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学科性质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032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学科性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学科性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学科性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学科性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学科性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学科性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学科性质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用什么思考?,我们用什么思考?,项目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的学科性质,教育目标及重难点,1. 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 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梗概。 4.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习价值。,目录,任务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务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任务三 儿童心理学发展简史 任务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育意义,任务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专门研究学前儿童时期的心理活动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学前儿

2、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学前儿童 重要他人 发展环境,(一)学前儿童,1、概念的界定 学前儿童是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 狭义:即传统意义上的学前儿童的概念,特指入小 学之前三年的儿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幼儿。 广义:一般是从胎儿时期一直到入小学之前的儿童。 本书的观点。,2、这个时期主要包括五个阶段: 胎儿时期 新生儿时期 乳儿时期 婴儿时期 幼儿时期,3、教育启示 (1)学前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我们所进行的学前儿童教育提出了不同的任务,要求我们需要对之加以分别探讨。 (2)任何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3、。,(二)重要他人,1、概念的界定 学前儿童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也是在与其周围的重要他人之间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2、学前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他人 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学校教师、同伴群体、以及虚拟对象。,(三)发展环境,1、环境的分类: (1)直接环境:家庭成员、学校教师、同伴群体、以及虚拟偶像等重要他人 。 (2)间接因素: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生物化学等环境。,2、教育启示: (1)个体的心理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塑造和改变的。 (2)重视间接因素对儿童的影响。,任务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的研究任务,一、描述:学前儿童

4、心理发展的特点 1、描述整个学前儿童时期胎儿期、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以及幼儿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 2、有助于我们认识整个学前儿童时期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二、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1、王振宇 :本任务与任务一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两个核心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基础性的,第二个任务是本质性的,他们之间相互推动又彼此制约 。 2、课程难点:人类的心理的内隐性,以及学前期的特殊性,导致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加以分析和解释是我们学习该课程的一个难点。,三、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1、为早期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2、对有严重的

5、心理障碍或者发展异常的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干预措施与心理辅导策略。,四、预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1、改进科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提高我们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机制的认识。 2、关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时效性问题和适宜性问题,任务三 儿童心理学发展简史,一、国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儿童观的演进 1. 古代的儿童观 (1)原始社会:儿童是氏族或父母的公共财产,可以任意处置。 (2)古希腊、罗马:不注重儿童的地位和权利 ,儿童任然被普遍地认为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古希腊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相对积极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思想。 A:柏拉图: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意义

6、 B:亚里士多德:要求制定法规,禁止暴弃婴儿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年龄进行了分期,并要求遵 循自然施教 C:昆体良:充分认识到了童年期的重要性,还 认识到了儿童的差别,要求因材施教,(3)中世纪:深受宗教神学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儿童教育,充斥着惩处与体罚,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流行“原罪说”(originalsin)和“预成论” (predete -rminatiotheory)。 (4)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儿童观也从传统社会的从属关系中解放了出来,认为儿童是自由而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存在。 这一时期出现了伊拉斯谟、蒙田、夸美纽斯等杰出思想家。,2. 近代的儿童观(17世纪),(1)

7、洛克 英:在教育漫话中大力倡导“白板说”,宣称儿童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后天的一切观念都是经验在心灵上刻下的印迹。 (2)卢梭 法:在爱弥儿中充分阐述了尊重儿童及儿童期的价值,并认为应该珍视儿童短暂的童年生活,承认儿童的发展由内在机制控制,必须让儿童按“自然”的进程去发展。实现了儿童观历史上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哥白尼式的革命”。,(3)杜威 美:认为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预示着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在能力,需要教育而适应社会生活,儿童的兴趣应是教育的起点,兴趣是统一的活动。同时,儿童思维具有相对性,儿童的教育也应该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4)裴斯泰洛齐 瑞士:近代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他兴起了“教

8、育心理学化”运动 ,注重探讨如何顺应儿童的本能兴趣,让儿童发挥主动性,更好地从经验中学习。这一运动促进了社会对儿童、对儿童心理以及儿童个性的关注和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对儿童教育的理解。,(5)达尔文英: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录,撰写了一个婴儿的传略。这是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传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并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作好了直接的准备。,(二)现代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st后半期),1、普莱尔 德: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贡献: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研究,最后把这些记录和结果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

9、82年出版,该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专著。,2、霍尔 美:“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贡献:采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掀起了儿童研究运动。提出了儿童心理学上的复演说,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二、中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简史,(一)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一些朴素的关于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思想,主要是散见于一些思想家的论述中。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是孔子、颜之推、程颐、朱熹、陆桴亭、王守仁等。,1、孔子: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的观点 ,即 “性相近,习相远”。 教育思想的核心:人本理念,即,“

10、人之初,性本善” 教学方法:强调因材施教,采用“乐学”与启发式教学 2、颜之推南北朝 :重视早期教育并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重视环境的影响,并提倡“爱教结合、慈严结合”的教育原则。,3、程颐 北宋:在儿童的可塑性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他还认为教育应以德育为重,应加强自我修养,而自我修养的途径主要是“致知、格物、穷理”。 4、朱熹 南宋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为儿童编写了教材小学与童蒙须知,强调在儿童教育中应注意“慎择师友”,注重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强调学“眼前事”。,5、王守仁 明: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

11、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这在当时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6、陆桴亭 明: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蒙养教育思想。(1)他提倡及早施教并注重教育的连续性,这一思想与我们当前提倡的早期教育和关键期很类似。(2)他提出不仅要读书,还要修习礼乐。这一指导思想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二)近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1、陈鹤琴 :中国儿童心理学创始人,贡献: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现代儿童个案研究的开拓者和早期发展追踪研究典范的开创者。也是我国心理测验早期的积极传播者和本土化的开拓者之一。为推动我国心理与教育测

12、量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黄翼,贡献:对皮亚杰的实验进行了重复研究,在儿童的语言和艺术教育方面给予了很多关注 。同时,他还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以及性格进行了评定。,3、新中国成立后,(1)60年代:朱智贤编写了儿童心理学。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书中阐述了儿童发展的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还讨论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2)如今: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先生为领军的儿童心理学家与教育工作者正在不断开拓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新领域。当代我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点是:突出本土化

13、研究特色、强调服务教育实践。,任务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的教育意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1)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2)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与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更科学地认识我儿童、探索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2)实践意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儿童心理健康的咨询和辅导。本书探讨的重点。,一、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1、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学前儿童时期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14、问题。 (1)认知发展 (2)情绪和情感发展 (3)情绪和情感 (4)游戏心理发展 (5)社会性发展,2、提供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其他制约因素的相关知识。,二、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咨询与辅导,1、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 2、我国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情绪方面 (2)社会性方面 (3)生理反应方面,电影赏析 :看上去很美,师生总动员,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部国产动画片,既充满了童趣,又极具启智和教育意义。我们通过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了随机访谈发现,几乎每一个小朋友在这部动画片里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偶像

15、,并以此来塑造自己的个性与行为。可见,现代媒体艺术作品(如动画片、绘本)中的人物形象也已成影响学前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重要他人,【资料贴吧】,我的偶像:喜洋洋,返回,案例描述:斌斌,男孩,5岁8个月,属于乖巧听话类型的孩子。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变动的关系,斌斌随父母从北方某个城市迁入到南方某个城市,并在一个附近的一个幼儿园上大班。刚开始的几个月,斌斌的表现都很好。但是,幼儿园老师最近总是向斌斌的妈妈反映说,斌斌在幼儿园人缘关系不好,他很喜欢打其他小朋友,以致于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他。斌斌妈妈感到很诧异,自己的孩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呀,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一个人了呢?周末的时候,妈妈带着斌斌拜访了一位儿童教育

16、专家。通过与斌斌的交流之后,终于发现了斌斌打人背后的动因。,【知识导图】,不受欢迎的斌斌,案例分析:由于南北方语言的差异,斌斌对同伴的“脏话” 非常敏感和反感。只要小朋友向他说“脏话”,他就会警告小朋友不许再说。但是,这个阶段的幼儿同时具有好奇和叛逆(不让说,偏要说)的心理,他们非但没有停止说“脏话”,反而说得更厉害,以致斌斌不得不采用武力的方式来制止他们。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在老师和小朋友的眼中落得个坏名声。由此可见,环境对于学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影响。,返回,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对人生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其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早教机构的数量骤增,在早期教育火红如荼的背后,却也存在对早期教育的诸多误解,以致于发生诸多违背儿童早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的现象。这是值得我们需要特别加以关注的问题。 早期教育: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