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一)(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5151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0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一)(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一)(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一)(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一)(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一)(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一)(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 阶段检测卷(一)(有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阶段检测卷(一) (必修 1 分子与细胞) 1.考试时量为 9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共 24 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第卷共 4 题,共 52 分。 第卷(选择题) 本部分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如细胞、种群 B.生物不都具备全部层次的生命系统 C.一个变形虫既可以说是细胞生命层次,也可以说是个体生命层次 D.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2.细胞通讯是指细

2、胞间的信息交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间的通讯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B.细胞膜上的受体在细胞通讯过程中具有选择透过性 C.动物体内的激素都需要通过靶细胞上特异性载体转运入细胞内实现信息交流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一种细胞通讯的信号分子 3.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下表,有人得出下面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元素 CHONPS 生物甲 43.576.2444.431.460.200.17 生物乙 55.997.4614.629.333.110.78 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2

3、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质)比甲多 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4.下列有关水与生命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发生癌变,其结合水含量较正常细胞的高 B.同一个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细胞中含水量有差异 C.DNA 分解为脱氧核苷酸的过程需要消耗水 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元素组成都有 C、H、O B.它们都属于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产能不同,这与它们的分子组成有关 D.多糖和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6.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糖

4、和脱氧核糖都属于五碳糖 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DNA、RNA 和 ATP 的化学组成中均有糖类分子 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7.下列关于几种有机物鉴定的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浓度可以相同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染液将脂肪染成红色 8.破伤风杆菌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

5、其致病作用主要由产生的外毒素引起,其外毒素的毒性可被胰蛋白酶解除。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破伤风杆菌在细胞增殖时因染色体的复制导致 DNA 加倍 B.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为蛋白质类物质 C.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质基质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9.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3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C3生成 C6H12O6需要H、ATP 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 C6H12O6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10.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

6、 ATP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 彻底水解可产生 3 种有机物 B.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合成 ATP C.虽然所有细胞合成 ATP 的途径都相同,但它们消耗 ATP 的途径是不同的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相联系 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 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 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D.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12.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

7、,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 P(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 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 合理的解释是( ) A.As 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 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 影响 As 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 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13.甲、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的某种结构,a、b 表示有关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产生的H不能参与 b B.能进行 a 的细胞一定能进行 b

8、 4 C.甲、乙都能产生 ATP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甲的外侧和乙的内侧基质中都存在着少量 DNA 14.下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 C.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 D.rRNA(核糖体 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 15.下面关于细胞的物质、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B.分化的细胞内 DNA 和 RNA 并没有发生改变 C.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 DNA D

9、.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都无成形的细胞核 16.青蒿素可作用于疟原虫的膜性结构,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细胞膜、线粒体,然后是核膜、内质网,此 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疟原虫在拟核区转录出 mRNA B.疟原虫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C.膜结构破坏会影响疟原虫的物质运输 D.青蒿素可诱导疟原虫发生抗药突变 1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一个基础 D.发

10、生质壁分离的本质原因是水分子的渗透作用 18.小鼠细胞在浓度为 100 mmolL-1和 300 mmolL-1的物质 N 溶液中,某时刻吸收物质 N 的速率依次是 10 mmolmin-1和 20 mmolmin-1,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5 A.持续增加物质 N 的浓度,其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 B.增加氧气的浓度,物质 N 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 C.增加载体的数量,物质 N 进入细胞的速率会持续增大 D.无法确定物质 N 进入细胞的方式 19.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 C.破

11、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20.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对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的细胞进行测定,其中测得甲细胞只释放 CO2 而不释放氧气,乙细胞只释放氧气而不释放 CO2,丙细胞既不释放氧气也不释放 C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不可能取自于根B.丙可能是死细胞 C.甲不可能取自于叶D.甲可能取自于茎 21.下列关于教材实验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分离 B.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C.观察 DNA 和

12、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 DNA 分离 D.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22.某小组将健康小鼠分为 7 组,其中 6 组分别用高、中、低剂量的咖啡因腹腔注射,另 1 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 水;处死小鼠前 4 小时均腹腔注射秋水仙素,处死小鼠后立刻将获得的骨髓细胞液制成涂片放在显微镜下染色观察,实 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咖啡因对小鼠骨髓细胞分裂指数的影响 组别 咖啡因 g/(gbw) 秋水仙素 g/(gbw) 分析细 胞总数 分裂期 总数 有丝分 裂指数 空白组 058 0005076.34% 低剂量组 1.2558

13、 0001 60120.01% 中剂量组 458 00089911.24% 高剂量组 1058 0006598.24% 注:有丝分裂指数(%)=100% 分裂期细胞数 观察细胞数 6 A.低剂量咖啡因促进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 B.有丝分裂指数越高,表明分裂能力越强 C.实验分组应随机进行,且各组雌雄个体各半 D.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前期 23.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 Mfn1,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酗酒可通过呼出气体使酸性重铬酸钾变蓝来检测 B.肌无力患者的 Mfn1 蛋白可能较少 C.线粒体蛋白 M

14、fn1 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 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24.在上海世博会 E 片区,是以英国贝丁顿“零能耗”社区为原型的“世博零碳馆”。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 不需要向大气排放 CO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零碳馆”房顶植物吸收的 CO2将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B.给房顶植物提供O,一段时间后,周围大气中会出现含 18O 的 O2和 CO2 218 C.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 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 D.生物圈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2345678910 11 12 得分 13 14 15 16 17 1

15、8 19 20 21 22 23 24 第卷(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 4 个试题,共 52 分。 25.(16 分)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物质, 1、2、3、4 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 (1)1 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 ,细胞中的 1 与 2 相比特有的是 (答案要全面)。 (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 ,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 。少数病毒 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 。 (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 的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

16、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 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 。 (5)5 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 5 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 。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 形成 5 的结构有 。 26.(10 分)红细胞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渗出的现象。某科研人员分别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以下几种等 渗溶液(蒸馏水除外)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下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数据可知,人的红细胞在 中发生溶血所需的时间最短。 (2)将人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溶液中,溶质分子进入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内渗透压 ,导致水分子进入细胞最终出现 溶血现象。 (3)本实验通过测定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来估计 。 (4)由实验结果可知,甘油、乙醇、丙酮进入细胞内的速率大小关系为 。氯化铵、醋酸铵、草酸铵三 组实验中阴离子的通透速率与阴离子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呈 (选填“正”或“负”)相关。 27.(12 分)下图表示某细胞器的部分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