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2012肺炎克雷伯与痰液标本检查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273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2012肺炎克雷伯与痰液标本检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2012肺炎克雷伯与痰液标本检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2012肺炎克雷伯与痰液标本检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2012肺炎克雷伯与痰液标本检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2012肺炎克雷伯与痰液标本检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2012肺炎克雷伯与痰液标本检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2012肺炎克雷伯与痰液标本检查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痰液和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查及肺炎克雷伯菌培养鉴定,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染色,肺炎克雷伯菌荚膜染色,肺炎克雷伯菌的菌落特征(血琼脂平板),肺炎克雷伯菌的菌落特征(MAC),肺炎克雷伯菌粘丝试验,肺炎克雷伯菌KIA(A A )、MIU(),8,目的要求,掌握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和报告方法 掌握肺炎克雷伯菌的培养特征、主要微生物特性及鉴定方法。 了解呼吸道标本的采集方法。,9,器材和试剂,1、标本:痰液标本 2、菌种:肺炎克雷伯菌 3、培养基: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克氏双糖斜面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微量生化管等。,10,4、试剂:氧化酶纸片、3%过氧化氢、革兰染色液、无菌

2、生理盐水及生化管配套试剂。 5、其它 :显微镜、培养箱、小试管、载玻片、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火柴、非发酵菌生化编码表等。,器材和试剂,11,1. 鼻咽拭子 采集时,患者用清水漱口,对光而坐,头向上仰张大口,用压舌板轻压舌根,取无菌鼻咽拭子绕过悬雍垂,在鼻咽腔、悬雍垂后侧反复涂抹数次小心取出,避免接触口腔部其他组织。 2咽拭子 将拭子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用压舌板轻压舌根,暴露整个口咽部。先用拭子轻擦扁桃体表面后弃去,再取1支湿润的拭子轻压扁桃体,擦取挤压出的分泌物,或擦取伪膜等病变部位。,标本的采集,12,13,3. 痰液标本 (1)自然咳痰法:受检者用清水溯口数次后,用力咳嗽自气管深部将痰

3、咳出吐至无菌容器中。对痰量少或无痰等咳痰困难者,可雾化吸入45左右的10%氯化钠水溶液,使痰容易排出。对于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气管,使其咳嗽而取之。,标本的采集,14,(2)气管镜采集法:用气管镜在肺部内病灶处直接吸取标本,或用气管刷采取标本。 (3)气管或环甲膜穿刺法: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标本的采集,15,痰液标本常见的分离菌,16,血平板 巧克力平板 中国蓝平板,鼻咽拭子,直接涂片染色检查 革兰染色 异染颗粒,初步报告,白喉棒状杆菌培养,菌落形态、涂片染色 初步报告,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检验程序,常规培养,百日咳杆菌培养,血清斜面培养基 鸡蛋培养基,鲍-金培养基,亚碲酸钾血平板纯培

4、养,菌落形态、涂片染色,17,检验程序,18,1、肉眼观察:下呼吸道标本为痰液,选取脓血性的痰液用于细菌学检验。异常恶臭的脓性痰,常见于肺脓疡患者,而且可能与厌氧菌有关。痰液中有颗粒状、菌块和干酪样物质可能与放线菌病和曲霉菌感染有关。,痰液标本检验操作流程,19,2、涂片检查:挑选痰液中脓、血性部分涂片,干燥固定后,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如发现形态典型、有特殊结构,初步可以确定所属菌属或种的细菌,可直接报告。 如查见革兰阳性葡萄状排列的球菌,可报告“痰液涂片查见革兰阳性球菌,形似葡萄状”;,痰液标本检验操作流程,20,如查见革兰阳性双球菌、矛头状、有明显荚膜时,可报告“痰液涂片查见革兰阳性双球菌

5、,形似肺炎球菌”。 如不能直接确定菌属或种的细菌,可报告“痰液涂片查见革兰性菌”。如果痰片中均为鳞状上皮细胞,则应视为不合格标本。,痰液标本检验操作流程,21,3、分离培养: 1)痰液标本的前处理 A. 均质化法:加入等量的PH 7.6 的1% 胰酶溶液,放置35、90 min使痰液均质化;,痰液标本检验操作流程,22,B. 洗涤法:取无菌平皿4个,加入无菌生理盐水20ml ,将痰液标本放入第1个平皿中,用接种环用力震摇,将脓痰分散为小块悬浮于盐水内,将小块脓痰取出依次放入第2、3、4个平皿中重复以上操作。最后在第4个平皿收集脓痰小块,接种于平皿。同时接种未经洗涤的痰液标本,作为对照。,痰液标

6、本检验操作流程,23,2)取经过前处理的痰液标本分别接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中国蓝平板。巧克力平板置5%10% CO2 环境培养,其他平板于普通环境35孵育1824h 。根据菌落形态,细菌染色观察,进一步进行鉴定。,痰液标本检验操作流程,24,特殊菌的培养,1.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无菌吸管加前处理标本2-3滴于罗-琴培养基35孵育至8周,每周观察一次; 2.嗜肺军团菌培养:取气管分泌物接种于活性炭酵母琼脂(CYE)或费-高(F-G)平板,35、2.5%CO2培养,每天用肉眼观察,直至第14天; 3.百日咳鲍特菌的培养:将标本直接接种在鲍-金培养基上,置有盖的玻璃缸(缸内加少量的水,并在水中加少许

7、硫酸铜,防止细菌及霉菌生长)中,35 孵育35天。,25,4. 白喉棒状杆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血清斜面或鸡蛋培养基,35 孵育8-10h观察; 5.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并在平板中央接种一直线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四角点种),35、5%-10% CO2环境孵育18-24h。 6.脑膜炎奈瑟菌培养:将鼻烟拭子接种于已保温在350C的卵黄双抗平板上,35、5%-10% CO2环境孵育1824h。,特殊菌的培养,26,结果报告,1.如发现可疑致病菌落,则进行涂片染色观察、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得出报告“检出x x细菌,并报告该菌在培养基中的大慨比例”; 2.如无致病菌落生长,则

8、继续培养至48h,平板上均为咽部正常菌群生长,无可疑致病菌落生长,则报告“正常菌群生长”; 3.如虽在平板上未发现特定的致病菌,但某种常居菌比正常情况明显增多或近似纯培养,考虑可能菌群失调或菌群交替症,也可进行鉴定后报告“x x菌纯培养”或“x x菌生长旺盛”。,27,注意事项,1.上呼吸道标本要及时送检,防止干燥。采集时尽量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 2.痰液标本最好采取晨痰。 3.上呼吸道有大量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并不致病,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某些因素作用下,可以侵入下呼吸道致病。特别是在抗生素作用下或在大量正常菌群掩盖下,致病菌难以检出。,28,一、痰液标本 分区画线接种到血平板、中

9、国蓝平板 二、提供的菌落 1、进行涂片G染色观察细菌形态; 2、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3、接种于半固体、克式双糖培养基; 4、接种到各种肠杆菌科生化鉴定培养基中; 三、放入35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具体实验操作,第一天的主要操作:,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表,标记为红色的加石腊油,30,1. 取出标本分离培养的血平板、中国蓝平板观察平板上的菌落形态、颜色;,具体实验操作,第二天的主要操作:,31,2. 观察半固体培养基,具体实验操作,第二天的主要操作:,32,3. 观察克式双糖培养基,具体实验操作,第二天的主要操作:,33,4. 观察生化反应,查表鉴定,具体实验操作,第二天的主要操作:,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表,标记为红色的加石腊油,35,5. 根据以上的鉴定,报告出鉴定结果,具体实验操作,第二天的主要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