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956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泉,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以下特征: 1.突发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一般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易预测的,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转归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公共属性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危及的对象,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有事件发生时在事件影响范围内的人都有可能受到伤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

2、点,3.危害的严重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危害既可以是对社会造成的即时性严重损害,也可以是从发展趋势看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4.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甚至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参与这项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涉及多系统、多部门,政策性很强,因此,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才能最终恰当应对,将其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类。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直接导致的即时性损害

3、。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的继发性损害或危害,例如,事件引发公众恐惧、焦虑情绪等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知传染病的暴发、不明原因疾病的出现甚至暴发、食物中毒与食品安全事件以及毒鼠强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发现这些事件的单位应该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多年来,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传染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2003年5月12日,我国国务院以第376号国务院令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过去的经验管理上升到法制管理,对进一步提高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

4、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其性质或成因可分为: 1、自然灾害 2、传染病暴发 3、食品安全事件和食物中毒 4、生产事故与环境污染事件 5、生物与生化恐怖事件 6、扰乱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行为 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其发生的规模和程度可划分为: 1、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2、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3、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疫情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两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

5、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涉及多个省份,并有扩散趋势。,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周边以及与广东省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区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

6、(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两个以上的县(市、区)。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1个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包括佛山市在内的两个以上地级以上市。,重大(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霍乱在1个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包括佛山市在内的两个以上地级以上市,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两个以上县(市、区),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两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重大(II级)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区)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用药出现人员死亡。,重大(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含50例),或死亡5人以上。 11、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市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

8、病10例以上,或波及两个以上县(市、区)。 3、霍乱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两个以上县(市、区),或地级以上市城区首次发生。,较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1周内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在1个县(市、区)范围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较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8、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腺鼠疫在1个县

9、(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霍乱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含9例)。,一般(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含9例),未出现死亡病例。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一般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提出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1、应急指挥机构 2、日常管理机构 3、专家咨询委员会 4、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 医疗

10、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开展应急处理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

1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有关单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处置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措施,1、各级人民政府 2、卫生行政部门 3、医疗机构 (1)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措施,(2)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

12、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4)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身体伤害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措施,(5)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置。 (6)开展科研与国际交流:开展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诊断试剂、药品、防护用品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国际合作,加快病源查寻和病因诊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措施,4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突发公共卫

13、生事件信息报告:国家、省、市(地)、县级疾控机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疾控机构人员到达现场后,尽快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地方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对突发事件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并向相关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措施,(3)实验室检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在地方专业机构的配合下,按有关技术规范采集足量、足够的标本,分送省级和国家应急

14、处理功能网络实验室检测,查找致病原因。 (4)开展科研与国际交流:开展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诊断试剂、疫苗、消毒方法、医疗卫生防护用品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国际合作,加快病源查寻和病因诊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措施,(5)制订技术标准和规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全国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中毒事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6)开展技术培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培训。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报告范围: 1、传染病

15、 2、 食物中毒 3、职业中毒 4、其他中毒 5、环境因素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报告范围: 6、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7、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8、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9、医源性感染事件 10、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传染病,1、鼠疫:发现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1、传染病,5、炭疽:发生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皮肤

16、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1、传染病,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风疹、流腮、水痘: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 例及以上死亡。,1、传染病,11、登革热:1 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 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2、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高发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