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零班)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5163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零班)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零班)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零班)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零班)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零班)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零班)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零班)试卷(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零培)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B.个体牛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2.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3.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

2、养鸡为换油盐针线”。此俗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极端贫困 C自给自足 D自产白销4.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西欧近代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合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农具制造技艺落后 B. C.政府不注重农具改进 D.地理形势的局限5.随着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了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实质上反映了( )A.政府放松了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B.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C.官营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D.官营手工业兴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6.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

3、,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冶铁 D耕种7.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8.“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出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 )A. 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9.明代有家训指出,“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宗法制度依然存在 B.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C.轻商观念已有变化 D.男尊女卑思

4、想严重10.宋书周朗传:“制度日侈,商贩之室,饰等王候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服不知尊卑。”材料主张( )A. 抑制商业的发展 B.王侯要重视商业 C.反对尊卑与贵贱 D.商人王侯等贵贱11.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C.对外贸易的繁荣 D.闭关锁国政策的松驰12.“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五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早期面貌的是( )A

5、.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13.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画面左上角与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此画像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 市场交易有专门场所 B.农产品大量商品化 C.专业化市场开始形成 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14.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15.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

6、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B.清政府已改变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C.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有利于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D.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是当时中西方重要的贸易机构16.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田亩收税)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17.左传隐公八

7、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A. 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1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B.企业家们在海外扩张中起决定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19.15001600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

8、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 B.商业革命引起农业技术进步C.价格革命导致价格上涨 D.欧洲农业危机引起物价上涨20.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黑奴贸易 B.殖民屠杀 C.工业污染D.商业战争21.“英国和荷兰商人组建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 )A.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 B.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阻碍世界市场的拓展22.17、18世

9、纪,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为英国殖民扩张奠定物质基础的是()A. 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B.颁布航海条例 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D.爆发资产阶级革命23.下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最可能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D.英国24.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积极发动对外殖民扩张 D.

10、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二、材料题(共3题,52分)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下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沿袭“官搭民烧”,到乾隆以后更加衰败。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产品畅销海内外。材料三 (明清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

11、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生计)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1.材料一反映的手工业属于哪种经营形态?其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古代诸多手工业产品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为什么?(10分)2.材料二反映出手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9分)3.材料三表明明朝的手工业出现了何种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其最大特征是什么?(6分)26.(15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

12、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材料二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的“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6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9分)27.(12分)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