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养生本草研究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2045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脏养生本草研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五脏养生本草研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五脏养生本草研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五脏养生本草研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五脏养生本草研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脏养生本草研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脏养生本草研究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脏养生本草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导师 孙晓生教授,邓铁涛教授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首席科学家。,五脏养生,从五行到五脏相关(邓铁涛2005年) “数生于手”(郭沫若)五行猜想 古人计算天然工具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五行与体质和气质,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组合整体,生理功能、病理特点都与之有关。(素问五脏别论)五脏各司其责,分工合作,相互联系。 符号、模型、五个功能系统 本脏当旺之脏 相关脏生克制化 协调平衡 治疗角度: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系统用药 张元素医学起源中“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养生角度:灵枢天年:“五脏坚固,故能长久” 灵枢本藏:“五脏皆

2、坚者,无病。”,在世界文化当中,惟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李约瑟,不得病、少得病、迟得病、带病延年、提高生活质量 增加生命的长度与宽度,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 7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巴黎宣言,承载千年养生文化,引领健康发展方向,养生概论,何谓养生?养生(health maintenance)是有明确目的的自主的保养生命的行为。 何谓养生学?养生学就是研究如何维持并增强健康,预防疾病,对抗衰老,增加生命数量与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并探讨和说明其机制的一门学问。 整体健康(global health)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视机体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整体,视健康为多维的系统。整体健

3、康观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躯体、心理和社会性诸方面共同成长和协调发展,要求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 WHO 战略目标 (health for all by years 2,000,all for health,health for all),生命数量(quantity of life):指个体生存时间的长度,也就是寿命。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指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生命质量反映了个人期望与实际生活状况之间的差距,该距离越大,生命质量就越差。 目的:维持健康,增加生

4、命数量(即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内容 : 一般养生 老年病痛的防治,在中华养生学这一领域,投入人员之多、研究范围之广都是西方摄生法难以企及的。世界上还有那个民族比中华民族的养生学理论更丰富呢? 摄生法(Regimen)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 十分重视饮食、锻炼、按摩及海水浴等自然疗法对健康的作用,他曾著谈饮食(On Diet),探讨多种食物对健康的益处以及其调制方法。 中世纪欧洲医学中心意大利医学家萨勒诺,著有一部韵文体养生歌诀养生训(Regimen Sanitatis)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睡眠、休息、娱乐、性生活及精神状态等),阐述养生保

5、健问题,至今仍有24种抄本存世。 英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公元1561-1626年)就著有论养生。,养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源远流长,亘绵数千年,为中华民族的保健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认识人类生命规律,探索衰老机制,研究各种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方法的科学,是指导人们的养生保健实践的实用科学。,纳入医学领域的养生文化特点: 融儒家、道家、佛家、医家、武术、杂家等诸家学说于一体,尽取所长。 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与临床医疗实际相结合。 道、儒、佛、杂、医学各派都从不同角度阐述

6、了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内容。但无论何种流派的养生观,都是在中华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中国文化和科学的重要论题之一 人们最为关注的论题之一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有保身长全的养生思想和方法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历代行之有效的方法,养生学文献浩如烟海 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身体、保持和增进健康的方法 唐以前60余种,唐以后100余种饮膳正要 具有抗老防衰、补益阴阳作用的药物在古代常被人们作为养生之用,以达到健身强体、提高生存质量、延缓衰老的目的。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唐代新修本草载药850种 本草纲目,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符合时代发展的形势 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 知其然

7、知其所以然 所当然地从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中补充营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研设计,研究传统的养生术。,养生饮食,中医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内经中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饮食讲究的是根据季节变化因时施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灵枢五味“脾病者,宜食粇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元忽思慧饮膳正要 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 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 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 冬气寒,宜食黍以热之,四时五味养脏法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

8、五味平调五脏之气素问宣明五气“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古往今来,人体保健包括食物、药物两方面,理论基础之一是五味。经过千百年无数次人体上的实践总结和经验积累,形成一套系统理论。,“民以食为天”千古不变话题 饮食五味水谷精微 现代营养学:蛋白质,脂肪,糖(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水。 中医:“非营养要素”,本草纲目:苦寒无毒、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中药学:清热解暑、明目解毒 现代研究: 1. 维生素B1含量居瓜类之首 2. 维生素B17对癌细胞有杀伤力(日本) 3. 提高免疫力、巨噬细胞(美国) 4. 类似胰岛素物质降血糖 5. 一种脂蛋白有抗癌作用 6

9、. 提取止痛药,苦瓜 (葫芦科 ,Momordica Charantia ),出处:滇南本草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经。 功效:清暑涤热,明目,解毒。 应用: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煅存性研末。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古代文献:滇南本草:“治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现代研究: 苦瓜果实含苦瓜甙,是-谷甾醇-D-葡萄糖甙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的等分子混合物。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和促进突变细胞的复原,具有一

10、定的抗癌作用。苦瓜能滋润白皙皮肤,还能镇静和保湿肌肤 。 食疗养生:苦瓜清热汤:苦瓜150g,剖开去瓤,切片,加水煎服。用于暑热烦渴或热病烦渴。 苦瓜散:苦瓜1个,剖开去瓤,晒干,焙干研末。用于肝经有热,目赤眼痛。 苦瓜茶:苦瓜1个,绿茶适量。此茶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口渴烦躁等病症。,“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黍、稷、菽、麦、稻 (糖、植物蛋白) 五畜:牛、羊、猪、犬、鸡 (酸性,蛋白质、脂肪) 五果:桃、杏、李、枣、梨(粟) 五菜:葵、韭、藿、薤、葱 叶菜、根茎、瓜茄、鲜豆、四大类 (碱性,水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

11、元素) 谷肉果蔬,食养尽之(物质基础),荤素搭配 长命百岁,食膳平衡 辩证施膳 最基本分寒热 清润:荷叶、菊花 温润:红枣、枸杞,寒凉平温热 凉瓜 菠菜 白菜 洋葱 辣椒,甘大米、糖、黄豆、蜂蜜、红枣(补养调和,缓急止痛) 淡茯苓、薏苡仁(利尿) 咸海藻、海带、海蛰(软坚散结) 酸柠檬、梅、山楂、石榴(收敛固涩) 辛辣椒、姜、葱、薄荷、橘皮、砂仁(发散、行气) 苦苦瓜、杏仁(清热降气,燥湿),四气:,五味:,农耕文明“寓医于食” 北魏齐民要术 第一部农耕专著收集: 1. 谷类 豆类 植物 10多类 200余种 2. 蔬菜 20余类 100多种 3. 鱼 肉 蛋 100种 (动物性食物) 4.

12、水果 利用饮食养生保健 ,评价食物标准: 色香味形器效 “食物是神造的,药物是人造的” 养生和谐(主动) 卫生对抗(被动),食物 食药同源 协同纠编,技术性强,需要医生指导 保生要录饮食门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摄生论,神农本草经 95种,本草纲目 391种,随息居饮食谱 404种,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注重气、精保养;张从正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李东垣重视脾胃;朱震亨重视护阴养精。脾肾为本 明清李中梓寿世青编五脏调养。 李时珍本草纲目 归经对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最明显 不同食物药物作用于不同脏腑 临床效验的概括 治则扶正祛邪 平衡阴阳 协调脏腑 调畅气血,养生本草溯源,山海经收

13、载126种药物,有一类延年益寿补药:欀木、枥木 1975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养生方,三大经典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本草纲目,神仙、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85种,菖蒲、鞠华、人参、天门冬、甘草、干地黄、术、菟丝子、牛膝、充蔚子、女萎、防葵、柴胡、麦门冬、车前子、木香、署豫、薏苡仁、泽泻、远志、龙胆、细辛、石斛、巴戟天、白英、白蒿、赤箭、奄闾子、析蓂子、蓍实、赤芝、卷柏、蓝实、芎、蘼芜、黄连、络石、蒺藜子、黄耆、肉松蓉、防风、蒲黄、香蒲、续断叶、漏芦、营实、天名精、决明子、丹参、茜根、飞廉、五味子、旋华、兰草、蛇床子、地肤子、景天、茵陈、杜若、沙参、白兔藿、徐长卿、石龙刍、薇衔、云实

14、、王不留行、升麻、青蘘、姑活、别羁、牡桂、菌桂、松脂、槐实、枸杞、柏实、伏苓、榆皮、酸枣、蘖木、干漆、五加皮、蔓荆实、辛夷、桑上寄生、杜仲、女贞实、木兰、蕤核、橘柚 (蜂蜜、 阿胶、 龟板、 鸡内金),1.神农本草经 载药365种中具有延年一类功效: 心:茯苓酸枣仁柏子仁、莲子、百合、麦冬、甘草 肺:沙参玉竹天门冬、五味子 脾:黄芪白术淮山药、人参、大枣、芡实、薏苡仁 肝:当归枸杞女贞子、菟丝子、白芍、地黄、黑芝麻、天麻 肾:杜仲巴戟肉苁蓉 气:淮山药大枣 血:当归龙眼(中品) 阴:地黄枸杞 阳:杜仲巴戟 扶正祛邪:赤小豆 决明子 桑寄生 合欢皮,理气:橘皮 化瘀:益母草 祛湿:茯苓、薏苡仁

15、化痰:川贝 疏风:防风、菊花 熄风:天麻 驱寒:干姜 清热:大黄、决明子、夏枯草 消食:鸡内金(山楂新修本草) 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殊途同归,促进健康。,筛选思路:传统与现代结合 筛选方法:文献与实验结合 筛选原则:植物为主 兼顾动矿 食物为主 兼顾药物 常用为主 兼顾稀偏 现代为主 兼顾传统 教材为主 兼顾文献 养生为主 兼顾疗疾 岭南为主 兼顾各地,现代筛选与研究进展,入选条件 最公认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药食同用名录。 最古老选自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为主。 最容易接受只选植物药。 最平和适用于日常食养食疗。 最常见岭南地区较为常见常用。 最权威以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为依据。,研究进展 (养生本草以抗衰老为主,以防治疾病为辅) 德庆何首乌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 降血脂海药贝壳类筛选 石菖蒲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基于自由基学说的马齿苋抗衰老作用机理 巴戟天补肾壮阳抗衰老的机理研究,九节菖蒲在许多文学作品和医学著述中被誉为仙草,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全株有香气,性微温味辛,最早药用见于神农本草经(排名第一),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据神仙传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