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611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绿体 1.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结构:外膜 内膜 基质(酶,DNA,RNA) 基粒(色素,酶) 基粒由类囊体组成 3.色素 分布:叶绿体基粒 作用: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光照 温度 Mg,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一 实验原理: (一)提取原理: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无水乙醇等。 (二)分离原理: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二 选材 新鲜 浓绿的叶子,幼叶? 放置过久的绿叶?,方法步骤:,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的作用? 制备滤纸条 干燥原因?剪去两角,原因?铅笔画线 画滤液细线 重复画几次的目的?干

2、燥后再画的原因? 分离色素 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原因? 观察与记录 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排序怎样?宽窄 如何?这说明了什么?,称 剪 研 滤,使研磨充分,防止色素被破坏,溶解提取色素,防止色素沿边缘扩散过快,增加色素含量,使层析效果明显,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层析就会失败,细、直、齐,方法与步骤,分离色素,注意:层析液一定不要没及滤液细线(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层析就会失败),防止层析液挥发,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体中的色素,胡黄ab,最窄,较窄,最宽,较宽,含量:ab黄胡,距离最近的是叶绿素ab;最远的是叶黄素

3、和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最少,较少,最多,较多,最大,较大,较小,最小,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a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b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c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d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下面两条带浅,下面两条带浅,分离到的色素带过浅 a滤纸条未干燥 b画滤液细线次数少。 C、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 滤纸条色素带重叠: a层析时间过短。b滤液线过宽 色素带弯曲且部分重叠: 未

4、剪两角 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 a忘记画滤液细线。 b层析液没过滤液细线,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液,叶绿素主要吸收_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蓝紫光,蓝紫光、红光,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谱P99,根据物理知识,什么颜色的物体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哪个组的植物长势最好?原因?,思考:1.绿色植物叶子为绿色的原因? 2.秋天叶子变黄的原因? 3.枫叶变红的原因?,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回来 正常叶子叶绿体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3:1,低温破坏叶绿素,抑制合成酶活性,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18世纪以前,人们一直

5、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物质完全来自土壤。,亚里士多德,二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范赫尔蒙特揭开了光合作用研究的序幕,思考与讨论: 1.赫尔蒙特的实验装置是“完全密封”的吗? 2.实验设计中忽略了什么?,赫尔蒙特指出: 植物获得的物质只是来源于水。,1771年,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1771年,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有时实验成功,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有时实验失败,得到相反结论:绿色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重复了普里斯特利 的实验 500多次。,结论: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只有绿叶才能更 新污浊的空气。,1785年,人们

6、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结论:绿叶在光下吸收CO2 ,放出O2。,1845年,德国梅耶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 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 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在暗处放置2-3天,1864年萨克斯的实验,思考与讨论: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天竺葵先进行暗处理? 2、为什么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 3、用碘液检验光合作用的何种产物? 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步骤,黑暗处理,一半照光、一半遮光,酒精脱色,碘液显色,实验目的,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对照实验,除去绿色色素的干扰,证明被检测叶片含淀粉,结论:植物在光下制造了淀粉。,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实验,思考与讨论: 1、恩

7、吉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2、恩吉尔曼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思考,1:为什么选用水绵做为实验材料? 2:实验一为什么要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进行? 3:为什么先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而后又让水绵完全暴露 在光下的目的是? 4:本实验还有什么巧妙之处?,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排除氧气和光的干扰,在叶绿体上形成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与在黑暗处形成对照,再次验证实验结果,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及多少。,C18O2,H218O,H2O,CO2,光照射下的小球藻悬液,20世纪30年代鲁宾(美国)和卡门(美国),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进入20世纪40年代,科学 家开始用放射性同位素14C研究 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合成过程。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M.Calv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