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1年教师资格证6-11)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110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11年教师资格证6-1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教育心理学(11年教师资格证6-1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教育心理学(11年教师资格证6-1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教育心理学(11年教师资格证6-1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教育心理学(11年教师资格证6-1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11年教师资格证6-1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11年教师资格证6-11)课件(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吕英军,E-mail:,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概述 一、知识 信息及其组织;反映;主观表征 感性知识(感知+表象)理性知识(概念+命题)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形式与复杂程度 符号;概念;命题 新旧关系 下位 派生类属 相关类属 上位 并列结合,三、知识学习的过程 过程:获得保持提取 问题:同化保持应用 四、知识学习的作用 学校教学 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 创造性,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感性经验,思维加工,一、知识直观 (一)知识直观的类型(三种直观的优缺点) 1、实物直观 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进行学习。 优:学生对从实物直观中得到的感

2、性经验感到亲切、真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应用。 缺:实物直观的应用受到时空限制与感官限制;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2、模象直观 利用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进行的学习。 优: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大大地扩充了直观范围; 缺:所获得的感性经验的鲜明性和完整性不如事物直观;如不伴随词的说明,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感性经验。 3、言语直观 通过学生对形象化的语言的理解进行的学习。 优:运用范围广泛,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想象;有利于走向概括。 缺:用言语引起的表象不如实物和模象鲜明、完整、稳定,并且受学生个人经验的影响。,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一、记

3、忆系统及其特点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容量:很大 时间:短暂(图像不到1秒;声像24秒) 重在集中注意 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 时间:较短(5秒2分钟) 容量:72 组块 借助组块的扩容性,增大信息量;及时复述,促进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 容量无限:前两种记忆,特别是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制的。 保持时间很长:长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是按时、日、月、年计算的,最长可以保持终生。,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一)遗忘及其进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理论解释 1.痕迹衰退说 2.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3.同化说(

4、奥苏伯尔,积极消极) 4.动机说(弗洛伊德,压抑理论),弗洛伊德:心理结构,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深度加工材料 有效运用记忆术 进行组块化编码 适当过度学习 合理进行复习,圆周率 3.14159*26535*897*932*384*626,山巅一寺一壶酒, 尔乐苦煞吾; 把酒吃,酒杀尔, 杀不死,乐尔乐 。,50位(4338327950288419716979715058) 此山山花杀尔去(4338327),酒壶令尔白白死(9502884),要求吃药(1971),老朽吃酒吃一壶(6979715),冷(0),我怕(58)“,【模拟题】,一、选择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5、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

6、存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认识的过程称为( ) A.定势 B.

7、变式 C.直观 D.表象 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等进行的教学形式称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下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合题学习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上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

8、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教师存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A)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二、填空 知识直观的三种方式分别是( )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能够突出直观对象特点的感知规律包

9、括( )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依据学生对知识概括抽象程度,知识概括可分感性概括和( ) 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称为( ) ( )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使突出本质特征。 比较的形式主要有同类比较和( ),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 )个组块。 遗忘的规律是( ) 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 ),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 ) 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等帮助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叫( ) 过度学习达到( )时,记忆效时最好。,三、名词 知识 四、简答 知识学习的作用 有

10、效知识概括的方法 五、论述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第一节 概述 技能:练习合乎法则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 心智技能,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特点,操作技能: 对象的客观性 (物质性客体或肌肉) 执行的外显性 (通过肌肉运动实现) 结构的展开性 (不能合并和省略),心智技能: 对象的观念性 (客体在脑中的主观映象) 执行的内潜性 (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 结构的简缩性 (高度省略和简化),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定向;模仿;整合;熟练 各阶段的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与灵活性; (2)动作结构:动作的协调化; (3)动作控制:

11、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动作反馈由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 (4)动作效能:紧张感、疲劳感,心理能量与体力的消耗,培训要求 准确示范与讲解 必要适当的练习 练习曲线体现的练习的共同特点与规律: 第一,开始阶段,进步快; 第二,中间有明显的或长或短的停滞期(高原期); 高原现象:一个人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成绩暂时停滞的现象。 原因:注意分散,兴趣下降,疲劳,厌倦及意志品质较弱;练习过程中,需要从新的认知结果代替或改变旧的认知结构,但一时又无法改变。 第三,后期进步较慢; 第四,总趋势向前,但进步缓慢,有时还会退; 充分有效的反馈 稳定清晰的动觉,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一、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一

12、)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心智动作形成的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认知阶段 联结阶段 自动化阶段 (三)我国学者的观点(冯忠良)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二、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 创拟确定模型、检验修正模型 三、心智技能的分阶段理论 (一)原型定向 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 (二)原型操作 即把主体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通过之一阶

13、段,学生获得了程序性知识,并且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完备的动觉映象,为内化奠定了基础。 (三)原型内化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嵌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分三步完成: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内部言语动作。,四、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三)适应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模拟题】,一、选择 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称之为( ) A

14、.绘画技能 B.创造技能 C.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 技能的形成,在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红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暂停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 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

15、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内潜的、简编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 )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二、填空 操作技能的特点有:对象具有客观性、执行具有( )、结构具有展开性。 心智技能的特点有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 )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 )、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前苏联心理学家( ),安德林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 )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三个阶段分别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 我国心理学界通常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创拟确立模型和( ),三、名词 技能 操作技能 心智技能 四、简答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第八章 学习策略,概述 典型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训练,第一节 概述,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特征: 主动性 有效性 过程性 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