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92551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概论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比较文学概论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比较文学概论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比较文学概论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比较文学概论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概论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概论幻灯片(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 较 文 学 概 论,第一讲 绪 论,一、“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崭新领域 文学研究领域通常划分为三个方面: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这三门学科的每一种虽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内容和任务,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三者互相包含。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文学研究出现了另一层面上的划分 ,即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 国别文学研究一国本身的文学。 总体文学研究强调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 比较文学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是超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 。,由于多方面文化交流的频繁,比较文学早已超出了原来的双边交流的局限,向总体文

2、学发展。比较文学有着自己独立的范畴、目的、方法和历史,它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有区别又有联系: 1、 从研究对象看,它们都是把文学诸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在时间、空间上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范围小于比较文学。 2、 从方法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虽然也使用对照、比较的研究方法,但不是主要手段。 3、 从目的上看,只有比较文学是为了寻求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的共同规律,并为探求人类文学普遍规律的总体文学的综合研究做准备工作。,由于研究的对象都是文学,比较文学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这些学科的基础相同,所以比较文学又与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较文学研究存在

3、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是超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它本身就有理论、历史和批评的分类,而从性质方面来说,比较文学可以说是文艺理论的比较或文学发展史的比较或是文学批评的演变和涵义的比较。,二互识、互证、互补,“互识”是对不同文化间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 “互识”是对不同文化间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 “互补”包括几个方面, 其一是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一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 其二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 其三是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的全新的阐释和理解。 其四“互补

4、”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新的生长和发展。,三、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1、文化转型与文化多元 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促成文化转型的原因: 其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其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其三,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 2、文化危机和人文精神 文化危机和科学的新挑战呼唤新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要超越只对一已的关心,而致力于寻求一个更适合于人类生存,更有意义的人类生活环境。新的人文精

5、神以沟通和理解为主要途径,强调人与人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 、学科与学科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动态的沟通和理解中寻求有益于共同生活的最基本的共识。,四、比较文学对未来文学的意义,第一、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第二、比较文学有助于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 第三、比较文学有助于从他人的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 第四、比较文学有助于从他人的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第二讲 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学科定位,一、比较文学的历史 1、学科产生历史条件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对象由一个民族文学扩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文学的学科 ,其诞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民族文学的建立及充分发展,二是跨文化视域的形成

6、。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两个条件已基本形成 。就前者而言,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统一的拉丁世界,到文艺复兴时期民族意识才开始觉醒,经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欧洲各民族文学均已建立并获得充分的发展。就后者而言,文艺复兴不仅使各民族文学得以确立,而且作为第一次全欧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也使已经确立起来的各民族文学之间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交流,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作为文艺复兴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入,使这种交流汇通的倾向进一步加强。,总之,民族文学的确立和充分发展使比较文学有了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内在根基,跨民族和跨文化交流所导致的研究视域的扩大,使比较文学的建立和发展有了广泛的基础和保障,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长期

7、以来即隐含着的比较的方法得以系统化,使一直处于蕴涵和萌芽状态的比较文学在十九世纪终于发展成为一门有自己独特理论的方法论的学科 。,2 、比较文学产生的理论依据 (1)比较方法和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方法特征即为比较,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与人类思维中早已存在的比较的方法在具体操作上并没有根本的差异,然而,比较文学又并非单纯的比较,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比较,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具有某种特异的东西。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发展史,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范畴等。进行比较文学研究,需要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之间的关系,而比较方法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工具,则具有普遍性,人们总是在认识的每一阶段上自觉或不自觉

8、地运用这种方法。 比较文学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的,比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各国文学之间,特别是中国文学与其它国家文学之间的比较,东方与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探讨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我们借鉴,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传统中的精华。,(2) 比较与参照 比较往往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而要素间又往往可以转化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人们认识“自我”较之于认识“他者”要艰难许多。人在认识自身利益之外的他性事物时很容易找到自身经验作为立足点,而认识自己却很复杂。如何认识自己,方法除从自我内部认识自我外,借助一个外在的参照来反观自我也是一种方法。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外在视点、外在

9、参照物对自身的重要作用。这是比较文学学科得以产生并获得蓬勃发展的内在理论根据。,一、 比较文学学派 1 比较文学发端和名称 2、 比较文学学派 比较文学教科书一般都认为,自从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以来,就鲜明地呈现出两个历史阶段,形成两个学术派别,即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国学派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国学派。又把法国学派简化为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简化为平行研究。 法国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2)比较文学只能研究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关系; (3)不用美学观点去解释作品,或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美学关系。 美国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 比较文学是超

10、越国界的文学研究; (2) 比较文学还研究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中国学者的意见: 第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越民族界 限,跨越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第二,比较文学在性质上是文学研究的一 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只 是一种研究方法。 第三,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和理 论性的特征。,三、 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 从时代要求而言,比较文学要定位于现代人文精神和文化生态,人文环境的改造与建设上; 从学科自身发展而言,要求它既要提高又要普及,从显学走向大众,沟通大众,为大众接受和欢迎; 从教育发展而言,要求它从大学课堂的边缘课,选修课到主流课,必修课。 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比较文学最本质、最

11、重要的特点是:开放性、前卫性、综合性和跨越性。,第三讲 差别 类同 流变,一、“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和而不同”首先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的公元两千多年前齐国大臣晏婴和齐候的一段对话。 “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 既保障对个体的尊重和个人的平等权利,同时又要求个人有同情和尊重他的义务;既保障不同个人社群民族国家之间的各种差异,又要求彼此对话、商谈,和谐并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又避免本位主义的封闭和孤立。这正是比较文学所追求的真精神。,二、 主题学与“流变” 1、题材、

12、题旨与主题 2、题材研究的特点: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某种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神话题材的研究;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挪亚方舟的故事都是神话体系中有关大洪水的描述。民间故事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如季羡林对柳宗元黔之驴的研究。 3 主题学:主题学是比较文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人物典型等跨国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研究不同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并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主题学的研究类型 A.题材史的研究类型 (一)各国文学间相同或相似题材的比较研究 (二)各国文学中出现的同一人

13、物形象的比较研究。 B主题学的研究 一是各国文学所表现出的人类的永恒的经验。 二是各国文学中所表现的人类与社会自然的冲突。 三是各国文学中出现的相似的人物类型。 四是不同国家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及其体现的哲理比较研究。,主题学研究的意义 一是通过探讨不同作家对同一或相似主题的处 理,来窥视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 二是通过不同作品的相似的主题呈现的差异,来分析文体的艺术特征。 三是通过同一或相似的主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表现,可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各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特征。 四是通过主题学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学规律,进而认识人类的共同性。,三、意象、象征、原型 1、意象:意象

14、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它是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文学意味的物象。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 2、象征:象征是以外在的、可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的意义。象征所强调的不是直接的象征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 3、原型: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第四讲 接受 影响 交流,一、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研究、接受方法,是本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因为它首先产生于德国南部的康

15、斯坦茨,又称康斯坦茨学派。接受理论在德国兴起后,很快传播到了英语国家的瑞士、波兰、法国和前苏联,其后又传到了英、美等国。近年来,我国对这种理论也进行了评介和运用。 接受理论主要阐述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理解的意义,它自觉地有理论地把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创造性提高到与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同等的高度,并把创作过程和鉴赏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彼此影响推进的完整的文学过程。,接受理论主要观点可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1)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 阅读才能实现; (2)读者在完整的文学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 是积极地、能

16、动地反作用于作家作品。一方面,作 家为读者创作作品,作品影响读者;另一方面,读 者在鉴赏过程中表现出种种信息又反馈给作家,从 而创造作家、影响作家。 (3)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要受到作品的制约,又要受 到读者自身主观条件的制约,这两种制约表现在审 美的全过程。 (4)接受理论把文学的接受分为社会性接受和个人接受 两种形态。,二、 影响研究 1、定义:所谓“影响”,就是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发生作用,引起后者的反应或反响。 2、影响研究的范围:影响研究的范围可大可小。大则可以研究一个民族文学或者一种思潮和运动给予另一个民族文学的影响。小则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另一个民族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3、影响的过程, “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影响的全过程。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表现为其中的某些环节。 4、影响的分类(1) 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2) 正影响与负影响 5、影响的方式:个体对个体;个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三、 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 1、接受和影响是同一过程的两面。 首先,由于“接受屏幕”和“期待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