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除颤应用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281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电除颤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心脏电除颤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心脏电除颤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心脏电除颤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心脏电除颤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脏电除颤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电除颤应用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脏电除颤相关知识讲座,宜宾市一医院心内科 钟远伦,一、概述,(一) 概念:,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二)、 心脏电复律术的原理,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 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三)、 电复律的进展 早 期 除 颤,1774年,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2、 1775年,Abelard实验研究发现鸟可以电击而死亡,再电击又可飞走。 1889年provost证实狗室颤能被电击而复跳。 1947年德国鲍克于开胸手术中应用胸内复律而使病人恢复心跳。为此,世界上第一台除颤器诞生。 1956年到60年代德国医生朱尔(ZOLL)证明电击还可以用于室颤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80年代以后被认为电复律是终止室颤的最有效的方法。,近代除颤观点,建议早期除颤,理由是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达90%,三分钟内除颤,7080%恢复心跳,而五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七分钟约30%

3、,9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推荐电除颤的时机:发现心跳骤停或室颤2分钟内立即除颤,疗效最佳。并建议对心脏骤停者使用电击除颤,院外5分钟内院内3分钟内完成。 提倡普及公众除颤,所有需要承担CPR的急救人员,均应接受除颤器的操作培训。,(四)、 电复律分类,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在此我们仅来了解胸外复律。 胸外复律: 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交流电转复: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 直流电转复:先

4、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400焦耳),然后在数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同步电复律: 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病人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毫秒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房颤、房扑、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功率可设在50200焦耳。 非同步电复律: 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于室颤、室扑。功率可设在200400焦耳。,(五)、电复律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电复律适应症 1、

5、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 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律失常者。,电复律禁忌症,洋地黄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洋地黄可以使直流电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下降,电击后可引起心室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严重低钾血症: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即快慢综合征)。,(5)病史已多年,心脏(尤其左心房)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3个月内有栓塞史的房

6、颤、房扑: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7)心肌损害严重。 (8)心功能不全。,电复律并发症及其处理,心律失常: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多为一过性而不需处理。室颤则立即给予非同步除颤治疗。 急性肺水肿:应立即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栓塞: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可用抗凝治疗 。 皮肤烧伤: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好、导电糊不足时较明显。喉痉挛:可能由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或电击本身引起 低血压:电击后的短时降低或心肌损伤有关 。 心肌损伤:局部性ST段暂时抬高 ,心肌酶升高 。避免不必要的高能量,应用适当大的电极,并避免两电极距离

7、过近。,二、 电除颤操作程序,(一) 准备工作:,1.除急救室颤外,一般病人均应有适当准备:病例选择、解释工作、抗凝、纠正水电酸碱平衡。 2.备齐用物:除颤监护仪、导电膏或盐水纱布,检查除颤仪同步、非同步功能的可靠性。 3.预备复苏设备、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及各种急救用药。,(二) 操作步骤: 1.将病人去枕平卧于木板床上,预先建立静脉路,吸氧,心电血压监护。 2.麻醉:用安定0.3-0.5mg/kg 静推,不超过20mg,以睫毛反射消失为准。 3.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质,松解衣扣,暴露胸部。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心脏除颤治疗系统自动进入非同步除颤状态。,5.选择电极部位: 1)左右位:

8、标有Apex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锁骨中线第45肋间。另一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中线第23肋间。 2)前后位:两电击分别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水平及左肩胛下区。 6.快速用酒精棉球将电击部位皮肤去脂擦红,范围同电极板大小,避开监护导联线及电极膜,用干纱布擦干。,7.将导电糊均匀涂抹于电极板上。 8.能量选择:按要求确定合适的除颤能量。房颤100-200J单相波,房扑、室上速50-100J单相波,室颤等(非同步除颤者)无需麻醉,尽快除颤,360J单相波,150J双相波。儿童4J/KG. 9.充电:按下除颤手柄上的充电键,仪器将有一声持续的蜂鸣音和OK信号指示灯亮起,表示充电完全,10.放

9、电除颤:两电极板紧压病人胸部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连接,不能有空隙(压力11-14kg),用两拇指持续按压除颤手柄上的放电键迅速放电除颤(电击前要确定非同步状态、警告所有在场人员离开患者;电击时,严禁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其它连在患者身上的任何设备,以免出现意外电击)。 11.立即观察示波心电活动,心脏听诊,继续进行有效复苏。 12.复律后继续心电、血压、呼吸监护,直至病人清醒,心律稳定。,13.无效时可重复除颤,3次除颤后患者循环体征未恢复,应实施1分钟CPR,若仍为室颤,再行1组3次电除颤( 如1次电除颤成功,不必再作第2次)然后再实施1分钟CPR, 并立即检查循环体征,直至“无除颤指证”。 14

10、.根据需要选择同步状态时,按下SYNC同步键,应观察监护器图象,看直流电除颤标志是否附于R波中,若附于上时,操作按上述程序。 15.关电源、用纱布擦净病人皮肤,擦净电极板,整理用物。,提问题,1.除颤的效果评价(非同步):电击后5秒鈡心电显示心搏停止或非室颤电活动均视为电除颤成功。 2.再除颤指征:3次除颤后患者循环体征未恢复,应实施1分钟CPR,若仍为室颤,再行1组3次电除颤( 如1次电除颤成功,不必再作第2次)然后再实施1分钟CPR, 并立即检查循环体征,直至“无除颤指征”。 3.无除颤指征:无循环体征,继续行CPR;循环体征恢复。,职业规范行为,背齐用物,病员准备,开机,连接心电监护仪,

11、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记录,除颤完毕整理用物,观察除颤效果,充电、放电,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360焦耳,双相200 焦耳,如室颤持续存在,应按 30:2进行持续胸外按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颤应再次除颤,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下和心尖部;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证导电良好,电除颤操作流程图,三、操作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同步、非同步电复律指征。 2.同步电复律的术前准备。 3.术中病人正确安置、麻醉、能量选择、操作注意点(如放电除颤时两电极板紧压病人胸部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能有空隙;电击,时,严禁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其它连在患者身上的任何设备,以免出现意外电击)。 4.复律后继续心电、血压、呼吸监护,正确处理并发症。 5.两电极板间距不得少于13CM。 6.除颤完毕不要立即将除颤电极移开。,质量要求,1.熟悉机器性能 2.操作熟练、动作敏捷、符合抢救需要 3.电击部位准确、有效、安全,注: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三个因素,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波及控制起搏心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