失败可能是未来的成功; 不一定规范,但是应该有思路说明; 可以一边定制,一边执行。即可以一边思考,一边执行; 可以支持流程定义版本,动态迭代;,为什么会有第四个流程创新的

14、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对现状的不满 面向数据的信息管理框架的局限性; 逆向工程的局限性; 人才断层; 第二阶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思路,新技术,新办法; 第三阶段:在现有基础上的创新 AMES设计管理系统已经利用数据总线实现了设计流程,设计数据的收集和统一管理; 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体系本身也是创新; 第四阶段: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创新知识管理体系的总体架构,AMES设计流程管理/设计数据管理,创新知识管理平台,综合数据总线,知识动态触发引擎,知识验证,类流程设计环境 仿真环境 虚拟产品设计环境,知识部署,原始数据,数据抽取,知识库,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单点登录,PDM,企业门户,PLM

15、,创新流程及创新知识与现有数据环境的架构关系,创新流程是规范设计过程的面向创新流程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扩展。 创新流程可以从现有设计流程(或其它流程)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成为一个设计流程(或其它流程)。创新不仅仅发生在设计层面,也可以用于解决新的WBS分解模型,以及新的工艺、构成模型等; 创新流程可以基于既有项目的数据,通过调整参数来进行创新。创新流程的结果数据可以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即作为转化之后的设计流程的输入。,流程管理技术在面向创新的知识体系可以重用,在组织中推行一套以流程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模式,使得组织在战略的指引下为实现客户需求而最大限度的协同起来。 企业流程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基于先

16、进信息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组织的所有活动(流程)都是无缝衔接,没有任何不增值的活动,运作决策基于数学模型,最少的人工干预和协调,系统(非专指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有限自适应。 流程管理的范畴 捕捉流程知识(Capture Process)。企业现有的流程及流程中使用的工具、规范、标准 管理流程知识(Manage Process)。流程的规范化、有序化 跟踪流程知识(Track Process)。了解项目进展、进度 改进流程知识(Improve Process)。流程重用、流程改进 相同的流程管理体系可以在面向创新的知识体系统重用: 面向创新的知识体系尊重并集成既有的流程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工作成果 创新流程可以在流程体系中起到从无到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面向创新的管理体系的知识架构,WBS任务与人力资源知识 人力资源经验(人力能力评估,知识的重用) 项目任务网格划分经验 设计流程知识 任务流程+设计流程+类流程,以及三者之间的层次关系 创新流程,以及创新流程和其它流程类型之间的转换关系 各种流程的数据 类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