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6265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60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ppt]-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ppt]-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ppt]-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ppt]-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必修化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王云生 ,化学新课程,一 、怎样研究和使用新课程教科书,用课程标准的精神解读教科书 以教科书为教学范例 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从教学实际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以课程标准的要求解读教材: 把握整体结构与学习要求的层次、进度; 认识各专题中各单元学习内容的地位作用; 体会教材确定学习主题与学习材料、处理教学深广度的指导思想 , 把握教学主要内容。 把握必修教材中怎样落实实验技能、化学计算技能的学习要求、学习时序。 (思考:教科书建立了怎样的内容体系与结构,为什么这么处理? 教科书的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保留了什么?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了解各学

2、习要点与初中、选修模块相应学习内容的衔接与分工;知道教科书如何落实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关注社会与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化学科学的价值教育。),2。以教科书为范例设计教学方案: 参照教科书的教学活动安排,结合本校教学条件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特长、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包括,学习情景设置、学习活动设计、考虑活动组织方案、教师启发讲解与学习指导要点、学习反馈信息的获取与教学活动调整准备、依据学习目标进度选编复习与练习的作业。 3。从实际出发,在自备基础上吸取、借鉴同伴的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二、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学习下列核心

3、知识与重要技能: 了解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基本内容; 了解化学学习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学习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知识; 学习常见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题 1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研究对象(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认识化学变化本质、合成新物质),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认识摩尔,能用于简单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题 2 化学实验基础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初步学会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技能; 树立安全意识,识

4、别安全使用标识,形成良好实验习惯; 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完成报告,进行交流; 初步认识实验设计、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的应用。,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能根据组成、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道胶体; 根据生产、生活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合金的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道酸、碱、盐的电离,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检验;。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必修1,主题 1 物质结构基础 知道元素、核素涵义;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5、 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主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题

6、3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 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转化中、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必修2,必修1 认识化学研究什么-理解化学的基

7、本概念、基本思想 (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反应类型,物质的化学计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物质由微粒构成;原子结构及其研究的历程。) 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实验方法 (分离、提纯、检验、溶液配制) 学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其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化学研究的价值 (氯、钠、镁、铝、硅、铁、铜、硫、氮等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与应用),必修2 了解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学习元素周期律-认识微粒的客观存在,了解元素间内在的联系与变化规律,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中的能

8、量变化,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了解研究化学反应的价值。 了解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某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主要性质与应用-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组成、结构与性质、转化与合成的知识。 感悟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在认识物质世界、创造新物质、促进科技发展、保护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各主题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地位,三、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简介,内容章节结构、呈现方式特点,化学1 目标主题 与 教科书目录,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教材教学内容体系(化学2),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宗旨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对化学术

9、语和基本概念的基本了解;对化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对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认识高中化学各模块内容组织线索,教材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特点,注意与初中和选修教材的衔接与分工; 讲究原理知识学习的深广度与层次性; 化学原理知识内容(结构常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知识)学习,注重螺旋上升不要求一步到位 精选最核心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不追求系统(存在、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的完整,兼顾基础与STS教育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 打破传统教材编写体例,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 运用简要的论述简述教学核心内容,运用丰富的图表、数据提供学习素材和信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感知、获取信

10、息能力。 用各种学习栏目(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联想与启示、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问题解决、练习与实践 、归纳与整理等)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突出学习方法指导;重视提供教学设计范例、指导学生学习。,四、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各专题各单元的知识结构、学习内容与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建议,化学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教材选择与处理的思路:以化学家研究化学的基本观点、方法为切入点,学习物质存在状态、化学实验与化学计量方法、物质微观结构的基本常识,帮助学生粗略了解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手段和基本观点。,第1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在总结初中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物质的分类

11、、物质的转化类型、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如: 通过实例归纳各类物质转化的基本规律; 学习和应用物质的化学计量方法: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了解物质的聚集状态。学习物质的量浓度,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认识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变化讨论)。,物质的量的教学 把摩尔做为化学计量单位来学习和运用。 通过比喻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人们用“打”做为羽毛球、乒乓球数量的计量单位,化学家用摩尔作为物质的计量单位。)-介绍1mol C-12质量是12 g,含有的 C-12原子数是NA;-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都是NA,其质量以克为

12、单位,在数值上也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通过尝试应用认识、接受、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单位,认识1mol 物质含有的微粒数、与质量大小。-抽象归纳出“摩尔质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含有的微粒数、质量(克)间的换算关系。-练习应用物质的量说明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中物质间的数量关系。,第2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分离方法的学习要求: 1。了解物质分离的目的 2。了解物质分离方法的依据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的差异:过滤、结晶(过滤) 根据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萃取(分液) 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的差异:蒸馏、分馏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能的差异:层析 3。知道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实验方法 化学方

13、法与物理方法的结合 溶解过滤法、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层析 4。知道物质分离方法的应用: 从食盐提纯氯化钠,分离KCl、KNO3 , 渗蒸馏水制取,石油分馏,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氯化镁、溴、碘,从铝土矿提取氧化铝,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学习要求,1。认识物质由微粒构成,了解科学家探究物质构成(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和方法。 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学习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科学探究: 1897年,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其中散布着若干个电子的实圆球。1911年卢瑟福依据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这一模型,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请分析粒子散射实验,为什么能否定汤姆

14、生的模型,提出了怎样的新模型?,2。认识现代人对物质构成认识的层次、对原子、原子构成的基本认识。 知道原子核组成和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得到或失去一定数目电子。 3。进一步认识元素:了解核素、同位素概念。,专题24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材选择与处理的思路 围绕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选择需要学习的有关卤素、金属、硫、氮元素化合物的最基础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与探究活动来掌握这些知识。,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海水资源利用角度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Cl、Br、I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氧化还原

15、反应概念(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概念,认识氧化性、还原性常见氧化剂、还原剂,知道电子转移方向、数目表示方法);学习活动的金属元素Na、Mg的单质化合物知识,初步掌握离子反应的知识(认识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形成离子反应概念,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从Al、Fe、Cu、Si的获取与应用来讲它们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角度选择学习硫氮化合物的知识、技能。,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教材编写思路,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观察电解食盐水实验,从产物的检验得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氯气检验的原理 ?)认识食盐是氯碱工业的基础,课例,

16、通过实验和分析,认识氯气和水的作用 1。通过实验了解氯水中含有什么微粒 (1)观察氯水的颜色、闻气味(与氯气比较) (2)pH试纸测氯水的 pH; 试验氯水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3)试验氯水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4)试验氯水与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有色纸条的作用;并与氯气分别与干燥、潮湿有色布条作用的现象做比较 2。通过归纳分析和推理认识: 氯水中含有氯分子、氢离子、氯离子; 推测氯水中还含有可以使有机色质褪色的新物质微粒; 推测氢离子、氯离子的来源,推测氯气和水可能发生的反应: Cl2 + H2O=HCl + ? 介绍新物质-HClO,分析氯气和水发生的反应,探究、分析氯气与水的作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思路,离子反应的教学: 认识离子(初中: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电荷)离子的存在(必修1、p13物质的分散系: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