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1278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输血质量控制,2011.12,主要内容,临床输血须更新的几个观念 成分输血 输血注意事项,输血医学:运用医学和技术手段研究血液及其成分(包括生物制品)如何安全有效的输给患者,使其收益的一门多学科的医学。涉及血液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移植生物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病毒学及其生物工程等学科。,临床输血需要更新的几个观念,全血比较全的观念 新鲜血比保存血好的观念 急性失血需要补全血的观念 输血对病人好处多害处少的观念,一、 更新全血比较全的观念 全血并不全,理由是: 1.保存液(CPD-A)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 2.血液的保存条件(26 )也是针对红细胞;其余成分发生“保存损害”; 3.血小板

2、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 4.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存; 5.因子 和 不稳定,要求-18保存,4保存13天活性丧失50%; 6.全血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二、更新新鲜血比保存血好的旧观念 新鲜全血的新鲜度难下定义; 输血目的不同,新鲜全血的含义不一样; 1.补充红细胞,保存期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2.补充粒细胞,8小时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3.补充血小板,12小时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4.补充凝血因子,6小时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三)输新鲜血风险更大,三、更新急性出血需要补充全血的旧观念 失掉的的确是全血,补充的全血并不全; 失血后的代偿机制和体液转移 1.血流重新

3、分布; 2.组织间液迅速向血管内转移(自身输血)。,尽快输液扩容而不是输血: 1.研究证实输生理盐水比输血好; 2.二战时用大量血浆抢救伤员效果差; 3. 50年代发现失血性休克用晶体液扩容能预防肾衰; 4. 70年代证实失血性休克不但血容量 ,组织间液容量也; 5.动物实验证实先输晶体液好; 6.临床经验证明扩容要“先晶后胶”。,四、更新输血对病人好处多,害处少的旧观念 输全血起不到预防血细胞减少的作用: 1.人体有维持血液生理平衡的功能; 2.不相容的血液成分将迅速破坏。 输全血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1.全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 2.全血中的抗体含量少; 3.静注丙球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4、,输全血解决不了营养问题。 输全血或血浆不能促进伤口愈合。 全血、血浆和白蛋白不宜当营养品使用: 1.白蛋白在体内半存留期太长; 2.氨基酸释放缓慢; 3.主要氨基酸(如色氨酸)含量低; 4.口服食品或肠胃外营养疗效好; 5.全血或血浆当营养品使用冒风险。,小量多次输血无刺激造血作用。 不宜输“安慰血”、“人情血”、“营养血”和“保险血”: 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主要是红细胞)合理搭配使用。 不轻意用血浆来补充血容量。,成 分 输 血,成分输血 定义: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这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

5、重要标志之一。,一、成分输血的优点: 制剂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如: 400ml全血制成2单位血小板 容量仅2530ml, 却含有全血中60%以上血小板。 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全血的血液成分复杂,引起不良反 应多; 应用单一成分就避免不需要的成分 引起的反应。,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病毒在血液成分中分布不均匀; 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血浆 次之,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对安全。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最适合保存 条件; 按各自适宜的条件可保存较长时间。 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二、红细胞悬液,又名:悬浮红细胞 简称:红悬液 用三联袋采集全血,经离心移

6、去大部分血浆后,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制备而成。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期随加入的保存液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26环境下可保存35天。 悬浮红细胞由于移去了大部分血浆,可减少血浆引起的副作用。由于加入保存液,不仅能更好地保存红细胞,还具有稀释作用,使输注更流畅。 适应症:1、慢性贫血:患者在其他治疗措施无效时,为改善由于缺氧直接造成的症状可输注悬浮红细胞。 2、急性失血:可输用悬浮红细胞。,三、洗涤红细胞 将全血或添加剂红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常规3次),最后加50ml生理盐水即制成。 一、适应证 (一)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如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二)

7、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病人 (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 (四) 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体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病 人可试用本制品。,四、机采血小板优点,1容易达到所规定的治疗剂量 2. 只需1个献血者就够1个治疗剂量,甚至2个治疗剂量; 3.白细胞混入少,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红细胞混入少,只需 ABO同型输注,不必作交叉配血试验;,5所需供者数少,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 6选用适当的分离管道,血小板可保存5天,便于急诊时应用; 7无效输注(难治状态)出现迟,发生率低; 8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质量有保证,止血效果好); 9.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 有的血细胞

8、分离机所配备的管道上有4只 袋子,儿科病人可根据年龄大小分成24袋, 分次输用。,*机采血小板与手工采血小板质量对比 机采血小板 手工采血小板 单袋血小板数 高,可达2.5-5.0x1011个 低,平均2.0x1010个 产品外观 半透明,橙黄色 不透明,有时棕红色 混杂红细胞 较少 较多 混杂白细胞 较少 较多 保存时间 1-5天 多为1天 交叉配血 同型输注,不配血 最好交叉配血 血小板配型 可能 不可能 所需供者数 单个 多个 无效输注 出现迟 出现早 止血效果 好 差,五、新鲜冰冻血浆(FFP),采出的全血于68小时内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30条件下冰冻成块即制成。该制品几乎含有全部凝血

9、因子。 1、适应证 (一)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二)肝病病人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三)大量输血伴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四)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 (五)抗凝血酶缺乏; (六)免疫缺陷综合征; (七)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瘕。,2、注意事项 (一)FFP不宜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营养; (二) FFP不能在室温下自然融化,而要在37 水浴中融化; (三) 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用; (四)要求ABO同型输注或相容输注。 * 普通冰冻血浆与FFP的主要区别是缺少 两种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和)。,六、冷沉淀,冷沉淀是将新鲜冰冻血浆(FFP)置4条件下融化,有一部分不易融解的白色沉淀物即为冷沉淀。

10、(一)、冷沉淀含有5种主要成分: 1丰富的因子(约100IU); 2丰富的纤维蛋白原(200300mg);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4纤维结合蛋白; 5因子X。,(二)、用途: 1治疗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 2治疗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3治疗血管性血友病; 4治疗因子X缺乏症(罕见); 5补充纤维结合蛋白。,输血注意事项,一、临床输血工作流程,1、输血前检查项目: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丙氨酸氨基移换酶、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HIV、梅毒。 2、签输血同意书 3、开输血申请单:详细填写各项内容,主治医师审核签字。未做各项检查时,应在申请单上注明“检测结

11、果待报”,并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 4、申请:输血申请单、血费、交叉配血费用、血样 5、约血 6、取血 7、血液入库 :登记 ,交叉配血试验。 8、发血 9、回收血袋保管,二、输血的注意事项,血样成分输注时间限制表,1、输注前将血袋内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2、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3、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要慢,2ml/min,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一般情况为5-10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1-2ml/min,并密切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输血初期10-15min或输注30-50ml血液时,必须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住输血并报告主管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必要的原因调查。,4、一般情况下,输血不必加温(但大剂量输血、新生儿换血治疗及冷凝集患者输血要加温输血)。 5、输血后将血袋送还输血科,保存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 6、输血完毕后,输血单随病历保存。,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