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329091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程标准 了解区域的含义。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基础知识梳理,地理空间,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一定范围的_,是人们在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划分出来的。,2.特点,地理环境差异,指标,面积,范围,区位,相对一致,3.划分,(1)指标,自然,(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 ,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人文,差异,因地制宜,【思考1】 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提示 区域之间的界线有些是明确的,例如行政区(广东省)的界线是明确的,有一些区域的界线是不明确的,

2、例如干湿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边界具有过渡性质。,二、区域的类型 1.类型,相似,相对一致性,功能,相关性,内在联系,2.区域空间尺度的特点,(1)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越 。 (2)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 ,越 。,宏观,【思考2】 按照自然要素特征划分的区域都是均质区吗?试举例说明。,提示 不都是。如长江流域是指长江的集水区域,是以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自然区域,但长江流域并不是均质区,而应该属于功能区。,具体,详细,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 、相互 ,构成一个 的整体。,作用,2.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 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 性。,3.开放性,

3、区域并不是 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 ,包括 要素之间和 要素之间的联系。,影响,统一,相对一致,差异,孤立,联系,自然,社会经济,【思考3】 下列古诗句反映了区域的什么特征?并说明原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提示 整体性。四川盆地气候潮湿,云多且厚,夜间大气逆辐射强,低层空气容易升温,加之盆地四周气流沿山坡下沉,造成盆地底部夜间上升气流较旺,形成夜雨,反映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差异性。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差异大,二月的江南已鲜花满枝而广大的北方地区还十分寒冷。,预习效果自测,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 区域有一定

4、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区域特征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A. B. C. D. 解析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区域内部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并非完全相同。每个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其内部相对一致的特征。 答案 A,1.有关地理区域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2.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解析 本题主要考

5、查区域的特点及其划分依据。区域有一定的边界,但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故A选项错误。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故B选项错误。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地形区、温度带;也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文化区、经济区等,故C选项错误。区域以某种指标为划分依据,这种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 解析 功能上或其他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即属于功能区。A、B、D是以某一要素的相似性为依据划

6、分的,均属于均质区。 答案 C,4.下列区域按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滨海新区、东部经济带、京津唐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东部经济带、滨海新区 C.东部经济带、京津唐工业基地、滨海新区 D.滨海新区、京津唐工业基地、东部经济带 解析 滨海新区属于京津唐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又属于东部经济带。 答案 C,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其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严重破坏,核泄漏迅速扩散,附近的大气、土壤、海水、鱼类等均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解析 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7、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 A,6.下列各传统民居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解析 架空支撑的房屋一般修建在山地或河谷地区或气候湿热区,主要是由于地表起伏较大、地表水流多,架空支撑可使房屋楼面平坦、干燥;而青藏高原表面地势平坦,无需修建架空支撑的房屋。 答案 B,探究点一 区域的内涵,【探究活动】 材料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

8、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1)雄安新区作为一个新划定的区域,有没有明确的界线? (2)雄安新区有哪些有利的发展条件? 提示 (1)雄安新区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有明确的行政区界线。 (2)雄安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可以从材料中获取。该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开发程度低,便于新区的合理规划等。,【反思归纳】 区域的内涵,区域是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9、上,从主观认识出发,划定区域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形成一定的区域。其内涵如下:,方法技巧 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一个区域:,【题组训练】 1.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区域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2)下列区域界线能够体现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特点的是( ) A.北方方言区 B.黑龙江省 C.兰州市 D

10、.欧盟 (3)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行政区 政治文化区 热量带 干湿区 三江平原 山东省和青岛市 A. B. C. D.,解析 第(1)题,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客观存在的;而区域的划分则依据不同的划分目的,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和标准,这些都属于主观因素,故选A。第(2)题,国际组织、行政区划界线较为明确固定,方言区具有过渡性特点。第(3)题,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具有一定的过渡性。 答案 (1)A (2)A (3)C,2.下面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1、图2划分的分别是( ) A.地形

11、区、自然区 B.行政区、工业区 C.自然区、行政区 D.地形区、工业区,(2)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图2中区域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 C.图1中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解析 第(1)题,图1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从北向南植被的地域分异,故划分的是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及国界线可以确定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划分的是行政区。第(2)题,图1为非洲西北部植被类型的划分,图中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各植被区之间区域特征差异较大;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图中区域有些是殖民时期依照经纬线划分的,有些是

12、以河流、山脉为自然标志划分的,图2中的区域虽有大有小,但为同一个层次,即国家。 答案 (1)C (2)C,探究点二 区域的特征 【探究活动】 材料 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1)材料内容反映了区域的哪一个特征? (2)材料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 (1)材料反映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2)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要素,材料说明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13、,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思归纳】 区域特征及其实践意义,【题组训练】 1.读图,回答(1)(2)题。,(1)以下最适合右图的图名是( ) A.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B.区域开放性示意图 C.区域一致性示意图 D.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2)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 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 气温日较差大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A. B. C. D.,解析 第(1)题,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干旱,风力较大,以晴天为主。因此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葡萄等农作物生长和品质的提高;坎儿井是具当地特色的灌溉引水方式,既可以获得稳定的冰雪融

14、水,又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植被稀少,多沙丘等风力沉积地貌。降水稀少,当地居民为平顶的土屋。这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第(2)题,该地区晴天日数较多,夏季白昼时间长,因此生长期内农作物日照时间长。白天气温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农作物呼吸作用较弱,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少。因此这种气温日较差大的气候特点,有利于葡萄营养物质的积累,使当地葡萄特别甜。 答案 (1)D (2)C,2.下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 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

15、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 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解析 第(1)题,从图中各生态功能区来看,abc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b位于沙漠广布的新疆和甘肃,位于绿洲地区,地形平坦,c地光照充足、风沙强烈;e地处于青藏高原,光照充足;f地地形崎岖,但降水较多;dg处于东北和东南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林地多。第(2)题,e地地处青藏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有较多的高原湖泊和河流,因此该区域的生态功能主要是保护湿地和涵养水源。其他区域主要是以保护林草和生物多样性为主。 答案 (1)D (2)C,知识结构,晨背索引 1.区域的含义及特点。 2.区域的类型。 3.区域的特征。,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 1.这种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2.下列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