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6895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哲学]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哲学]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哲学]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哲学]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1,2012 年 考 研 辅 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 政 治 经 济 学 原 理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学原理的内容结构及内在联系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归宿。马恩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思想精华的扬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指明了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正确道路,构筑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就在自己的先锋队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不断探索革命的正确道路,其中一些国家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社

2、会主义社会。各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不断创造条件。因此,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的。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有其艰巨性和长期性,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

3、持和改善党的领导。,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内容结构】,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政党,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重点难点】,1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 2.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5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 领导作用;,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问题解析】(番号前带号的为重点问题、带为难点问题),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019/

4、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贡献 他们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

5、培礼,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4)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

6、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2011年考题,(多项选择20)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思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CD ) A.阶级斗争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单项选择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巴黎公社工人起

7、义 D.资本论的发表,问题设计,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2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2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资本主义还在变化之中,世界格局的变化也是复杂的,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必将会遇到

8、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2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并不意味着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进人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

9、国家内获得胜利” 的结论。,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2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单项选择1:针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马克思 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 产婆”,这表明( A )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不可并存 D.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可以相互取代,问题设计,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向全世界表明,

1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2)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一个时期(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第二个时期(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第三个时期(1921年初)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

11、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等。,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2011年考题,(单项选择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B )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

1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3)苏联模式 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逐渐确立了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1)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高速度和重化化、经济体制的过度计划化; (2)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

13、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多项选择1: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 ) A.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 B.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C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D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14、,问题设计,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 4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 4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多项选择1: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了巨大贡献,其表现为( ABCD ) A.社会主义开

15、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B.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C.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问题设计,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5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1)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要点提

16、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5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核心。 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要点提示,2019/4/22,重庆大学 陈培礼,5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在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过巴黎公社、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