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8827022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了缘品藏红楼梦之三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1.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醉红百年匆匆过,西楼葫芦耐琢磨,情梦一觉万境空,好了歌起幻缘破。这是我读红楼梦写的一首小诗,一部红楼梦可说是“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心境,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想。如何读红楼梦最受益?恐怕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读法,我所谈的也仅是一己之见,读者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去体悟。前文有言,我是结合“收藏、文献和文本”读的红楼,以“见物、见人、见历史”的方式去读的红楼梦。其实,红楼梦文本已经把读红楼的方法告诉了我们。比如,第

2、一回里“甄世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前面“此开卷第一回也.”,这是后人读红楼梦的评语录入的,不可受其误导而全盘接受。我认为开始当在“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深有趣味。”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读红楼梦要以“玩”的心态去读,还要“细”玩,才能深刻品味到红楼之趣。当然,千万别让作者把我们忽悠了。作者善于利用语言文字的“谐音”和“偏旁”去含沙射影。他可不是让你随随便便地玩红楼。一部红楼梦里,荣宁二府最有力量和背景的就是贵妃元春。这是春天的伊始,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玩”字拆开就是从“元”始而玩“王”,这正是石头变玉的关键,整部书告诉你的是九王夺嫡的真实故事,当然也有人把

3、本书变成反清复明的各种隐晦故事。这正是我们之前所说“千人千面千红楼”。作者怕我们不懂,不断的暗示我们:“只愿世人当那醉余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 不但是洗了旧套,换新眼目, 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 不必那谋虚逐妄。我师意为如何?”这一“把此一玩”,可千万别轻易放过。作者还递给我们解开红楼梦谜语的一把锁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也是道德经告诉我们的“正言若反”的道理。这句话还可倒过来变成:“真作假时假亦真,有为无处无还有”。还要进一步明白作者还有一层意思,“女作男时男是女”。这才不被他的满低荒唐言所马虎过去。这也是作者告诉我们的深一层的道理。哪里是写“女子”,明明是写“

4、男子”。这只是为了躲避清代灭门操家的文字狱,不得不采取的如此迷一般的隐喻写法而已。我们随着作者剥笋似的剖析,层层深入,从好了歌到甄世隐的解好了歌,终究会明白作者的深趣味,“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最后,红楼梦展示的结局是薛宝钗披上嫁衣,终嫁宝玉,夺得了皇位。作者从这种皇位争夺,家族变迁,个人命运的无法把握,揭示了世事“无常”的根本和“万境皆空”的人生道理。红楼梦在第一回里告诉我们从“石头记”到情僧录、到风月宝鉴再到金陵十二钗,最后归结为红楼梦的读书思路。从石变玉,又变回石头,重新归位的石头已经不是那块“自怨自愧,日夜悲哀”的普通补天剩石,而是具备灵性、历劫而归的圣位之石玉玺。实际上

5、,上述所言,并没有直接回答“如何读红楼梦最有益”的问题。我始终认为,应该以“整体观、辩证观、历史观”去看红楼梦,并结合读者本人的阅历,去体悟红楼梦最有益。红楼梦里的人生百态,儒释道的融会贯通,非一般小说可比,堪称一部历史社会教科书。红楼梦第二回里“智通寺”那副对联,已经提醒千万颠倒梦想的众生“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尘中的芸芸众生,绝大多数都会在名与利的争夺中不见棺材心不死,身进棺材仍伸手。这就是社会的实情,“放下”二字好写,做到不易,等到“忘缩手,想回头”之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前面说到“千人千面千红楼,百读百味百生变”,研究红学的专家们一般分成两大派:一是索隐;二是考证。各

6、有各的“道理”,然而亦都让人有隔靴搔痒甚至不着边际的感觉。那么“甄士隐”隐藏着的“真是寅”的曹寅,又把什么“真事”隐在红楼梦里呢?这正是我小诗所言:“西楼葫芦耐琢磨”的所在,也是红楼梦作者告诉我们的:“说来虽近荒唐,细玩深有趣味。” 这里的“深趣”必须“细玩”,才能得其“真味”,此味当然不能离开“西楼葫芦”,否则就不“耐琢磨”了。 在我一封写给红学研究前辈的信中有言:“整部红楼梦都在演绎着葫芦庙里外的故事,都在摆乎葫芦里卖的那无常药。大观园就是一个大葫芦,园里园外即是葫里葫外,细细一品,如是而已”这里我再把“细细一品”深入一下。下一节我们谈谈如何读红楼梦最受益(二)(2 . 细细一品,如是而已)。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即将呈现,敬请关注!想了解更多,关注了缘品藏公众号 +(LYT-Collec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作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