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_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032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沟通_1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跨文化沟通_1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跨文化沟通_1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跨文化沟通_1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跨文化沟通_1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文化沟通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沟通_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文化沟通,C301 2010.10.11,讲笑话不笑,Telex sent to a factory manager of a U.S. subsidy in Lima, Peru: “Please send a headcount of the people in your factory and in your office, broken down by sex. Information urgent.“ The local manager, a Peruvian, replied: “Heres your headcount: we have 30 in the factory, 1

2、5 in the office, 5 in the hospital on sick leave, none broken down by sex. If you must know, our problem here is with alcohol.”,译文:在秘鲁首都利马的一家美国的分公司的工厂经理收到了一份传真:“请把你们工厂和办公室的人员的点头人数发过来,按性别分列,急需这个信息。“ 当地的经理,一个秘鲁人,回复到:” 下面是人头数:工厂30名,办公室15名, 5名因病假在医院 ,没有人因为性倒下。如果你一定要知道,我们在这存在的问题是酒。“,”broken down by sex“

3、,这个习语的意思是“ 按性别分列” 。而那个经理却按字面意思理解成了“被性打倒”。 给上司的传真上回了句,没人被性这个问题击败/打倒,要有的话,只是酒。 呵呵呵。,跨文化沟通: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群体之间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形成互动的行为过程。 在狭义上,跨文化沟通主要针对跨国沟通的行为,一、文化,1.背景: 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制度、政治法律、家庭观念、习俗、道德、宗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语言等等。相当一部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有无处不在,无时不影响着我们。所以可以说,我们生活在文化之中,它像空气一样,平常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实际上你却须臾离不开它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合作,也缩小了人际沟通的空间,使跨文化沟通现象日益显现于小至邻里校园,大到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合作项目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间的接触必然产生文化碰撞,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和误解,影响跨文化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人们急需培养一种能驾驭文化差异、解决在跨文化语境中各种文化冲突现象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目前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文化超过450种,对于“文化”,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不同领域的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据学者们统计,到20世纪,仅用英语下的文化定义就达160多种。,2.文化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中的跨文化

5、管理也遇到了许多沟通障碍。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也使得组织成员对于信息理解的难度增大,从而使沟通发生困难。如果组织管理忽略了这些差异,对不同的文化没有足够的尊重就很可能导致沟通障碍。,(1)语言差异 在跨文化沟通中,语言文字的相通或相歧,往往是由不同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所造成的。当说者和听者之间的语言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沟通的困难。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供求关系信息和思想的产物,也是人们进行交际沟通的工具。忽略了语言文字的差异,就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失败。,(2) 价值观的差异 在跨文化沟通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价值观不同,其行为方式和态度也不同,容易造成一定的冲突。而企业的任何决定都会受到管理人员和其

6、他人员价值观的影响。比如,东方从众心理严重,主张“无我”。而西方强调“自我”,竞争欲望强烈;东方侧重守业,表现出集体精神,而西方追求创业,个人利益为先。,(3)认知差异 偏见是在跨文化沟通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现象,因为在跨文化沟通中,信息来源是有限的或存在不正确的信息,从而造成一些模棱两可的模糊情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视野来看待企业中的事情,必然会给沟通带来障碍。,(4) 非语言沟通的差异 沟通的手段不限于语言,非语言沟通同样可以帮助我们传达信息和思想。由于不同国家的惯例不同,非语言沟通也会造成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5) 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差异 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里,往往把生活的

7、各个部分分得很清,在工作、家庭、朋友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一家西方杂志研究了三个成功的中国企业,它们都是家庭经营的。当记者采访其中一个电子公司的老板王先生时,她惊讶地获悉,王先生曾在美国学医四年。王先生说他那时一直想当医生。记者问:“那您为什么回来做生意了呢?”王先生回答:“因为我哥哥在一次车祸中死了,我得接过他的责任。”记者说:“可是你怎么能放弃自己的人生愿望,把时间花在做别的事情上面呢?这令我难以想象。”,(6) 沟通习惯的差异 一个美国商人想和中国公司洽谈生意。他问李先生保守估计中国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他们的产品。李先生沉默了一会说:“你们的产品很好。西方国家的人们一定喜欢。”美国朋友

8、笑了,很高兴李先生赞赏他们的产品,于是给了对方一份合同,请他尽快签约。可是几周过去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信。由于沟通方式的差异,使这位美国先生误以为称赞就是同意。中国人很少直话直说,尤其是传递负面的信息时。中国人也不习惯西方人的追问方式以及直面交锋,如圆桌会议。,二、东西方在沟通方式上的差异,东西方在人际沟通上的差异主要在于东方文化注重维护群体和谐的人际沟通环境,而西方文化注重创造一个强调坚持个性的人际沟通环境。主要体现在:,1.东方重礼仪、多委婉,西方重独立、多坦率,东方文化中,纵向身份意识和等级观念比较强烈。人们在交流时也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相遇时,在谈及主题之前,通常

9、要交换有关的背景资料。例如,工作单位、毕业的学校、家庭情况、年龄、籍贯等,以此确定双方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进而依据彼此的关系来确定交谈的方式和内容。比如,日本人根据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话题、提及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差别,有一套包括尊敬语、自谦语和郑重语在内的复杂的敬语体系。正确地使用敬语被视为一个日本人必备的教养,同时也是社会沟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中,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流中,在称呼和交谈的态度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不像东方文化那样拘礼。 在表达方式上,东方文化喜欢婉转的表达方式,模糊、暧昧,让对方自己去心领神会加以判断。这可能与农耕文化长期

10、共居,生活空间比较狭隘、闭塞有关。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则非常看重真诚坦率。西方人的语言和举止极少拐弯抹角、旁敲侧击,思维偏于直接,爽直率真。,2.东方重意会,西方重言传 你懂得,东西方人对交流本身有不同看法。在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观念中,能说会道并不被人们提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禅宗都是如此。日本是一个喜欢沉默的民族,四面环海的岛国和不大的地域面积,促使他们以和为贵,抑制自我主张,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与东方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人很强调和鼓励口语的表达技巧。在西方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和友谊要靠言谈来建立和维持,他们缺乏中国文化中的那种“心领神会”,因而,两个

11、以上的人待在一起时,一定要想办法使谈话不断地进行下去。如果出现了沉默的情形,在场的人都会感到不安和尴尬,并有一种必须要谈话的压力。西方人的观念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但要能思考,并且必须善于把自己的意思有效地表达出来。,3.东方重和谐,西方重说服,东方文化中注重集体主义,强调组织的团结与和谐,因而在沟通的目的上,注意摆平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的关系,强调和谐胜于说服。“和为贵”、“忍为高”这些思想今天仍然对人们的沟通有很大的影响。,以日本为例,喜欢沉默的日本人,在交谈时,却都习惯相互随声附和,点头称是。一般地日本人在随声附和的同时,还伴随着点头哈腰等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的频繁使用也是日本人人际

12、交流的一个特点。甚至日本人在打电话时也不由得点头哈腰。日本人在会话时,如果听话人保持沉默,不随声附和,说话人就会以为对方没有认真听自己讲话或者没有听懂自己所说的话。为此就会感到深深的不安。因此,听话者要及时地、恰到好处地随声附和几句,以表明自己在洗耳恭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积极参与了会话,使说话人的谈话得以继续下去。这种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的语言心理及行为是日本人追求和睦的人际关系,增添和谐气氛所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西方人人际沟通观念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在交流的目的上,强调的是信息发送者用自己的信息影响和说服对方,是有意识地对信息接收者施加影响。,4.开场白和结束语形式不同,在人际沟通中,中

13、国人开场白和结束语多谦虚一番。开场白常说:自己水平有限,本来不想讲,又盛情难却,只好冒昧谈谈不成熟的意见,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或者把这一套话放在结束语中讲,常说的是:请批评指正,多多包涵。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在开场白和结束语中,没有这一谦词,而且这类谦词使美国人产生反感:“你没有准备好就不要讲了,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中国人在和不熟悉的人交谈时,其开场白常问及对方在哪里工作、毕业的学校、家庭情况、年龄、籍贯等,即从“拉家常”开始,对中国人来说,这样开始交谈十分自然。而这样做会使英美人十分恼火,因为这种开场白干涉了他们的隐私,交谈一开始就使他们不快,很难使他们敞开心扉,进行有效交流。英国

14、人交谈开头的话题是今天天气如何如何,美国人则是从本周的橄榄球赛或棒球赛开始谈话。,中国人在人际沟通中进入正题之前,“预热”时间比美国人长。而英美人一般喜欢单刀直入,“预热”的阶段很短,闲谈多了会被认为啰嗦,有意不愿谈正题。,三、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分析,39,观念冲突: 成员意识、外在和内在 动机取向、道德观 制度冲突: 规范标准、规则、制度 行为方式冲突: 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上的冲突,跨文化沟通模型,1.跨文化沟通模型的含义,式上的差异,四、跨文化沟通的策略和技巧,1.跨文化沟通策略 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进一步使我们认识到,要克服并消除跨文化沟通的障碍首先必须了解文化差异,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15、并在此基础上认同文化差异,从而达到融合文化差异的目的。,(1) 了解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沟通中,交流双方不仅需要明确各自文化的特点,更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方国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性质、语言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的情况,然后加以比较以明确在不同的文化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忌的。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深层次地了解文化差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要做到这一点,沟通双方都必须练好内功,在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认知度。,(2) 认同文化差异 跨文化沟通中产生失误和冲突的根源主要是交流双方没有取得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

16、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取向。在跨文化组织中文化认同是相互的,人们需要这种相互的文化认同,以便跨越文化交流中的重重障碍,促进相互的信息、知识、技术共享与合作。文化认同的益处在于:它一方面可以促进以多元文化为特征的跨国公司中不同文化之间的顺利沟通,促进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团结,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可以确保多元文化的共存,从而提高员工的文化满足感。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倾向,即觉得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最文明的和最优秀的,其他文化都不如自己的文化好,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优越感”。而培养接受、尊重和认同文化差异的意识,正是拓展我们跨文化沟通视野的良好开端。文化认同原则可以被认为是指导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原则。,(3) 融合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所强调的是对多元文化的扬弃。其结果是形成一种综合了多种文化精华的新文化,这与认同中保留多种文化的共同存在是不同的。可以这么说,融合文化差异是了解文化差异和认同文化差异的最终目的所在。因此,从解决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效果看,文化融合是所有对策中最为有效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