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9411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区常见传染性患者的 护理与管理,2,教学重点,掌握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 社区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措施,3,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一、概念: 传染病(infections disease)是一组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见病原体( agents ):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4,传染病发病的三要素,病原体的致病力(pathogenicity) 人体免疫力 ( immunity)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5,感染的表现形式,显性感染(Overt Inf.) 潜伏性感染

2、(Latent Inf.)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隐性感染(Covert Inf. ) 病原体被清除,6,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agents of infection ) 有传染性 ( infectivity) 有流行性 (epidemicity)、地方性、季节性 有感染后免疫,7,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8,传染病的隔离,1严密隔离, 适用甲类传染病 2血液隔离,适用有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的疾病。 3接触隔离,适用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4呼吸道隔离,适用经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 5消化道隔离,适用经水和食物传播的疾病。 6虫媒隔离,用以昆虫为媒介传播的疾病。,

3、9,传染病预防及护理的重要性, 保护人群健康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维持社会安定 执行国家法律 履行护理人员职责,10,传染病的护理特点,专科性强 人员素质要求高 强调预防为主 做好隔离与消毒 做好心理护理 做好标本的采集 作好疫情报告 作好病情观察 不断更新观念 开展好卫生宣教,11,二、传染病的社区管理,1、一级预防: (1)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2)预防接种 1)儿童计划免疫 2)根据疫情组织的免疫接种 (3)爱国卫生运动,12,2. 二级预防,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13,早隔离,隔离人员: 病人及可疑病人 病人密切接触者(检疫) 隔离方式: 住院隔离、临时隔离室隔离、家庭

4、隔离 隔离期: 发病日起直至该病传染性完全消失为止,14,3、三级预防,对病人积极治疗 康复治疗护理 减少并发症和功能障碍的发生,15,传染病的预防原则传染病的预防原则:, 疫情报告和管理 经常性的预防措施 疫区管理 检疫 制订防护传染病的计划 传染病的监测 进行预防和护理理论及措施的研究,16,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1989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种分甲、乙、丙3类,共35种。 凡从事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甲类传染病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乙类传染病: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报告;

5、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报告。,17,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肺结核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感冒 细菌性痢疾 艾滋病,18,一、 肺结核,1.病原体: 结核杆菌 2.传染源: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活动性肺结核) 3.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19,一、 肺结核,4.临床表现: 疲乏、体重减轻 盗汗 发热 咳嗽、咳痰 咯血 胸痛,20,一、 肺结核,5.诊断: 痰检、胸部X线检查、免疫学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6.治疗:(化学疗法)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21,一、 肺结核,7.社区管理: (1)一级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接种卡介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二级预防:高

6、危人群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三级预防: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指导病人接受治疗,22,一、 肺结核,8、病人的居家护理: (1)病人一般护理 单独居住通风条件好的房间;寝具、食具单独使用,定期消毒;痰液处理 (2)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规律,不偏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忌烟酒 (3)定期复查,23,二、病毒性肝炎,1.病原体:肝炎病毒 2.传染源: 甲肝: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3.传播途径: 甲肝:粪口传播 乙肝: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24,二、病毒性肝炎,4.临床表现: 黄疸、食欲减退、肌肉疼痛、恶心呕吐、大便颜色变浅,查体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5.

7、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 6.治疗: 休息、营养和一般治疗,25,二、病毒性肝炎,7.社区管理: (1)甲肝:饮水卫生、饮食卫生、粪便管理;乙肝:防止血液和体液传播 (2)加强饮食业、托幼机构从来人员的健康管理 (3)预防接种: 甲肝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乙肝乙肝疫苗,26,二、病毒性肝炎,8.病人的居家护理: (1)指导病人家庭的消毒隔离 (2)卧床休息 (3)饮食: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忌酒 (4)按时复查、按医嘱用药,27,三、细菌性痢疾,.病原体: 痢疾杆菌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28,三、细菌性痢疾,.临

8、床表现: 普通型菌痢、中毒型菌痢、慢性菌痢 .诊断: 夏秋季,有腹痛、腹泻及脓血便者 大便涂片和细菌培养有利于确诊 怀疑中毒型的应尽早有肛拭子或盐水灌肠取标本检查 .治疗: 抗菌治疗和对症治疗,29,三、细菌性痢疾,7.社区管理 (1)健康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管水、管粪,消灭苍蝇 (3)加强社区内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4)对饮食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定期体检,30,三、细菌性痢疾,8.病人的居家护理 (1)卧床休息,不吃生冷食物 (2)做好肛门皮肤护理工作,防溃破 (3)按医嘱用药,防止转为慢性 (4)病人食具、用具要单独使用,要 有专用便盆,注意消毒,31,四、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艾

9、滋病(简称AIDS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病原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严重传染病。,32,1、管理传染源 管理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 2、切断传播途径 (1)防止血液传播 (2)避免性接触感染,33,SARS、禽流感与甲型H1N1,1、WHO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我国称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目前已知传染源是SARS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染力有很大差异。其传播途径有呼吸道近距离飞沫.气溶胶传播;密切接触.血液.粪口等。 2、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病原体是A型禽流感病毒。它是由携带流感病毒禽类将病毒感染给人类的传染病。 3、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生猪或接触被其病毒感染的环境或人发生接触而感染。,34,医护人员防护用品,35,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