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绪论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8932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9.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心理学绪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犯罪心理学绪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犯罪心理学绪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犯罪心理学绪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犯罪心理学绪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绪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心理学绪论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法与犯罪心理学,课程介绍,参考教材: 司法心理学,吴宗宪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刘邦惠,科学出版社,2004. 犯罪心理学,姚峰,法律出版社,2015. 犯罪心理研究,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课程内容,你会接触到以下这些内容:,课程内容,犯罪心理类节目:,课程内容,犯罪心理类节目:,非常嫌疑犯,八面埋伏,沉默的羔羊,课程内容,犯罪心理类电视剧:,课程考核:,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本学期共考勤3次,3次不到没有平时成绩。,什么?你说期末不考试?,学习犯罪心理学的目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实践服务,通过对犯罪心理的

2、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研究,为家庭、学习和社会提供一些犯罪心理学的科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培养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为保证社会安定做出贡献。 为公安、司法、监狱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罪犯等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以增强他们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绳之以法”的威慑性与犯罪防控?,加强立法是否能有效减少或制止犯罪行为? 明文的法律规定对已有犯罪动机的人其威慑作用究竟有多大? 2004年马加爵案件后,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曾有这样一段问答:,“孩子都懂杀人偿命,你没想到这点?” “这我知道,我已准备付出这个代价。” “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

3、是!”,2004年北京石景山区曾发生一起四少年绑架杀人案,四名作案人均未满18岁,作案前他们居然如此策划:“咱们要 做就做个大的(指杀人),反正咱们都不到18岁,法律上没有死罪”最后他们肆意杀害一名与他们同龄的同学,还向其家人索要150万元。,课程要求,知识要求:,了解和掌握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基本知识 了解和掌握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 了解和掌握不同犯罪类型、犯罪主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了解和掌握犯罪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课程要求,能力要求:,能够使用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解释犯罪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能够分析解释不同犯罪类型犯罪

4、人和不同犯罪主体犯罪心理形成和变化规程,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过程。,犯罪心理学导论 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的预测与预防,本学期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 导论,人的三种属性:动物性、人性、神性,天使与恶魔同时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更多时候我们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而是一个社会的普通人!,不用去相信超自然的恶,人本身就囊括了所有的恶。 约瑟夫康拉德 犯罪心理第一季第一集引言,案例分析,2003年3月至9月,警方先后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地格林小镇工地生活区附近的草地、树林发现三宗杀人奸尸案。第一、第三位受害者均是捡垃圾的中年妇女,头

5、部遭受纯物重击而死亡;第二位受害者是一位卖淫女,脖子后面受木工斧子破死。三名受害者均是外地来京人员,其中一位在事发前还向别人借钱,说要买废弃的铁卡子。警方发现这三起案件作案手法非常相似抢劫、杀人、强奸。,心理画像,男性,身体瘦小,长相不起眼; 单身,或夫妻分居; 附近工人,可能是木工,社会地位不高; 有性变态心理或较严重的自卑;,破案思路,提取,确定三案是否为同一人所为; 对周边的工厂工人进行排查; 对与受害者有接触的人进行了解调查 对收购垃圾的人员特别是铁卡子的人员重点进行跟踪调查; 要求拾荒者配合警方展开工作,一有线索立即报警;,什么是犯罪心理学?,1. 狭义: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

6、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 广义: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相关概念?,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犯罪人,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被认定有罪的人。,在刑法学中的定义,在犯罪心理学中的定义?,“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个人利益

7、,以及侵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案例: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坏孩子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跟一些坏孩子到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接受教训,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请回答: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

8、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1)张某不交作业,经常旷课,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是违反校规校纪行为。 (2)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属于违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持刀爬进李大娘家盗窃财物和打伤李大娘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犯罪,说明了一个人如果不学法,不知法,就容易学坏、违纪、违法以至犯罪。违纪、违法和犯罪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就有可能从犯错误发展到违法、犯罪。,14岁以前,阿文学习成绩良好,从14岁起,阿文迷上了电子游戏,学习一落千丈。起初他是被人约去电子游戏机室一比输赢,结果毫无经验

9、的阿文输得一败涂地。为挽回面子,阿文整日泡机室,越来越上瘾,他开始尝试各种游戏:街霸、三国志、快打旋风。而阿文家里的钱也开始不翼而飞,阿文常夜不归宿。 由于玩游戏机输钱,阿文赊了机室老板1万多元,而且负债数额与日俱增。老板不耐烦,拼命催他还钱。阿文心虚了,但他不敢向父母要。走投无路之际,他绑架了邻居家的小男孩,向其家人勒索10万元。他没有如愿以偿地拿到钱,便把小男孩勒死了,这时他才16岁。 阿文被绳之以法,法院以绑架勒索罪判他无期徒刑。陪伴他在高墙度过慢慢长夜的只有“悔恨”二字。,从游戏机室入高墙,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什么是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犯罪心理,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10、的心理因素的总称。 犯罪行为,指在一定的犯罪心理支配和影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则具有外显性; 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则具有依存性; 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要素之一,Diagram 2,犯罪是一种行为! 思想不能构成犯罪!,犯罪是给他人带来痛苦或给社会带来危害的行为! 只有自己感到痛苦不是犯罪!,犯罪是违反刑律的行为!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是犯罪!,Diagram 2,要素之三,要素之二,犯罪三特征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惩罚性,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哪些人? 1、犯罪人 2、一般违法人 3、

11、虞犯(最有可能犯罪的6类人员) 4、刑满释放人员 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 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连环杀人恶魔 杨新海 畸变的心灵,一位民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那些被你杀死的人?” “我没想过。” “你觉得他们该死吗?” “我不知道。” “你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社会?什么叫社会?跟我有关系吗?” “你这一辈子最感激谁?“ “警察。“ “什么?你会感激警察?“ “这是真心话,我自从被抓住以后,警察已经给我买来两套新衣服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人这样关心我呢。“ “你出狱后,没想过走正道吗?“ “想过,可是谁领我走正道呢?“,在杨新海的脑子里,父母的恩情是

12、不可靠的,因为他觉得父母没有尽到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没有让自己读完高中,甚至没有钱给儿子娶媳妇;兄弟的感情是靠不着的,因为在他两次被劳教,一次被判刑的过程中,他的五个兄弟姐妹连一分钱都没有接济自己;朋友的情意更是不可靠的,那个海誓山盟要嫁给他的姑娘,在自己劳教释放后嫁给别人了。,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一)古代思想家关于犯罪原因的探讨时期 1、恶魔研究 2、“骨相学”、“面相学”、“天生犯罪论” (二)近代犯罪心理学思想的酝酿时期 1、刑事古典学派认为犯罪是自由意志的产物。 2、神经生理学派认为犯罪人犯罪是由于精神方面发生了重大质变。 (三)犯罪心理学形成时

13、期,颅相学,(1)脑由许多独立的器官和部位组成,不同的部位或器官产生不同的心理功能。 (2)心理功能包括记忆、野心、性欲、信赖、忠诚、良心共37种(后增至42种)均存在于大脑的特定部位,和这些部位相当的心理功能可分为情感和理智两种。 (3)任何一种心理功能如特别发达,其相当的颅骨部位亦表现出特别的形状。,天生犯罪论,“就在瞥见那个头骨的一刹那,仿佛突然间烈日照亮了大地,我看出了罪犯天性中的问题一个返祖的人!” 犯罪人论龙勃罗梭医生在1876年解剖一个罪犯时说,The Bad Seed 坏种,1956 美国 - 惊悚/剧情/恐怖,脑功能失常说,人体脑部遭受伤害而引起脑部功能失常,可能导致机能失调

14、、情绪失控和性格剧变,进而行为异常。,24岁的前海军陆战队员,于1966年8月1日,刺杀母亲后,随机射击了48人,其中18人被杀。 此前,他曾留言:“在我死后,我希望被解剖查看我是不是有精神病。”在尸体解剖后,医生发現他有一個非常严重的脑瘤。,疯狂的Charles Whitman,!,1945年,30岁的Raymond Fernandez在乘船旅行时,被一个装货口盖撞伤他的头顶。当他醒来时,明显地经历了人格转变。由以前谦虚有礼,变得好争辩,易怒与难以控制。在接下來的几年里在他女友Martha Beck的帮助下谋杀了位妇女。1951年在纽约新新监狱被处死。,谦谦君子成为谋杀17名妇女的杀人犯!,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二、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个体犯罪心理 (二)犯罪的社会心理学 (三)犯罪预测 (四)犯罪预防 (五)犯罪矫正,吴谢宇,董吉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