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7-有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546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7-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7-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7-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7-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7-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7-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模拟检测试题7-有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2018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解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解析 0606 1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 的关系(氧气浓度为 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 与温度之间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两种物质是 _。 (2)影响图甲中 a 曲线 A 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图乙中细 胞呼吸有关 曲线的数据需在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 象;而 5 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填“A”、 “B”或“C”)点表示。 (4)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照强度为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温度为 _最佳。 (5)在图甲和图乙中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 CO2吸收 量(mol/h) 表示的,请改用 O2的吸收量(mol/h)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并在图甲中再绘出 光合作用强 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 CO2的释放量与 O2 2 浓度的关系。 解析:(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还原性氢和 ATP。(2)在甲图中,A 点时无 光照,只进 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在图乙中,为排除 光照对气体 交换量的影响,可以在无光或黑暗的条件下进行测量。(3)在图丙中 40时 真正光

3、合速 率已经很低,而呼吸速率很高,说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较低而与呼 吸作用有关 的酶的活性较高,使植物体总有机物量减少,不能显示生长现象。在 5时 光合速率和 呼吸速率相等,可用甲图中的 B 点表示。(4)大棚蔬菜在种植时,白天应在 较大光照强 度下,以增强光合作用,温度应在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时, 即图丙中的 25时最好。(5)在绘制氧气的吸收量曲线时,对应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曲线, 找到光 照强度为 0 时氧气的消耗量、光照强度和呼吸强度相等时的 B 点和最大二氧 化碳吸收 量时氧气的释放量,绘制出氧气吸收量的曲线。从图乙可以看出 D 点时,只 进行有氧 呼吸,无氧呼吸释放

4、的 CO2为 0,在氧气浓度为 0 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 1,连点进 行描线即可得到曲线。 答案:(1)ATP 和H(NADPH) (2)温度 无光(或黑暗) (3)不能 B (4)C 25 (5)如下图 3 2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 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 O2减少 24 mL, CO2增加 48 mL,则在 1 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 ) A1/3 B1/2 C2 倍 D3 倍 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 1 mol 葡萄糖生成 6 mol CO2,同时消耗 6 mol O2;无氧 呼吸过程中每消耗 1 mol 葡萄糖生成 2 mol CO2,不消耗

5、O2。由于在相同状 况下,气体 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由“1 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 O2减少 24 mL” 可知,有 氧呼吸产生 24 mL CO2,无氧呼吸产生 24 mL CO2,则在 1 小时内酒精发酵 所消耗的葡 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3 倍。 答案:D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 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 如下表所示: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 收 CO2(mg/h) 1.001.752.503.253.753.503.00 4 黑暗中释 放 CO2(mg/h) 0.5

6、00.751.001.502.253.003.50 下表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在 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 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在 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 物是在 10 时的 2 倍 解析:光照下吸收 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积累量,黑暗中放出 CO2的量 代表的是 有机物的消耗量;35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为 3 mg,能正常生长;植物 生长最快 时的温度为 25;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

7、,在 20时该植 物积累的 有机物为:3.25121.51221 mg;同理可算出其他温度条件下有机物 的积累量; 在所有的温度中 2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 在 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 1.75120.751212 mg;在 30时该 植物积累的 有机物为:3.5123.0126 mg;在 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 30 时的 2 倍。 答案:C 5 对某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 20 min,(乙)先光照 5 s 后再黑暗处理 5 s,连续 交替 40 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 的 O2和合 成的

8、有机物总量符合下列哪项 ( ) AO2:甲乙,有机物,甲乙 BO2:甲乙,有机物,甲乙 CO2:甲乙,有机物,甲乙 DO2:甲乙,有机物,甲乙 解析:给予植物间歇光照,光反应产物能被及时利用,光能利用率高,故在 相同的光照 时间内生成的 O2量较多,有机物合成总量较多。 答案:C 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 10、20的温 度条件下, 分别置于黑暗和 5 klx、10 klx 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 示(横坐标 为时间,单位:小时)。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 ( ) A20时的呼吸速率是 10时的 4 倍 B在 10、5 klx 的光照下,每小

9、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3 mg C在 5 klx 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 20时少 D在 20、10 klx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6 mg 6 解析:20时呼吸速率为 2 mg/2 小时1 mg/h,10时为 1 mg/2 小时0.5 mg/h,前者 是后者的 2 倍。10、5 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产生的 O2量为 6 mg/21 mg/23.5 mg。 5 klx 光照下,10时氧气释放速率为 6 mg/2 h3 mg/h,20时为 4 mg/2 h2 mg/h。20 、10 klx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10 mg2 mg)/26 mg。故

10、只有 D 项正确。 答案:D 将一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保持不 变),测得氧 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 光照强度(klx)02468101214 O2(L/cm2叶 面min) 0.200.20.40.81.21.21.2 A.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 O2的速率是 0.2 L/cm2叶面min B当光照强度为 2 klx 时,光合作用释放 O2与呼吸作用吸收 O2的速率基本 相等 C当光照强度为 8 klx 时,光合作用产生 O2的速率为 0.8 L/cm2叶面min D当光照强度超过 10 klx,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 解析:呼吸

11、作用吸收 O2速率应该以光照强度为 0 时的氧气消耗量计算,所 以呼吸速率 是 0.2 L/cm2叶面min。当光照强度为 2 klx 时,氧气释放速率为 0,表明光 合作用释放 O2与呼吸作用吸收 O2的速率基本相等。当光照强度超过 10 klx,可以发现 7 氧气的释放 量不会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当光照强度 为 8 klx 时, 光合作用产生 O2的速率0.80.21 L/cm2叶面min,所以答案选 C。 答案:C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生理活动时,收集了酵母菌生长增 殖的资料, 参考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

12、液由 蓝变绿再 变黄色)。他们探究的问题不可能是 ( ) A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 B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吗 D怎样鉴定酵母菌在无氧呼吸中产生乙醇 解析:图示的甲装置中酵母菌处于无氧环境,进行有性生殖,呼吸类型为无 氧呼吸,产 生 CO2和酒精,酒精应该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乙装置中的酵 母菌处于 有氧环境,进行出芽生殖,有氧呼吸产生 CO2和 H2O;整个装置可以通过加 8 热时间的 长短、火焰的强弱等调节温度,验证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答案:D 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 用毛细管横截

13、面积为 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 25水 浴中,10 min 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 5 min 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 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实验时间 /min 液滴移动距离 /mm 100 1532.5 2065 25100 30130 35162.5 A.图中 X 为 NaOH 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 2030 min 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 6.5 mm3/min C如将 X 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 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将装置中的 X 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 中 9 解

14、析:图中 X 为 NaOH 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则引起装置内压强的变化量 为吸收的氧 气量,因此装置内气压下降,液柱向左移动。在 2030 min 内,液滴移动的 距离是 130 6565 mm,毛细管横截面面积为 1 mm2,因此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 6.5 mm3/min。 果蝇幼虫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气体无变化,因此无法通过该装置测定。 增设的对照 实验是为了排除环境条件对压强的变化,因此只需将装置中的果蝇幼虫杀死 即可,不需 要将 X 换成清水。 答案:B 4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如图所示的装置 进行实验, 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

15、应,气体的移动可 以通过观察 油滴的运动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 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 A 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原因是 _。 (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 B 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放置一段 时间后,装 置中的 O2消耗完,这时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 式: 10 _。 (3)分析装置 C 中的油滴移动情况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_ _ _。 (4)能否直接用 C、D 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CO2,为什么? _。如果用 B、C 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CO2,应该将叶片进行怎样的处理? _。 (5)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