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第二章心理测验发展简史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403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第二章心理测验发展简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心理测量第二章心理测验发展简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心理测量第二章心理测验发展简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心理测量第二章心理测验发展简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心理测量第二章心理测验发展简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第二章心理测验发展简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第二章心理测验发展简史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测量发展简史,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西方现代心理测量发展历程 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1我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 孔子差异性思想 智力:中上之人、中人、中下之人 ,中上之人可以语上,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人格:中行、狂者、狷者,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孟子可测性思想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 这句话预先表达了早期心理测验的一些理论,它既说明了个别差异测量的可行性,也说明了测量的必要性 林传鼎,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 近使之而观其敬 烦使之而观其能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委之以财而观其

2、仁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醉之以酒而观其侧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指邪念),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指卓异才能),哀之以验其仁,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吕氏春秋,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刘劭人物志:八观、五视 八观者: 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 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 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寒。 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 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 八

3、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五视: “居,视其所安; 达,视其所举; 富,视其所与; 穷,视其所为; 贫,视其所取。 然后乃能知贤否,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刘劭根据阴阳五行:即木弘毅、金勇敢、火处理、土贞固、水通微。把人的性格分为十二种类型。 他把人分为兼德、兼材和偏材。提出12材,并对各材的特点和宜任官职作了解说 1937年,美国学者施瑞奥克(J.K.shryock)将该书以人类能力的研究为书名译成英文在美国发表,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实,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

4、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2. 中国古代测量的实践 (1)尧考察舜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 尚书尧典,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2)西周时期:最早的教育测量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交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达通,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礼记学记,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3)汉代 董仲舒 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 (

5、注意分配测验) 考试 考试时间:调整太学考试时间,汉武帝初年曾制定了岁考制。 考试类型:口试、策试、射策;开笔试先河 考试功能: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学习,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4) 抓周(南北朝梁朝 ) “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假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为试儿。” 颜之推颜氏家训,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5)七巧板、九连环(清代) 20年代,我国早期心理学家刘湛恩用英文撰写了中国人用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将七巧板、九连环介绍到外国 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Woodworth)对九连环极为赞赏,把它视为“中国式的迷津测

6、验”,七巧板则被称为“唐图”,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6)其他测验实践 华容道 填词 对联 (反应速度和文字能力),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3、科举 (古代测验实践的代表和集中体现) (1)科举的历史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完善科举制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历时1300年,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2)科举的影响 现代欧美的公务员制度 1832年,东印度公司模仿了中国的测验方法,选择雇员到海外就职。 1855年,英国政府也采用了类似的测验方法来选

7、择行政人员。 法国建立了一套以考试为基础的文官选拔制度,心理测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现代考试制度 科举创造了分科考试、弥封、誊录、复评等方法,而且在命题、考试组织、反舞弊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1、现代心理测量的起源 个体差异深入认识: 人差方程式、达尔文进化论 社会需要 : 工业技术革命带来分工的日益精细 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和训练的兴趣,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法国医生:艾斯克罗(J. E. D .Esquirol) 1839出版的著作中有100多页论述智力落后的问题,首次区分了智力落后和精神病,认为精神病的显著标志是情绪障碍,而智力落后的主要特征是

8、从婴儿期就表现出来的认知缺陷 他还认为智力落后有程度上的不同,在自正常人到最严重的白痴之间是一个连续分布。 他发现语言能力是智力水平的最可靠的指标。,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法国沈干(ESequin) (他是训练智力落后者的先驱) 1837年,创建第一座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 1846年出版白痴:用生理学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首创感官训练、肌肉训练等训练智力落后儿童的方法 沈氏拼图板,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2、现代心理测验的早期探索者 美国心理学家波林(EGBoring)实验心理史:“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十年”,西方心

9、理测量发展历程,(1)弗兰西斯高尔顿爵士 (Francis Galton) 达尔文的表兄弟、天才儿童,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五岁可以阅读任何英文文本,七岁阅读莎士比亚来打发时间。 非洲西南腹地探险,带回大量地理学制图信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金奖。 创新发明: 建议用指纹鉴别身份 旋转蒸汽机 潜望镜 等压曲线(40岁),47岁,出版遗传的天才:天才是遗传的,而且天才或是出众的人会出现在同一个家族,教育和后天环境对于智力只有很有限的影响。 他根据他这个思想发起了优生运动,鼓励生物上的优等人群进行婚配,从而提高人类物种质量。,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1884年,62岁的高尔顿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成立了

10、一个“人类实验室”:身高、体重、视听敏度、肌肉力量、反应时间等 高尔顿把实验室搬到伦敦的南克圣顿博物馆,继续了六年,积累了大量有关简单心理现象和个别差异的系统资料。 70岁统计学:扩展百分位法、创造了计算相关的简单方法发展成皮尔逊积差相关、提出回归概念。,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2)卡特尔(JMCattell) (James Mckeen Cattell) 师从冯特,获莱比锡大学的博士学位 18831886年,他来到伦敦,期间与高尔顿有过密切交往。 1888,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论文心理测验与测量,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这个术语,

11、并且他报告了他编制的一套测验在大学生中施测的结果。,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卡特尔关于测验理论上的论述 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和测量,才能达到自然科学要求的准确性; 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要与常模相比较,才有意义和价值。,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3)比奈/比内(ABinet) 1889年与亨利博尼(Henri Beaunis)在索那建立法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1895年创办法国心理杂志心理学年报,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1903,出版智力测验的实验研究: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904,他与助手(TSimon)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智

12、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由此,比奈被称为“心理测验之父” 1905年,他们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的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一文中介绍了该量表,因此也叫“1905年量表”,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3心理测量运动的发展 智力测验: 1916.推孟修订斯坦福比奈量表:比率智商。 1917年,美国心理学会(APA):陆军量表和陆军量表 贡献:团体测验、客观题。 斯皮尔曼“二因素理论”,推动了智力结构的研究,为智力测验奠定理论基础。 英国心理学家瑞文:瑞文推理测验 韦克斯勒相继编制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1939)、韦氏儿童智力测验(1949)、韦氏幼儿智力测验(1967)。 贡献

13、: 离差智商、点量表、操作量表,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成就测验: 20世纪初,桑代克(ELThorndike)编制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桑代克被公推为“教育测验之父”。 1923,凯利(kelley)、鲁奇(Ruch)、推孟(Terman)合作编制了第一个成套成就测验:斯坦福成就测验。 1947年,美国成立“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 1959,美国建立“美国大学测验系统”(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ACT),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人格测验: 1917,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用编制了第一个结

14、构化人格问卷:“武德沃斯人格调查问卷”。 1921年,瑞士罗夏发表“罗夏墨迹测验”,投射测验诞生 1935年,哈佛大学默里出版“主题统觉测验”,TAT。 1943年,哈萨维和麦金利:MMPI。 1956年,卡特尔(RBCatell)发表16PF,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总结: 从20世纪比奈开始,心理测验迅速发展,其发展的基本轨迹是:20年代进入狂热期,40年代达到顶峰,50年后代以后经典测量理论达到成熟并稳步发展, 60年代以后,测量理论上出现项目反应理论(IRT)和概化理论(GT),正在引起心理测量学的理论变革。,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1.现代心理测量建国前的发展 1916年,樊炳清介绍

15、引入“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1920年,廖世承、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开设测验课 1921年,廖世承、陈鹤琴合作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1921年,费培杰将比内智力测验翻成中文 1922年,张耀翔在北京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 1924年,陆志伟发表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 ,1936年代与吴天敏做了修订。 1931年6月,在南京成立中国测验学会(艾伟、陆志伟、陈鹤琴等人发起) 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2. 现代心理测量建国后的发展(1979) 智力测验:修订了大量的著名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龚耀先)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16、(林传鼎、张厚粲) 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龚耀先) 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吴天敏)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张厚粲)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戴忠恒),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人格测验: 1982-1985,宋维真修订“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1981,刘绍衣修订16pf,制定了辽宁省常模,后由戴忠恒、祝蓓里于1988年修订出全国常模。 1983,龚耀先主持修订“艾森克人格问卷” 1992,沙毓英等编制“学生性格量表” 1993,宋维真等编制“中国个性测量表”,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教育测验: 1979年,林传鼎、张厚粲编制“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1980年,张厚粲开始对高考试卷做系统分析。 1984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 1986,罗黎辉、施良方系统引进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应用于实践研究 标准化考试和题库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