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083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1,2,3,4,学习任务:,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路径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 重点:学科知识体系 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 重点:学生做些什么 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重点:学习者的需要,案例:,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此外,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不同的取向。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教学内容 选择

2、的不同 取向,道德主义取向,社会取向,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在道德主义取向中,选择作为教学内容的,是以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为主。至于其他内容如科学技术、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则没有涉及,或者很少涉及。这种道德主义取向在中国古代是很典型的。在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期,培养目标主要集中于道德的方面,因此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道德来选择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例如,朱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几乎全部包含在他晚年所组织编写的礼仪经传通解一书中,该书由六部分组成: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王朝礼和丧祭礼,其中学礼是基本的部分。,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社会取向主张,学校教学应该直接满足当前社会生活需要

3、,为满足当前社会生活的需要服务,因此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当前社会生活需要为主要的依据。这种选择教学内容的取向,在教育史上和当代的教育实践中都大量存在。,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例如,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政治统治人才服务的,而当时统治者用于从事政治活动的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再如,在古希腊的斯巴达,社会生活要求学校培养军人,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军事方面的内容。 又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生活以政治斗争为主的,由于强调学校教学内容要符合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在学校教学内容中,有关政治斗争的内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4、1,2,3,4,学习任务:,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路径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习者的经验为主导取向,即以学习者的经验为核心整合学科知识、整合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 因此,在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到学生方面的因素,也要考虑到学科知识价值的问题和知识能力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时要求遵循以下原则。,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目标性原则 课程与教学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

5、分,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内容选择必须依照目标,即有什么目标,便有什么内容,让目标和内容取得一致。 基础性原则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所选内容不仅应包括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应包括学生继续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心理性原则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为特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而选择的,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内容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生活性原则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一份子,是

6、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人。所以,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到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即在选择内容时,应该尽可能地联系社会需要,以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较好地发挥社会效用。,1,2,3,4,学习任务:,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路径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价值观,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受过教育的人是素质水平较高的人。 受过教育的人是掌握、占有和享受了一定知识的人。 受过教育的人是学会了学习的人。 受过教育的人是有主体性的人。,确定

7、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价值观,教学内容体现发展性与现实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生命活动 关注学生的特有文化,增进师生间的互动性 教学设计的弹性化与教学形式的生活化。,确定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即确定与特定课程价值观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要素,形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主要表征形式教材。,1,2,3,4,学习任务:,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路径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路径分析,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慎重引用课外资源,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随时应变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点”得当,教材内容不等

8、于教学内容,三个中心,知识又以课本教材为中心,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四个 概念,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以语文这门课程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语文教材常用的有“读本”、“学本”、“课本”三种类型,我们这里所探讨的语文教材指的是课堂使用的语文读本。,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是什 么”的问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性的 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 “用什么教”的问题为了使较为广大的学生 较

9、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语文教材编制者提 供“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建议。,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启示:,审慎地对传统教材作必要的改动与增删,应敢于割舍非基础性和不必要的内容,要肯于花费时间去精心安排,认真设计 。 教师要紧密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在教材内容出现滞后的时候,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新闻报道、报刊资料等都可以通过教师的采拮加工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其服务于教学目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路径分析,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慎重引用课外资源,随时应变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点”得当,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1.

10、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2.每堂课的容量要适当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取舍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凝聚着教师的学识和智慧,具体来说,是教师设定的整篇课文的目标和课时目标。根据目标决定取舍,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目标不符,就要下决心舍去。,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3.“板块”化的教学内容设计 教师对知识的外延和内涵有充分理解,在对学生思维作必要预测的基础上

11、,将各知识点设计成若干内容板块,分布在教学各环节中,视学生课堂实际反映进行“块移动”,教师愿意去倾听学生的“发现”,并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案例: 在第四册土壤中有些什么的第二课时土壤中非生命物质的教学中,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主要指的是空气、水、有机物、矿物质等,教科书为此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先易后难地引导学生对土壤的组成物质进行不断深入地认识。教学也就往往设计单一的教学方案,依次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证明。 如有的教师用课件代替实验演示实验过程,这样的教学流程和教材上教学材料的主观顺序基本一致,尽管整个教学过程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但这

12、仅仅从知识内容出发。离开了教育学的具体行为,特别是低估了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其实这节内容学生对土壤的基本组成还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并不是一无所知。,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上述设计具有更大的弹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猜想设计,班级分小组对四个“板块”的内容(土壤中的组成)同时进行设计实验并证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的设计实验方案。这样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地认知土壤的基本组成,共同完成本节内容,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不是单一地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习。,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4.设计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非模拟者。教学工作不应仅仅是由教师将

13、一个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在体验中建立新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体验和感悟所学知识是行之有效的以人为本的教学。,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5.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应当具有趣味性,一堂课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会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来说,首先是考虑学生的兴趣。在所选择的课文当中,哪些东西是孩子感兴趣的,教师要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有滋味的来学习课文。但儿童的兴趣点有时会与教学重点不一致,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这种矛盾

14、。,三个儿子讲述的是苏联的儿童故事。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可是有的小学生兴趣不在这里。我们听课时发现,有的小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古怪,比如“一桶水很重,妈妈拎不动,小孩怎么拎得动呢?”孩子们说:“他虽然只能走几步,只能走几米,但是他拎几步,也就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让妈妈少受点累。这个孩子哪怕拎不动,也要帮妈妈去拎。”这样,老师很巧妙地把学生提出的一个比较古怪的问题,转化为了跟课本的人文内涵相一致的问题,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了教学重点。这就是教学智慧的体现。,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不仅要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当出现学

15、生的兴趣点与教学设计不一致时,还需要学会机智地化解矛盾,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教学的重点。,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路径分析,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慎重引用课外资源,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随时应变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点”得当,随时应变地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只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就要抓住它,随即调整教学内容,而不必担心教学的进程偏离先前预设的轨道。,吴老师在小学数学中教学“十几减6” 时,教学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共同学习。可是,刚出示例题,几位学生脱口说出了结论,吴老师意识到学生已有十

16、几减8、十几减7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所以,能独立学会今天的内容。于是,吴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自由方言,学生们有的说道理,有的出题目互相考问,有的甚至向老师挑战,所问的内容也跳出了这节课的知识,甚至是没学过的,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诚笃相当高。,案例中的这堂课完全脱离课原有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意外的信息,让吴老师调节了教学的行为,改变了一堂课的进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启示:,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研究水平的高低也体现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当然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还是要通过学生学习后的变化反映出来。 教学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文本载体,而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课堂教学的一般意义上讲,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发生关系,如果教师所准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发展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就要及时调控原有的教学内容,握突发的教学素材,引导和利用突发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路径分析,教材内容不等于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