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疗法2017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830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runnstrom疗法2017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brunnstrom疗法2017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brunnstrom疗法2017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brunnstrom疗法2017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brunnstrom疗法2017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runnstrom疗法2017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runnstrom疗法2017康复治疗师转岗培训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runnstrom技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闫志宇,课程结构,概述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 原始反射 Brunnstrom训练方法,概述,Brunnstrom是瑞典物理治疗师,他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 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要点就是利用这些运动模式来控制肢体的功能运动; 此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偏瘫病人。,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阶段,周围性瘫痪 (量的变

2、化),中枢性瘫痪 (质的变化),联合反应 联带运动 逐渐显著 痉挛,分离运动 精细动作 逐渐恢复 速度运动,0 1 2 3 4 5,Brunnstrom恢复六阶段理论,课程结构,概述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 原始反射 Brunnstrom训练方法,联合反应,偏瘫初期,患侧肢体处于不能运动的状态,如果让健侧肢体做强的运动,治疗者给与抵抗,则引起患侧肢体相应的运动。联合反应所致的患侧肢体运动与健侧运动是不一样的,是一种原始反射的运动模式。,对侧性 同侧性 上肢(对侧性) 健肢屈曲 患肢屈曲 上肢屈曲 下肢屈曲 健肢伸展 患肢伸展 下肢伸展 上肢伸展 下肢(对侧

3、性) 患侧上肢上抬 患侧手指伸展 健侧内收 患肢内收 外展 健侧外展 患肢外展 下肢(相反性屈曲与伸展) 健肢屈曲 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 患肢屈曲,联合反应,课程结构,概述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 原始反射 Brunnstrom训练方法,中枢神经损伤后,患侧肢体不能做单关节的、随意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关节的同时运动,形成了特有的运动模式,此种运动模式称为共同运动。 共同运动分为屈曲模式和伸展模式,共同运动,屈曲模式 伸展模式 上肢 肩胛带:后缩、上提 肩胛带:前伸、下降 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肘关节:伸展 前臂:旋

4、后 前臂:旋前 腕关节:屈曲 腕关节:稍伸展 指关节:屈曲、内收 指关节:屈曲、内收 拇指:屈曲、内收 拇指:屈曲、内收,共同运动模式,共同运动模式,屈曲模式 伸展模式 下肢 骨盆:上提、后缩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髋关节:后伸、内收、内旋 膝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背曲、外翻 踝关节:跖屈、外翻 趾关节:伸展 趾关节:跖屈、内收,共同运动模式,共同运动模式,课程结构,概述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 原始反射 Brunnstrom训练方法,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上肢- 级分离运动,下

5、肢- 级分离运动,课程结构,概述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 原始反射 Brunnstrom训练方法,原始反射,屈曲回缩反射 伸肌伸张反射 交叉性伸展反射 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非对称性) 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 阳性支持反射,课程结构,概述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 原始反射 Brunnstrom训练方法,Brunnstrom训练方法,治疗方针:1.重视运动感觉; 2.注意早期的良肢位摆放; 3.利用共同运动模式; 4.促进分离运动; 5.最终达到完成随意运动 6.心理治疗与支持,Brunnstrom训练方法,软瘫期

6、(阶段)具体操作方法 痉挛期(阶段)具体操作方法 恢复期(阶段)具体操作方法,软瘫期(阶段)具体操作方法,主要目的: 通过对健侧肢体施加阻力引出患侧肢体的联合反应或共同运动。 常用方法: 1.利用健侧上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上肢的屈肌收缩。 2.利用健侧下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下肢的伸肌收缩。,诱发患侧肢体上、下肢联合反应的方法,诱导手指触对侧耳部,屈肌共同运动的引出,健侧对抗阻力屈曲肘关节,利用联合反应诱发患侧上肢的屈曲共同运动,同时脸朝向健侧利用紧张性颈反射,加速屈曲共同运动,对健侧肘施加强的抵抗诱发患侧上下肢的屈曲共同运动,屈肌共同运动的引出,抵抗健侧上肢的伸展的运动。利用联合反应诱发患侧上肢伸肌的

7、共同运动,叩击三角肌,伸肌共同运动的引出,痉挛期(阶段)具体操作方法,主要目的: 应用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 反射 活动促进恢复过程的进程,使运 动模式成为功能性运动。 常用方法: 利用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 利用本体感受性刺激和局部皮肤刺激,恢复期(阶段) 具体操作方法,主要目的: 抑制共同运动,加强随意运动。 常用方法: 逐步按照上肢、下肢运动各阶段恢复阶段的特点,训练患者患侧肢体的活动; 逐步摆脱共同运动模式,训练患侧肢体分离动作的出现; 肢体间及躯干与肢体协调动作的训练;,1.翻身动作的指导法(1),翻身动作的指导法(2),患侧肘关节对抗大的阻力使之屈曲,诱发患侧下肢屈曲共同运动,脸朝向健

8、侧,利用紧张性颈反射促通屈曲共同运动,屈肌共同运动诱导,左下肢放松状态上肢屈肌紧张,使健侧髋关节内旋诱发患侧上下肢的屈肌共同运动,屈肌共同运动诱导,抵抗健足趾屈,诱发患侧上下之屈曲共同运动,抵抗患侧屈肘,诱发患侧下肢屈肌共同运动,屈肌共同运动诱导,向健侧踝关节施加抵抗使之伸展,诱发患侧伸展共同运动。脸朝向健侧加速伸肌的共同运动,伸肌共同运动诱导,在右健侧大腿外侧对外展施加阻力,使患侧髋外展,患侧下肢外展诱导,对健侧内收施加抵抗,使患侧内收,患侧下肢内收诱导,对稍屈曲位的下肢用力牵拉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分离运动准备训练,利用横向振动,减轻肌紧张,促进分离运动,分离运动训练,一边进行髋的屈曲被动运动一边促通足背屈,足背屈的诱导,利用冰刺激足背屈,毛刷刺激法:缓慢刺激约(30秒),足背屈的诱导,拍打法诱发足背屈和外翻,用指尖快速刺激法,足背屈的诱导,左右的重心转移。患侧臀部下放一楔形垫,增加其安定感。,躯干平衡的训练,强化患侧下肢支持性的迈步练习,杖步行时的介助方法,小结,Brunnstrom恢复六阶段理论是什么? 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的定义? Brunnstrom技术的治疗方针是什么? 4.偏瘫患者恢复期Brunnstrom疗法的主要目的和常用方法?,谢谢! TEL:13811932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