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66991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哲学]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哲学]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哲学]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哲学]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述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主要方针政策。,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社会”的含义? 2、如何理解“和谐”的科学内涵? 3、如何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4、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的思想的发展历程 实现社会

2、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 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孔子,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

3、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外国历史上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社会思想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已初步探索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毛泽东:“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

4、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 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为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

5、的重要的基础。,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和谐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理论。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

6、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

7、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视频:CCTV 构建和谐社会09.rmvb,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

8、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保证。,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

9、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是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条件。,视频:CCTV 构建和谐社会01.rmvb,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导、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10、、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二)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

11、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

12、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发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圈套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3、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优化教育结构 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4、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1、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2、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3、促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4、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加大个人收入分

14、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5、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6、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金,制定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办法,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2、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机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3、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

15、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4、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1、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2、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4、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5、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视频:CCTV 构建和谐社会02.rmvb,本章小结,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16、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思考题: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3、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阅读书目: 1、莫尔:乌托邦(社会主义发展史纲 冯秀珍著 )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9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