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162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与防治原则,一、细菌感染的诊断,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 细菌的非培养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病原菌的检验程序,药物敏感试验,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检测技术,1、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标本的处理,When? What? How? 何时取,取什么,怎么取?,如何保持细菌的活性,When?,尽早采集: 在发病的早期或急性期采集标本 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如使用过抗生素应在申请单上注明)。 选择不同采集时机和标本种类: 不同病程致病菌在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不同。

2、,What ?,根据病史与临床表现确定标本采集的类型与部位,尽量采集病变明显部位标本。 食物中毒 : 可疑食物, 呕吐物, 粪便 痢疾:脓血便 败血症: 血 化脓感染的病灶,How ?,无菌采集。 无菌标本:脑脊液、血液、穿刺液等。 有菌标本: 无菌容器 根据目的菌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以保证目的菌的活性。 (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L型细菌) 安全采集,污染:环境,正常菌群,上呼吸道标本采集,标本:鼻拭子、咽拭子 上呼吸道存在正常菌群,在采集标本与结果分析时应予考虑。,直接涂片检查;分离培养。,标本:痰液、支气管灌洗液等。 采集时间:晨痰,且在取痰前用清水反复漱口。 方法: (1)

3、自然咳痰法: (2)气管镜下采集法; (3)气管穿刺法。,下呼吸道标本采集,直接涂片检查;分离培养。,1.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其他所有的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之内送检。 3.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 4.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置于4保存。 5.送检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注意防护。,标本的处理,时间?保存?,保持细菌的活性,1早期采集,不同病程不同标本。 2无菌采集 3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新鲜标本。 4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 5. 采集适量标本。 6. 安全采集。 7. 及时送检,注意保温。,标本采集和处

4、理的一般原则,安全、有效地采集到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2、细菌形态学检查,观察细菌形态、排列、结构和染色性。 有助于对病原菌的初步识别,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了解有无细菌及大致的菌量。,形态学检查方法,不染色法:悬滴法 压片法 染色法:革兰染色法, 抗酸染色法。,细菌不经染色直接镜检,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初步鉴定细菌。 常用的方法:压滴法和悬滴法。,不染色标本,单染色法:只能观察微生物的大小、形状和细胞排列状况,但不能鉴别微生物以及其特殊构造等。 复染色法: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液进行染色,有协助鉴别微生物的作用,故也称鉴别染色法。 常用的

5、有: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荧光染色等。,常用的染色方法,1. 革兰染色(gram stain),G+球菌 G-杆菌,丹麦C.Gram于1884年创建,用于细菌分类学研究,革兰染色的意义,初步识别和鉴定细菌。 为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了解病原菌的致病性。,3、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培养基的种类和选择 细菌分离及培养的方法 细菌生化反应和鉴定,4、细菌的非培养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细菌毒素的检测 动物实验,免疫学检测,基本原理 依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 或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 细菌抗原的检测 体内抗体的检测,快速,简单、敏感,特异

6、性强。,二、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主动免疫 自然免疫 患病、隐性感染 人工免疫 疫苗、类毒素 被动免疫 自然免疫 胎盘、初乳 人工免疫 抗毒素、丙球,人工免疫,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类毒素等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的抗病能力。 生物制品:人工免疫的免疫原、免疫血清、细胞制剂及诊断 制剂的生物性制剂。,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 作用:特异性预防,,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死疫苗 活疫苗 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 核酸疫苗,死疫

7、苗与活疫苗的比较,人工被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 作用:治疗,紧急预防,抗毒素,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丙种球蛋白(麻疹、甲肝、脊髓灰质炎),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小 结,细菌的致病机制 细菌的致病的物质基础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详见免疫学) 感染的类型 医院感染 细菌感染的诊断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人工免疫的方法和特点,思 考 题,细菌致病的相关因素和物质基础 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 机体抗菌免疫的特点 何谓带菌者 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的类型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人工免疫的方法和特点,谢 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