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91170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5.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商 洛 学 院 主讲:刘 龙 龙 Tel:13991438889 E-mail:,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从这门课程中获得什么? 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动手操作,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创造性地描写某一环境? 目的:应用多个名词来描述某一地方 教学策略:设计一个有关某一场景的游戏,叫“猜猜看这是哪里”。 演示游戏:A角色至少给出10个事物的名称,学生可以在某一地点发现这些事物,B角色猜出这是哪个场景。最后让学生对该地点进行描写,在每句话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这些名词。,思考,上课时作笔记通常妨碍学生学得更多,而非帮助更多? 你同意吗?为什么? 笔记记什

2、么?,错。 上课记笔记的学生比不记笔记的学生学得更多 原因: 更有效地将信息存入记忆中 进行复习,称职教师的条件,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内容提要,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学会: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原则进行开发、评估和应用,以促进终身学习。 美国教育百科全书: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的研究。 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8)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科学。 (美国教育百科全书),(4)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 (

3、D.P.奥苏伯尔),(5)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7)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6)教育心理学是对我们如何教和学有关的那些思想和行为的研究。 (N.L.盖奇),(1)“教育心理学旨在对研究教育者提供有关人性变化的知识、供其建立教育理论之用”(桑代克),(2)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3)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潘菽教育心理学),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种种表述,研究对象: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

4、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有效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规律,研究对象:,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内容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育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美国心理学会:发展问题;学习问题;人格与适应问题;测量与评估;教育年的方法与技术。 欧美流行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5、来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性质与作用;发展与差异 心理;学习理论与应用;教学心理与设计;学习动机与管理;学习测量与评价。,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三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

6、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反思、检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学生-学习的主体 对教学过程的影响体现在: 第一,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 第二,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兴趣、需要等) 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2、教师-关键作用(协调学与教) 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最有效地组织教学,熟练地掌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懂得如何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教学

7、,帮助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 五种要素都有教师来协调 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决策等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3、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知识、策略、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 从宏观上看,教学内容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农业社会(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创新等的能力)-不断变化 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如,新课改),4、教学媒体(独特因素)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实物、语言、书本、录音、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 教学

8、媒体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5、教学环境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社会环境不仅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有直接的作用,教学过程的单个侧面,1、学习过程-核心内容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等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目标、题材、环境等),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方法),与学生

9、进行信息交流(信息呈现、答疑、讨论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还包括教学管理 必要时还需要教育机智,3、评价/反思过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 教学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 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不断地进行评价和反思 老教师-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个过程,而且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生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 反过来,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着眼点 教学

10、过程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以及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而加以调节 评价/反思过程随着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从而确保教学过程达到最好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五要素 三过程,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领域),学习心理学 教学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学科心理学 教育社会心理学 教师心理学,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一、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科学的普遍法则。 科学是指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和学问,即发现事物真想、探求原理和规律

11、的知识学问体系。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即范式,研究教育活动中相关的心理现象、心理事实及规律的知识学问体系。,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 2、教育心理学一门综合学科,三、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联系: 都是服务教育实践的学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教育学理论对于教育心理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区别: 1、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 2、在研究角度和方法上的着眼点有一定的差距 谈到教育措施与它的效果之间的关系/找出学生在某

12、种教育措施下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如教学方法,(二)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1、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联系: 都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补充和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人的心理现象的共同规律(日常生活) 教育过程中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学校) 2)教育心理学依据其所揭示的规律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 3)教育心理学考虑多方面的作用而进行综合的研究,2、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联系:二者之间既相互补充,又有所交叉 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前者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研究范围涉及儿童的各个方面/教育心理学只限于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儿童

13、心理特点和规律,2)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前者研究儿童心理年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后者以这些特点和规律为依据,研究儿童在不同教育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在教育条件下怎样更有效地促进其发展。 3)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心理发展(纵向研究);教育心理学则是对处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学习心理规律的研究(横向研究),3、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4、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四、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揭示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学基本规律,从质上与量上确定心理的具体现象和事实,对教育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和解释。,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1、提供先进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学生

14、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虽不能告诉教师如何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但可帮助他采用多种方法来了解困难的原因 如:一名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 各科成绩均差-智力问题 其他成绩好 健康检查 个人生活经历 教师,2、总结教育经验和规律,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材料,将这些原则转变为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教学步骤: 使教师能有所遵循,3、提供方法手段,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可以正确分析学生行为的原因,并能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当学生反复擅自离开座位

15、时,教师应该怎么办? 对低年级学生: 表扬未离座学生 批评离座学生(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 原因可能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但不是固定共识,可以解决一切特定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应用一般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请你思考,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发现你们班的学生出勤率很低,你将采取什么办法? 奖励出勤最好的学生 奖励出勤有最大改善的学生 通过讲授更有趣的内容来努力提高学生的出勤率,案例分析,今天上课时,汤姆叠了个纸飞机,他趁李老师转过身的时候,把飞机扔向空中,引得全班同学一阵哄笑。李老师该怎么

16、办? 训斥汤姆 忽视汤姆 让汤姆去办公室 全班减少5分钟休息时间 向全班同学解释汤姆的行为干扰了正常教学,破坏了开学初全班同学制定的课堂规则。,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新趋势,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孕育和积累 中国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8世纪以后,西方: 夸美纽斯 “只有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