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与癫痫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92986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性惊厥与癫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热性惊厥与癫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热性惊厥与癫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热性惊厥与癫痫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热性惊厥与癫痫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性惊厥与癫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性惊厥与癫痫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性惊厥与癫痫,概 述,热性惊厥有年龄特点,良性转归 伴有热性惊厥的癫痫 热性惊厥与癫痫相鉴别,热性惊厥,在特定年龄阶段,由发热引起的惊厥。排除了颅内感染和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疾病和代谢异常。,热性惊厥,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或称高热惊厥 发生于一定年龄儿童(6个月-5岁,高峰年龄1822月) 因发热诱发的惊厥发作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患:35% (日本7) 热性惊厥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 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临床特点与分型,热性惊厥多发生于发热的第一天(78在24小时内)、体温骤升期 惊厥后一般不遗留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根

2、据患儿的年龄、发作、体温及伴随症状等特点,将热性惊厥分为简单性(典型)和复杂性(不典型)两种类型,热性惊厥的分型,惊厥类型,强直阵挛:80 强直:13 失张力:3 局灶起源泛化为强直阵挛:4,热性惊厥的治疗,多数热性惊厥持续时间短暂,不需要用止惊药,只要及时口服或注射退热药并治疗原发病。,热性惊厥发作的治疗,发作超过10分钟,应采取紧急措施 地西泮:0.30.5mg/kg,稀释后静推。 1520分钟后可重复。地西泮栓剂(0.5mg/kg) 氯硝西泮:0.020.06mg/kg,缓脉静推 劳拉西泮:0.050.1mg/kg,缓脉静推 咪唑安定:0.150.3mg/mg,缓脉静推(可肌肉注射),1

3、8ug/kg.min静滴,需预防治疗的热性惊厥,复杂性热性惊厥 有神经系统缺陷 小于1岁 频繁复发,简单性热性惊厥不需要预防,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治疗,发热期间歇性应用地西泮:0.3mg/kg,口服或直肠给药,若8小时后仍发热可重复给药 长期每日口服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每年5次以上,间歇短程预防性治疗无效者(2年或用至4岁) 仅口服退热药不能有效预防FS复发,小 结,热性惊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预防接种后热性惊厥与其他疾病所致者,临床特点、诊断处理和预后相同 发作时注意观察、防止意外,发作时间较长者给予止惊剂、脱水剂或其他对症治疗 积极控制高热 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热性

4、惊厥与癫痫,热性惊厥患儿癫痫的发病率为2%1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热性惊厥患儿癫痫的发病率随年龄有增加趋势,57岁前为2% 3%,10岁前为4.5% ,25岁前为7%,热性惊厥后患癫痫的危险因素,(1)第一次热性惊厥前有神经系统异常或发育落后 (2)有癫痫家族史 (3)复杂型热性惊厥 FS后患癫痫的危险因素 癫痫的发病率( %) 无(单纯性FS) 2.4 1项 6.8 2项 17 22 3项 49,不同类型癫痫综合征热性惊厥发生率,热性惊厥与癫痫,FS与癫痫存在某些遗传学联系,从分子遗传学水平已证实以下两个癫痫综合征与FS关系密切 热性惊厥附加症(Febrile seizures plus,

5、 FS+) 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Dravet综合征),热性惊厥附加症,以热性惊厥起病 发病年龄较热性惊厥早(可于6个月前起病,平均1岁) 惊厥发作年龄超过5岁,平均11岁缓解 可以有无热惊厥 部分患儿5岁后仍为发热抽搐,部分患儿5岁后可以只有无热惊厥,热性惊厥附加症与热性惊厥鉴别,发病初期难以鉴别 至少两次惊厥发生在典型的热性惊厥年龄之外(6个月前或5岁后) 出现了无热惊厥 家族史,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ts, SME)为最严重的癫痫综合征之一 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又称Dravet综合征,由Dravet等于19

6、82年首先报道 分类:尚未明确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与癫痫综合征,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病因与钠离子通道亚单位基因突变有关 起病年龄:5.92.2月,占3岁前发病的癫痫的36 与发热关系密切 发作形式多样 治疗困难,预后差,病 因,热性惊厥与癫痫家族史很高(2530),并且具有单卵双胎发病的一致性,显示遗传因素在SME的发病上起重要作用。 现认为SME属于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中较为严重的一型。 钠通道SCN1A亚单位基因突变最为常见,可有亚单位SCN1B,SCN2A的基因突变,热敏感性,热敏感是SME的突出特点,几乎所有的SME患儿均有过由发热诱发的惊厥,很多患儿只要体温达到38

7、以上,无论是否应用抗癫痫药,总能诱发惊厥发作 首次发作体温在38以上者达21,另外有31的患儿在泡热水澡时( 3942)出现发作。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28达惊厥持续状态(日本) 疫苗接种后发作常见 这种惊厥仅仅与体温升高有关,与感染及疫苗本身无关,发作形式,多样: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全身性阵挛发作、两侧交替性阵挛发作、局灶性运动性发作伴全身性泛化、复杂部分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或全身性肌阵挛强直阵挛发作(开始为大的肌阵挛,持续数秒至10余秒后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简单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不典型失神持续状态常见,肌阵挛发作,对称性的近端肌肉和眼睑的抽动,表现

8、为双上肢屈曲,大腿屈曲外展,还可见到背部后伸,有时会引起病人向前或向下跌倒。抽搐往往重复至少两次,白天发作特别多 大的肌阵挛症(Massive Myoclonia),表现为上肢或整个躯体的大的抽动或痉挛,随后发展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这种类型的肌阵挛并不频繁,有时仅出现于强直阵挛发作之前,称之为GCTCS,如果不仔细询问病史,可能会被遗漏。,肌阵挛发作,头、眼睑、或上肢连续的肌阵挛抽搐,导致节律性的头后仰。相应的EEG为全导双侧对称的3Hz棘慢波爆发。这类发作如果持续存在,常演变为伴有肌阵挛成分的不典型失神发作。 非癫痫性节段性肌阵挛,多见于有睡眠中频繁大发作的年长儿,常出现于因频繁发作自睡眠

9、中醒来时。有此类发作的病人常伴有逐渐加重的共济失调及反应低下。,不典型失神发作,疾病的后期40的患儿有不典型失神发作,并且大部分不典型失神伴有肌阵挛成份,相应的EEG为全导的23.5Hz棘慢波。,发作形式,SME一词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它是一种严重的肌阵挛癫痫,或伴有难治性肌阵挛的癫痫,而事实上只在SME后期出现肌阵挛和不典型失神发作,年龄在584个月,平均1814个月 部分患儿始终无肌阵挛发作 (1/5),但其它的临床表现及转归与SME相似,有人认为这部分患儿也属于SME,也有作者称之为边缘性SME,临床表现与年龄相关性,1岁以后至4岁,各种惊厥类型相继出现 除热敏感性外,部分患儿还存在着

10、光敏感性,在灯光或太阳照射后马上出现惊厥,惊厥的频率与光的强度有关,越亮惊厥越频繁。主要的惊厥类型为肌阵挛和不典型失神伴眼睑肌阵挛,后者偶尔伴有节律性头后仰 5岁后光敏感性逐渐减低,只对闪光刺激或图形刺激敏感;7岁左右对闪光刺激的敏感性也逐渐减弱 在15120个月,平均岁左右肌阵挛和不典型失神消失,其它发作持续存在,国际癫痫与癫痫综合征分类制定的诊断标准,家族中热性惊厥或癫痫的发生率高 发病前发育正常 于岁内发病,惊厥形式可以是热性或无热性、全身性或一侧性阵挛,之后有肌阵挛发作和频繁的部分性发作 早期EEG常无异常放电,但后期有全导棘慢波、多棘慢波及局灶异常,早期即可有光敏性 开始智力运动发育

11、正常,第二年出现发育迟滞、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及肌阵挛发作 各种治疗对所有发作类型均不理想,诊 断,SME常有多种惊厥形式,包括全身性或单侧阵挛发作,交替性一侧抽搐,简单或复杂部分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等。SME的肌阵挛发作仅见于岁,可以不是主要的发作类型,而部分性发作较肌阵挛发作更为常见。SME的诊断,其临床过程较发作类型、EEG特点更为重要。,治 疗,各种抗癫痫药的疗效都很差。 ACTH对个别患儿的肌阵挛和不典型失神短时有效 丙戊酸钠和乙琥胺对少数病人的不典型失神有效 溴化钾对全身性强直阵挛、全身性阵挛和复杂部分性发作有较好的效果,但对肌阵挛和失神无效,治 疗,生酮饮食可使各种发作类型的发作强度与频率有所下降 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对癫痫持续状态有效 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首选溴化钾,结合丙戊酸钠、氯硝基安定等,无效时采用生酮饮食。拉莫三秦可能加重发作,预 后,预后较差,大部分患儿惊厥持续存在,并有严重的智力低下,部分患儿还伴有严重的共济失调和痉挛性瘫痪。 SME死亡率高, 14% 15.9%,平均死亡年龄为6523个月,主要死于惊厥持续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