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三讲细胞的生命历程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5149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三讲细胞的生命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三讲细胞的生命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三讲细胞的生命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三讲细胞的生命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三讲细胞的生命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三讲细胞的生命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三讲细胞的生命历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2017河北名校联考)科学家将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与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融合,结果发现:在融合完成的初期,细胞内出现染色体和细胞核并存的现象,随后核膜开始解体,染色质开始凝缩成为染色体。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该结果表明分裂期细胞中有能使核变化的物质C融合细胞内染色体与DNA数量比为12D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其化学成分并未发生改变解析:间期的细胞与分裂期的细胞融合,依据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融合初期存在细胞核,随后核膜开始解体,表明分裂期的细胞中有能使细胞核发生变化的物质,B正确;从题干信息中无法判断间期细

2、胞在融合后是否进行了DNA复制及分裂期的细胞所处的时期,所以无法判断融合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C错误;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形态,D正确。答案:C2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解析: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

3、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则含3H的DNA分子数应该是N,A错误;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核DNA都含有3H,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含3H和不含3H的DNA随机分向两极,故不能确定每个子细胞中含有3H的染色体数,B错误;如果连续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含3H,说明该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最可能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子细胞中若有不含3H的染色体,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不会分离,有的染色体不含3H是因为细胞在第二次分裂后期形成的子染色体向两极随机移动,D错误。答案:C3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

4、的生物学过程是()A蜥蜴断尾后再生出新的尾部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解析:蜥蜴断尾后再生出新的尾部的过程中有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小麦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答案:D4(2017辽宁丹东二模)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

5、、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由于DNA的多样性,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B细胞衰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内自由基耗尽,而使细胞代谢紊乱C在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凋亡完成的D若细胞中原癌基因不断累积,达到56个,则细胞很容易癌变解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A错误;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衰老是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损伤的积累,B错误;在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凋亡完成的,C正确;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根据大量的病例分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

6、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D错误。答案:C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mRNA没有发生改变,但蛋白质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死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解析: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由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使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正确;细胞分化没有使核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mRNA和蛋白质有变化,B错误;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

7、因发生基因突变积累造成的,C正确;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死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答案:B6(2017北京海滨二模)MyoD是成肌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蛋白。将MyoD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成纤维细胞就能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Ca2处理成纤维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BMyoD基因只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C骨骼肌细胞只能表达MyoD基因DMyoD基因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不表达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时用Ca2处理,导入动物细胞一般采用显微注射法,A错误;同一生物的体细胞内均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B错误;骨骼肌细胞不只表达MyoD基因,还要

8、表达其他一些基因,如呼吸酶基因等,C错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MyoD基因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是不表达的,D正确。答案:D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了积极影响C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D癌症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不再分裂,A项正确。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衰老,对个体发育是有利的,B项正确。已经分化和未分化的细胞都能进行转录合成mRNA,C项错误。根

9、据大量的病例分析得知,癌症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在一个细胞中至少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会使细胞癌变,D项正确。答案:C8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可能达到最高C间期用表示最恰当D表示细胞分裂完成解析: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两个时期,A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B正确;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02,不能表示有丝分裂间期,C错误;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表示细胞分裂完成,D正确。答案:C9(2017江西金溪模考)a、b、c、

10、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解析:从题图上看,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人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B错误;c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C错误;d图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因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共有8条染色单体,D正确。答案:D10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

11、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D图3中丙丁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可发生于图2的E组细胞中解析:图1中B组细胞处于DNA复制阶段,对应于图3中甲乙段,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图1中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而图3中乙丙段为前期和中期,B正确;图2

1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乙丙段,C错误;E组细胞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图3中丙丁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答案:C11(2017辽宁鞍山质检)c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myc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很不稳定,合成后很快就被降解,而在癌细胞中稳定性显著提高。研究者用分化诱导剂(PA)处理某种癌细胞,并检测到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myc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Bcmyc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细胞癌变CPA诱导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D可用单克隆抗体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解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故A正确。c

13、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故cmyc基因属于原癌基因,故B错误。PA诱导剂处理癌细胞后,表达cmyc基因的细胞比率下降,说明接近正常细胞,而癌细胞中该蛋白表达很稳定,故C正确。因为cmyc基因表达产物是蛋白质,根提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以使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故D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12(2017江苏镇江模拟)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是残留在核外形成椭圆形异常结构,称为微核,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当外界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致突变物时,会使具有微核的细胞增多(微核率增大)。某小组以豌豆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浓度 (

14、mg/L)微核率(%)离子0102030405060Cu200.0120.0940.1830.2790.3740.018 Cd200.0230.1200.2230.3870.0290.015K000000.0010(1)显微镜观察微核时,应选择经处理的根尖_区制成临时装片,该区域细胞的形态特点是_;制作装片过程中需要用_染料对微核进行染色。(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Cu2浓度在_范围、Cd2浓度在_范围时,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微核率逐渐增大;当Cu2和Cd2浓度超过一定值时,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请推测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K对豌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_。如何解释K浓度为50 mg/L时细胞也偶尔出现微核_。解析:分析表格:表中表示不同浓度的Cu2对豌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行为的影响:当Cu2质量浓度在050 mg/L范围内时,随着Cu2质量浓度增加,微核率增大;当Cu2质量浓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